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为( )

题目
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为( )

A.多于静息时急性起病
B.病情多在数小时或几天内达到高峰
C.临床表现决定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
D.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等
E.部分患者可有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型为()。

A、大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

B、心源性脑栓塞

C、小血管闭塞

D、病因不明的脑卒中


答案:ABCD

第2题:

是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

A、缺血性脑卒中

B、出血性脑卒中

C、脑梗死

D、脑卒中


答案:D

第3题: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致病机制


参考答案: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因主要包括:①颅外颈动脉和基底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狭窄,其远端脑组织出现供血不足或分水岭梗死;②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引起动脉栓塞而发生脑梗死;③系统性栓塞;④细小动脉玻璃样变性,导致微血管病变,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其他少见原因有颈动脉破裂、血管炎、或由于血液凝固异常而形成血栓。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自发性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自发性脑出血的常见原因为高血压、脑血管畸形、脑淀粉样变性、瘤卒中及溶栓或抗凝治疗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为颅内动脉瘤、其他为脑血管畸形、高血压,也可见于动脉炎、脑底异常血管网、结缔组织病、血液病、抗凝治疗并发症等。

第4题:

脑梗死-缺血性脑梗死


参考答案:【CT表现】1.急性期 指24h内脑梗死,CT检查可无阳性发现,平扫常见的重要表现如:①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等较大动脉某一段,由于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密度增高,称为动脉致密征;②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早期出现脑岛、最外囊和屏状核的灰白质界面丧失,即岛带征;③豆状核轮廓模糊或密度减低。24h后,CT表现为边界欠清的类三角形或扇形低密度区,密度可不均匀(图8-2)。低密度区的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灰质和白质同时受累。2.亚急性期 梗死区的密度进一步下降并趋向均匀,边界更加清晰。此期由于组织坏死和水肿达到高峰,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占位效应,表现为同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1周左右,皮质侧支循环建立,部分病例皮质变为等密度,低密度仅限于髓质,形状不规则。2~3周,梗死灶密度相对增高而成为等密度,称为"模糊效应",分辨不出来。这是因为脑水肿消失而吞噬细胞浸润,使组织密度增大,故CT平扫显示为等密度。3.慢性期 坏死组织清除形成囊腔,平扫可见边界较清楚的低密度区,达到脑脊液密度,灰质外层仍保持原来形态,其下方呈软化灶改变。梗死区邻近可见脑沟增宽,脑室、脑池扩大,继发性改变还可见中线结构向患侧移位。以上各期增强扫描,由于血脑屏障破坏、新生毛细血管和血液灌注过度导致脑梗死后的强化为脑回状、条状、环状或结节状强化,偶尔为均匀强化。

第5题:

下列有关脑卒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A、缺血性脑卒中多于出血性脑卒中

B、情绪激动是缺血性脑卒中的诱因

C、出血性脑卒中是高血压的主要死亡原因

D、完全性脑卒中患者多遗留神经功能障碍

E、急性脑出血首选CT检查


参考答案:ACDE

第6题:

缺血性脑卒中也叫做脑梗死,是由血管阻塞导致局部的脑组织缺血引起的,占到脑卒中发病率的80%以上。()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7题:

下列有关脑卒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缺血性脑卒中多于出血性脑卒中

B、情绪激动是缺血性脑卒中的诱因

C、出血性脑卒中是高血压的主要死亡原因

D、完全性脑卒中病人多遗留神经功能障碍

E、急性脑出血首选CT检查


参考答案:B

第8题:

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最有鉴别价值的辅助检查为( )

A、脑血管造影

B、头颅CT

C、腰穿

D、TCD

E、SPECT


参考答案:B

第9题: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约占全部脑卒中的比例为

A.20%~30%

B.40%~50%

C.60%~70%

D.70%~80%

E.90%以上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关于饮酒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A.少量饮酒也可增加脑卒中风险
B.饮酒和缺血性脑卒中之间星“J”形曲线关系
C.适量饮酒可能减少脑卒中风险
D.大量饮酒可增加脑梗死风险
E.大量饮酒可增加脑出血风险

答案:A
解析:
人群研究显示,酒精摄入量和出血性脑卒中有直接的剂量相关性。但饮酒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目前仍然有争议。国外有研究认为饮酒和缺血性脑卒中之间呈“J”形曲线关系,即与不饮酒者相比,每天喝酒两个“drink”(1个“drink”相当于11~14g酒精含量),每周饮酒4天以上时对心脑血管可能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