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62岁,“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史5年,本次因发热、咳嗽、咳痰,进行性呼吸困难

题目

患者,女性,62岁,“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史5年,本次因发热、咳嗽、咳痰,进行性呼吸困难加重入院。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准备出院,护士进行出院健康指导时告诉患者缩唇呼吸训练的目的是

A.减少胸痛

B.减轻呼吸困难

C.增加肥胖通气量

D.避免小气道塌陷

E.提高呼吸效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4.患者女性,70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年。一周前感冒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痰。痰白质黏,伴有呼吸困难、乏力。以“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入院治疗。指导患者加强腹式呼吸的原因是

A.有利于痰液排出

B.增加肺泡张力

C.借助腹肌进行呼吸

D.使呼吸阻力减低,增加肺泡通气量


使呼吸阻力减低,增加肺泡通气量

第2题:

  1.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 )
  2. 慢性单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 )
  3. 支气管扩张( )

A慢性咳嗽咳痰,双肺呼吸音正常

B慢性咳嗽咳痰,右下肺可闻及湿啰音

C慢性咳嗽咳痰,喘息,双肺呼吸音低,可闻散在哮鸣音

D慢性咳嗽咳痰,气促,双肺呼吸音低


  1. C
  2. D
  3. B

第3题:

患者,女性,70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年。一周前感冒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痰。痰白质黏,伴有呼吸困难、乏力。以“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入院治疗。指导患者加强腹式呼吸的原因是

A.有利于痰液排出
B.增加肺泡张力
C.借助腹肌进行呼吸
D.使呼吸阻力减低,增加肺泡通气量
E.间接增加肋间肌活动

答案:D
解析:

第4题:

患者女性,70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年。一周前感冒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痰。痰白质黏,伴有呼吸困难、乏力。以“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入院治疗。指导患者加强腹式呼吸的原因是

A、增加肺泡张力
B、借助腹肌进行呼吸
C、使呼吸阻力减低,增加肺泡通气量
D、间接增加肋间肌活动
E、有利于痰液排出

答案:C
解析:
腹式呼吸:肺气肿患者常呈浅速呼吸,呼吸效率低,让患者作深而慢的腹式呼吸,通过腹肌的主动舒张与收缩加强腹肌训练,可使呼吸阻力减低,肺泡通气量增加,提高呼吸效率。此题选C.使呼吸阻力减低,增加肺泡通气量。

第5题:

患者,女性,62岁,“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史5年,本次因发热、咳嗽、咳痰,进行性呼吸困难加重入院。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准备出院,护士进行出院健康指导时告诉患者缩唇呼吸训练的目的是

A.减少胸痛
B.减轻呼吸困难
C.增加肺泡通气量
D.避免小气道塌陷
E.提高呼吸效率

答案:C
解析: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缩唇呼吸训练的目的是增加肺泡通气量

第6题:

患者,女性,70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年。1周前感冒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痰。痰白质黏,伴有呼吸困难、乏力。以“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入院治疗。指导患者加强腹式呼吸的原因是

A:有利于痰液排出
B:增加肺泡张力
C:借助腹肌进行呼吸
D:使呼吸阻力减低,增加肺泡通气量
E:间接增加肋间肌活动

答案:D
解析:

第7题:

患者,女性,70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年。1周前感冒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痰,痰白质黏,伴有呼吸困难、胸闷、乏力。以“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入院治疗。指导患者加强腹式呼吸的原因是

A.有利于痰液排出

B.增加肺泡张力

C.记住腹肌进行呼吸

D.使呼吸阻力减低,增加肺泡通气量

E.间接增加肋间肌活动


正确答案:D
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使用腹式呼吸,可使呼吸阻力减低,增加肺泡通气量。

第8题:

患者,男性,74岁。慢性咳嗽、咳痰20年,诊断为COPD。诊断COPD一定具备的条件是()。

A.慢性支气管炎

B.进行性呼吸困难

C.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D.气流受限

E.二氧化碳潴留


正确答案:D

第9题:

患者,女性,70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年。一周前感冒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痰。痰白质黏,伴有呼吸困难、乏力。以“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入院治疗。指导患者加强腹式呼吸的原因是

A.有利于痰液排出

B.增加肺泡张力

C.借助腹肌进行呼吸

D.使呼吸阻力减低,增加肺泡通气量

E.间接增加肋间肌活动


正确答案:D
腹式呼吸:肺气肿患者常呈浅速呼吸,呼吸效率低,让患者作深而慢的腹式呼吸,通过腹肌的主动舒张与收缩加强腹肌训练,可使呼吸阻力减低,肺泡通气量增加,提高呼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