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林最近听到他所服务学校的王老师多次反映,说她的班里有个叫大勇的学生近来举动很反常,要么一个人闷闷不乐,要么就很容易对同学发脾气,她希望小林能给大勇辅导。小林在给大勇做辅导时,首先应()。

题目
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林最近听到他所服务学校的王老师多次反映,说她的班里有个叫大勇的学生近来举动很反常,要么一个人闷闷不乐,要么就很容易对同学发脾气,她希望小林能给大勇辅导。小林在给大勇做辅导时,首先应()。

A:进行需要评估
B:建立专业关系
C:进行问题评估
D:拟订服务计划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考点:建立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第一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社区矫正对象大勇,男,20岁。大勇10岁时父母离异,一直随母亲生活。母亲一直忙于生计,无暇管教他。大勇对很多事情都看不惯,易冲动,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初中时大勇在学校里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后来上职校时因打群架被学校劝退,一直闲散在社区。
前些日子,得知自己的朋友被人欺负,大勇伙同一帮“兄弟”前往报仇,将人砍伤后被捕获刑,成为社区矫正对象。社会工作者在与大勇交往中发现他情绪不稳定,在描述自己的犯罪经历、家庭背景、社会交往等情况时常常伴随着愤怒情绪出现,包括看不惯邻居的霸道,恼火母亲的唠叨,抱怨父亲不管他,厌恶民警的管教,不满昔日哥们的炫耀等。在与大勇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专业关系及充分预估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决定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法帮助大勇改变其情绪和行为。在情绪问题处理方面,社会工作者和大勇一起商量设定一些测量愤怒的指标,如心跳加快,手心出汗,摔打东西,控制不住地发火,想打人等。在为大勇进行情绪控制训练前,社会工作者要求大勇记录每周愤怒情绪出现的次数、发生的原因、当时的情境、自己的反应等,以此作为评估依据。从第四周开始,社会工作者为大勇进行情绪控制训练,并继续记录大勇每周愤怒情绪出现的次数。10周内记录大勇每周愤怒情绪出现的次数分别为:介入前(7次、6次、8次),介入后(5次、6次、5次、4次、3次、2次、3次)。
【问题】
1.以上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了基线测量法,请说明什么是基线测量法,并结合案例说明基线测量评估的操作程序。
2.用上述案例中提供的测量数据,根据下面给出的基线坐标示意图(见图2—2),完成基线测量评估坐标图;对介入前后大勇每周愤怒情绪出现的平均次数进行比较,并对介入效果进行分析。



答案:
解析:
1.基线测量法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并以此判断介入目标达到的程度。基线测量法可以应用于对个人、家庭、小组或者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通过对服务对象介入前、介人中和介入后的观察和研究,比较服务提供前后发生的变化。基线测量法具体的操作程序包括:
(1)建立基线。建立基线的方法是:
①确定介入的目标,本案例中的介入目标是大勇的愤怒情绪。
②选择测量工具,包括直接观察或使用标准化问卷及量表。本案例中的测量工具是大勇对自己出现愤怒情绪时的相关生理及心理指标进行的直接观察。
③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或者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情况。这个过程建立的是基线数据,此过程也称为基线期。本案例中在介入前对大勇每周愤怒情绪出现次数的测量过程即是基线期。
(2)进行介入期测量。建立基线后就开始对服务对象实施介入,并对基线调查中所测量的各项目标行为和指标进行再测量,以为数据比较之用。这个过程称为介入期。本案例中,从第四周开始,社会工作者为大勇进行情绪控制训练,并继续记录大勇每周愤怒情绪出现的次数即是介入期的测量。
(3)分析和比较。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按测量时间和顺序制成图表,将每个时期的数据资料进行连接,呈现数据的变化轨迹和变化趋势,并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果两个数据不同,一般可以认为是介入本身作用的结果。本案例中,大勇每周的愤怒情绪出现的次数在基线期和介入期明显减少。
2.根据案例中提供的测量数据,完成基线测量评估坐标图,如图2—3所示。

根据图2—3对介入前后大勇每周愤怒情绪出现的平均次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有非常明显的介入效果。
矫正对象大勇的主要问题是情绪不稳定,在描述自己的犯罪经历、家庭背景、社会交往等情况时常常伴随着愤怒情绪出现。社会工作者针对大勇的问题,最后决定对其采取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改变其情绪和行为。认知行为治疗模式非常注重服务对象行为的改变和学习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人的内部信息加工的特点,把人的内部意识的变化过程也作为考察的内容。这样,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既看到人的行为改变的规律,又看到人的认知加工特点,使内部和外部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工作。
通过图2—3可以看出,大勇每周愤怒情绪的出现次数在社会工作者介入后,大大的减少了,说明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

第2题:

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林最近听到他所服务的学校班主任王老师多次反映,说她的班里有个叫大勇的学生近来举动很反常,要么一个人闷闷不乐,要么就很容易对同学发脾气,她希望小林能给大勇辅导。小林在给大勇做辅导时,首先应()。

A:进行需要评估
B:建立专业关系
C:进行问题评估
D:拟定服务计划

答案:D
解析:

第3题:

学样社会工作者小林最近听到他所服务的学校班主任王老师多次反映,说她的班里有个叫大勇的学生近来举动很反常,要么一个人闷闷不乐,要么就很容易对同学发脾气,她希望小林能给大勇辅导。小林在给大勇做辅导时,首先应( )。

A.进行需要评估

B.建立专业关系

C.进行问题评估

D.拟定服务计划


正确答案:D

第4题:

班主任王老师是个十分负责的人,高考在即,她发现很多学生都在废寝忘食的学习,并且有很多同学出现焦虑情绪,针对这些,王老师邀请学校社会工作者小郑来为班上同学做团体辅导,主要服务内容是()。

  • A、成立互助小组,分享彼此感受,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
  • B、向学校反映,增加学生假期时间
  • C、成立志愿者团队,帮助班上学生补习功课
  • D、与家庭联系,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正确答案:A

第5题:

班主任王老师是个十分负责的人,高考在即,她发现很多学生都在废寝忘食地学习,并且有很多同学出现焦虑情绪,针对这些情况,王老师邀请学校社会工作者小郑来为班上同学做团体辅导,主要服务内容是(  )。

A.成立互助小组,分享彼此感受,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
B.向学校反映,增加学生假期时间
C.成立志愿者团队,帮助班上学生补习功课
D.与家庭联系,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答案:A
解析:

第6题:

案例:
小林,男,某中学初三的学生,父母平时工作很忙,对小林的生活和学习都疏于关心和照顾,他从小就不爱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倒数, “笨蛋”几乎是父母对小林的称呼了。小林的性格也比较怪,动不动就爱乱发脾气,班里的同学都不爱跟他来往,给他起了个外号“小魔鬼”,老师也放弃了对小林的希望,把他看作是班里的个别生、不可救药的学生。小林因此自暴自弃,经常逃课到小区的网吧上网,为此学校对他进行了多次警告:若不改正,则按退学处理。小林的父母这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带小林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
1.请运用标签理论分析小林现在的表现。
2.请依据标签理论制订合适的帮助计划。


答案:
解析:
1.标签理论认为没有一种行为是天生偏差的,偏差是被定义的。不同的社会把不同的行为标记为偏差。认为少年犯错在所难免,而他们的罪错行为之所以会加重是来自于教师、父母、警察、法官或司法系统所加于他们的负面影响。 偏差可分为初级偏差和次级偏差。初级偏差是指未被人指认或惩罚的行为,这种行为是相当普遍的。而次级偏差是来自权威人士及一般社会人士对于偏差少年初级偏差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
标签理论认为标签的过程犹如一种烙印,是一种强烈的负面看法,会使个体改变自我意识,并陷入 “偏差生涯”。标签影响人的自我认同,进而导致更严重的偏差行为。
在本案例中,小林一开始的不愿意学习,进而学习成绩差,父母就予以 “笨蛋”的标签,老师给予“差生”“无可救药”的标签,小林性格上的怪癖被同伴贴上“小魔鬼”的标签,这些标签将小林推上了标签标注的生涯——我就是笨蛋、魔鬼、差生,由此自暴自弃,放弃自己。
2.依据标签理论制订如下帮助计划:
(1)运用去标签化的方法,重新定义服务对象。与小林会谈,帮助其发现自己的优势与资源;与小林父母会谈,调整认知,认识到 “笨蛋”标签给小林造成的影响和危害,重新认识孩子,帮助父母挖掘小林的资源与优势,帮助父母相信孩子的资源与优势;与老师会谈,调整认知,认识到老师的放弃和无声标签给小林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帮助老师重新认识小林,挖掘小林的资源与优势,帮助老师相信小林的资源与优势;利用班会设计小组活动,帮助同学发觉小林优点,连接支持资源,帮助小林融入班集体。
(2)通过个案辅导,与小林本人沟通,多角度获取小林的情况,了解他脾气不好的原因,对他进行情绪辅导,帮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脾气,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避免因冲动而暴躁;帮助小林矫正行为,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不去网吧。
(3)教授父母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帮助亲子沟通,了解他们对小林成长过程的看法,让他们明白小林希望与父母多接触、多互动的愿望,让他们多关注小林的成长,多与小林沟通,促进小林与父母的关系。
(4)与老师共同制订方案,协助小林恢复正常的学习,提高其学习成绩。
(5)与有关社区和治安部门进行联系,严格管理辖区内的网吧,禁止未成年人进入,改变社区环境。

第7题:

学校社会工作者雷岩鹏最近听到他所服务的学校班主任老师多次反映,说她的班里有个叫王大智的学生近来举动很反常,要么一个人闷闷不乐,要么就很容易对同学发脾气,她希望雷岩鹏能给王大智辅导。雷岩鹏在给王大智做辅导时,首先应()。

A:进行需要评估
B:建立专业关系
C:进行问题评估
D:拟订服务计划

答案:D
解析:
在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中,要实施帮助服务对象的愿望需要制订科学和周密的工作计划,服务计划是为社会工作介入做准备的,所以,雷岩鹏在开始给王大智做辅导时,应该有一个包括目的与目标、关注的问题与对象以及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为等在内的服务计划。

第8题:

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林最近听到他所服务的学校班主任王老师多次反映,说她的班里有个叫大勇的学生近来举动很反常,要么一个人闷闷不乐,要么就很容易对同学发脾气,她希望小林能给大勇辅导。小林在给大勇做辅导时,首先应( )。

A.进行需要评估

B.建立专业关系

C.进行问题评估

D.拟订服务计划


正确答案:D
在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中,要实施帮助服务对象的愿望需要制定科学和周密的工作计划,服务计划是为社会工作介入做准备的,所以,小林在开始给大勇做辅导时,应该有一个包括目的与目标、关注的问题与对象以及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为等等在内的服务计划。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实务的过程,尤其是其在各种社会工作的运用。考生需要记住社会工作实务的六个环节及每个环节的相应内容。

第9题:

小林是一个传统的家庭妇女,思想很保守,她恪守夫为妻纲的规训,从不敢大声和丈夫说话,即便是丈夫经常对她打骂,也不敢吭声。最近,丈夫因为酗酒,回家对她实施家暴,导致身体受到严重伤害。无奈之下,小林向社区主任求助,社区主任委托社会工作者丽丽对小林提供服务。丽丽提供的服务包括()。

A:改变小林封建传统的家庭认知
B:为小林提供法律援助
C:提高小林男女平等的意识
D:提供婚姻辅导
E:进行家庭暴力的干预

答案:A,C,D,E
解析:
考点: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的内容。

第10题:

学样社会工作者小林最近听到他所服务的学校班主任王老师多次反映,说她的班里有个叫大勇的学生近来举动很反常,要么一个人闷闷不乐,要么就很容易对同学发脾气,她希望小林能给大勇辅导。小林在给大勇做辅导时,首先应()。

  • A、进行需要评估
  • B、建立专业关系
  • C、进行问题评估
  • D、拟定服务计划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