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的规定,表述错误的是()。

题目
下列关于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的规定,表述错误的是()。

A.应当发布资格预审公告、编制资格预审文件
B.资格预审结束后,招标人应当及时向资格预审申请人发出资格预审结果通知书
C.未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可以再次提出资格预审申请
D.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少于3个的,应当重新招标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2019版教材P77页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规定,招标人采用资格预审办法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的,应当发布资格预审公告、编制资格预审文件。资格预审应当按照资格预审文件载明的标准和方法进行。资格预审结束后,招标人应当及时向资格预审申请人发出资格预审结果通知书。未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不具有投标资格。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少于3个的,应当重新招标。选项C不符合本规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二)资格审查 为提高招标效率,节约社会成本招标人应对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资 格审查方式分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资格预审是指在投标前对潜在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 查,资格后审是指开标后对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进行资格预审的一般不再进行资格后 审。资格审查办法包括合格制和有限数量制。

A、投标前
B、开标后
C、评标期间
D、合同谈判时

答案:B
解析:
2018新教材P158页 (二)资格审查 为提高招标效率,节约社会成本招标人应对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资 格审查方式分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资格预审是指在投标前对潜在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 查,资格后审是指开标后对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进行资格预审的一般不再进行资格后 审。资格审查办法包括合格制和有限数量制。

第2题:

在招标过程中对投标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时,关于审查办法说法错误的是(  )。


A. 资格审查分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

B. 采取资格预审的,招标人应当在资格预审文件中载明对资格预审的条件、标准和方法

C. 采取资格后审的,招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载明对投标人资格要求的条件、标准和方法

D. 招标人可以改变载明的资格条件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设工程计价》第四章第一节,应选D项。 招标人不可以改变载明的资格条件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

第3题:

( ),是指招标人出售招标文件或者发出投标邀请书前对潜在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

A资格审查

B资格预审

C资格调查

D资格审核


参考答案B

第4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下列关于对招标人在招标文件或资格预审文件中规定的投标人资格条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投标人必须满足投标人资格条件的要求,才有资格成为合格投标人
  • B、招标人有权拒绝潜在投标人参与投标
  • C、招标人应依照相关规定文件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
  • D、禁止招标人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

正确答案:B

第5题:

下列关于招标人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人
B、招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
C、招标人可以根据招标项目本身的特点和需要,在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中,要求潜在投标人提交有关资质证明文件和业绩情况
D、招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

答案:D
解析:
根据招标投标相关法律规定,招标人可以根据招标项目本身的特点和需要,通过资格预审公告、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提出投标资格能力条件,并要求资格预审申请人或者投标人提交有关资质证明文件和业绩情况,组织专家进行资格审查。但是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

第6题: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招标中资格审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资格预审是指在开标前,对申请投参加投标的潜在投标人进行审查
B.资格后审是指在开标后对投标人资格进行的审查
C.建设工程监理资格审查大多采用资格后审的方式进行
D.资格后审的目的是为了排除不合格的投标人,进而降低招标成本,提高招标工作效率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建设工程监理招标方式和程序。资格预审是指在投标前,对申请参加投标的潜在投标人进行资质条件、业绩、信誉、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的审查。只有资格预审中被认定为合格的潜在投标人(或投标人)才可以参加投标。资格预审的目的是为了排除不合格的投标人,进而降低招标人的招标成本,提高招标工作效率。资格后审是指在开标后,由评标委员会根据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资格审查因素、方法和标准,对投标人资格进行的审查。建设工程监理资格审查大多采用资格预审的方式进行。

第7题:

关于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的规定,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应当发布资格预审公告、编制资格预审文件
B.资格预审结束后,招标人应当及时向资格预审申请人发出资格预审结果通知书
C.未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可以再次提出资格预审申请
D.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少于3个的,应当重新招标

答案:C
解析: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规定,招标人采用资格预审办法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的,应当发布资格预审公告、编制资格预审文件。资格预审应当按照资格预审文件载明的标准和方法进行。资格预审结束后,招标人应当及时向资格预审申请人发出资格预审结果通知书。未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不具有投标资格。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少于3个的,应当重新招标。故答案为选项C。参见考试用书2Z203012。

第8题:

有关资格审查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资格预审是指在招标前对潜在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
B.资格后审是指在开标后对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
C.进行资格预审的,不再进行资格后审
D.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
E.招标人可以以没有载明的资格条件对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

答案:B,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投标申请人资格审查。选项 A 错误,资格预审是指在投标前对潜在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选项 C 错误,进行资格预审的,一般不再进行资格后审,但招标文件另有规定的除外。采取资格预审的,招标人应当在资格预审文件中载明资格预审的条件、标准和方法;采取资格后审的,招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载明对投标人资格要求的条件、标准和方法。选项 E 错误,招标人不得改变载明的资格条件或者以没有载明的资格条件对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

第9题:

关于招标代理机构的职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招标公告对整个招标过程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B.投标文件是投标人编制资格预审文件的依据
C.资格后审是在开标后对潜在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
D.招标文件发出后,招标代理机构应负责有关澄清和修改等工作

答案:D
解析:
A项,招标方案对整个招标过程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B项,招标文件是招标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法律性文件,是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招标代理机构接受投标、组织开标、评标委员会评标、招标人确定中标人和签订合同的依据。如果项目需要,招标代理机构还要编制资格预审文件。C项,资格后审一般是在开标后对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

第10题:

资格预审是指在()对潜在投标人进行的资质条件、业绩、信誉、技术、资金等多方面情况进行资格审查,而资格后审是指在()对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

  • A、投标前开标前
  • B、投标前开标后
  • C、开标后开标前
  • D、开标前开标后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