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承建了西北某二级公路, 总工期 2 年, 起讫桩号为 K0+000~K4+213, 该地区全年平均气温16.2℃, 每年 1~2 月份昼夜平均温度在-5℃以下的连续天数约 55d。施工单位编制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路基计划施工工期 1 年, 桥梁计划施工工期 1.5 年, 路面及其他工程计划施工工期 0.5 年。

题目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西北某二级公路, 总工期 2 年, 起讫桩号为 K0+000~K4+213, 该地区全年平均气温16.2℃, 每年 1~2 月份昼夜平均温度在-5℃以下的连续天数约 55d。施工单位编制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路基计划施工工期 1 年, 桥梁计划施工工期 1.5 年, 路面及其他工程计划施工工期 0.5 年。
施工单位进行了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见表 2。

注: ①该路段挖方土满足路基填料相关要求, 土方的天然密实方与压实方的换算系数取 1.16, 土方调运采用自卸汽车运输, 土方运输损耗系数为 0.03。
②弃土采用自卸汽车运输, 土方的天然密实方与压实方的换算系数取 1.05, 弃方不计土方运输损耗。施工单位拟定了 A、 B、 C、 D 四个弃土场, 弃土场平面示意图如图 2 所示, 施工单位会同有关单位到现场查看后决定放弃 B、 C 弃土场, 采用 A、 D 两个弃土场。 弃土按设计要求碾压密实, 压实度要求达到 90%。经测算, A 弃土场可弃土方 15000m3(压实方) , D 弃土场可弃土方 20000m3(压实方) 。

针对当地气候条件, 施工组织设计中包含的 1~2 月份路基施工措施有:
(1) 填筑路堤, 应按横断面全宽平填, 当天填的土必须当天完成碾压。
(2) 当路堤顶面施工至距上路床底面 1m 时, 应碾压密实后停止填筑。
(3) 填挖交界处, 不应在 1~2 月份施工。
(4) 弃土堆的高度一般不应大于 3m, 弃土堆坡脚至路堑边坡顶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 3m。
【问题】
1.说明放弃 B、 C 弃土场的理由。
2.填写出表 2 中虚框中的数据。 (复制表中虚框内的表格作答,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3.按费用经济原则, 计算 A、 D 两个弃土场的弃土数量。 (弃方数量按天然密实方计, 单位: m3,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4.逐条判断 1~2 月份施工措施是否正确? 并改正错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施工单位编制的某工程网络图如图2-8所示,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各工作的持续时间和估计费用如表2-11所示。

表2-11各工作持续时间和估计费用表

问题:
(1)计算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各工作的时间参数,确定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的关键线路和计算工期。
(2)若施工合同规定:工程工期93天,工期每提前一天奖励施工单位3万元,每延期一天对施工单位罚款5万元。计算按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实施时的综合费用。
(3)若该网络进度计划各工作的可压缩时间及压缩单位时间增加的费用如表2-12所示,确定该网络进度计划的最低综合费用和相应的关键线路,并计算调整优化后的总工期(要求写出调整优化过程)。
表2-12各工作的可压缩时间及压缩单位时间增加的费用


答案:
解析:
问题(1):
计算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各工作的时间参数,见图2-9。确定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的关键路线和计算工期。
关键线路:①→③→⑥→⑦→⑧
工期:98天

问题(2):
计算综合费用
原始方案估计费用:18+40+25+15+40+120+16+37+10+64+16=401(万元)
延期罚款:5×(98-93)=25(万元)
综合费用为:401+25=426(万元)
问题(3):
第一次调整优化:在关键线路上取压缩单位时间增加费用最低的F工作为对象压缩2天。增加费用:2×2=4(万元)
第二次调整优化:ACHJ与BFJ同时成为关键工作,选择H工作和F工作作为调整对象,各压缩2天。
增加费用:2×(1.5+2)=7(万元)
第三次调整优化:ACHJ与13FJ仍为关键工作,选择A工作和F工作作为调整对象,各压缩1天。
增加费用:1×(2+2)=4(万元)
优化后的关键线路为:
①→③→⑥→⑦→⑧(或关键工作为A、C、H、J)
和①→②→④→⑦→⑧(或关键工作为B、F、J)
工期:98-2-2-1=93(天)
最低综合费用:401+4+7+4=416(万元)

第2题: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单位按照合同工期要求编制了如下网络计划(时间单位:d),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工作 D(1 号台基础)施工过程中,罕见特大暴雨天气使一台施工机械受损,机械维修花费 2 万元,同时导致工作 D 实际时间比计划时间拖延 8 天;
事件二:施工单位租赁的施工机械未及时进场,使工作 F(1 号台身)实际时间比计划时间拖延 8 天,造成施工单位经济损失 2000 元/天;
事件三:业主变更设计,未及时向施工单位提供图纸,使工作 E(0 号台身)实际时间比计划时间拖延 15 天,造成施工单位经济损失 1600 元/天。
问题:
1. 根据网络图计算该工程的总工期,并指出关键路线。
2. 分别分析事件一、二、三对总工期的影响,并计算施工单位可获得的工期补偿。
3. 分别分析施工单位能否就事件一、二、三导致的损失向业主提出索赔,说明理由,并计算索赔金额。
4. 将背景中的双代号网络改为单代号网络。


答案:
解析:
1.
工期为 145 天。
关键线路为:①→②→③→④→⑤→⑦→⑧→⑨→⑩或 A→B→F→H→J。
2.
事件一中,工作 D 为非关键工作,总时差为 10,其对总工期的影响是延误 8-10=-2 天。
事件二中,工作 F 为关键工作,其对总工期的影响是延误 8 天(1 分)。
事件三中,工作 E 为非关键工作,总时差为 10,其对总工期的影响是延误 15-10=5 天。
故工作 D、E、F 延误对总工期的影响是使总工期延长 max{5,8}=8 天。
施工单位可以就事件一、三导致的工期延误提出工期补偿要求,不能就事件二导致的工期延误提出工期补偿要求。施工单位可获得的工期补偿为 max{-2,5}=5 天。
3.
事件一:属于天气原因,属双方共同承担的风险,不能提出费用索赔。
事件二:由于施工单位原因导致的损失不能提出费用索赔。
事件三:由于业主的原因导致的损失可以提出费用索赔。索赔金额为 15×1600=24000 元。
4.
单代号网络为:

第3题:

某单位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如表1所示(单位:周)。开工前,在进度计划报审时,监理工程师指出其工作F需要与工作B使用同一台吊车,原进度计划不合理,被退回重编,随后施工单位按F与B工作使用同一吊车重新编制了施工方案,方案被批准可以施工。合同约定提前一天奖励8万元,延后一天罚款8万元。
表1 各项工作逻辑关系及工作时间表


在施工进行到第10周进度检查时发现:A工作已经做完,B、C、D工作即将开始,查明原因是因为业主提供的施工图晚到1周,导致施工单位晚开工1周,其余时间延误为施工单位自身管理不当造成。为使原计划总工期不变,施工单位采用加班加点赶工,且考虑最经济赶工方案(各项赶工费如下表2),并最终在原计划工期当天完成施工任务。
在施工各阶段对项目成本进行重点控制,最终超额完成了成本目标。
表2 计划费用表、赶工天数及赶工费用

【问题】
1.找出原计划中的关键工作并计算其总工期,并找出开工前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中的关键线路(用工作表示),并计算其总工期。
2.该施工单位最终在哪几项工作上赶工了,并计算总赶工费用。
3.计算该工程成本降低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施工阶段项目成本的控制要点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1)原计划中关键工作:A,D,G,H,I,总工期25周。
(2)开工前批准的关键线路有两条:
①A→B→F→H→I
②A→D→G→H→I
总工期仍然是25周。
2.①D工作赶工2周,赶工费2×2=4万元
②E工作赶工1周,赶工费4万元
③F工作赶工4周,赶工费5×4=20万元
④G工作赶工2周,赶工费4×2=8万元
⑤H工作赶工1周,赶工费10万
总赶工费用=4+4+20+8+10=46万元
3.成本降低率=(计划成本-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原计划成本:10+35+5+10+13+15+18+22+25=153万元
提前一周奖励:7×8=56万元
实际成本:153+46-56=143万元
成本降低率=(计划成本-实际成本)/计划成本=(153-143)/153=6.54%
4.施工阶段项目成本的控制要点
(1)对分解的成本计划进行落实。
(2)记录、整理、核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实际成本 。
(3)进行成本差异分析,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充分注意不利差异产生的原因,以防对后续作业成本产生不利影响或因质量低劣而造成返工现象。
(4)注意工程变更,关注不可预计的外部条件对成本控制的影响

第4题:

某施工单位承担一矿井井底车场主要巷道的掘进施工任务。所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见图2G320030-2,施工单位在工作H的施工中,由于不可预见地质因素造成工作面冒顶事故,处理事故耽误工期10d。由于发生冒顶事故,工作H发生工期拖延后,造成工作I的工期拖延10d,那么( )。


A.该工程的总工期不会改变
B.该工程的总工期会拖延10d
C.工作C有了机动时间
D.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发生变化
E.网络计划需要重新规划和调整

答案:B,C,D
解析:
P127-128
施工单位编制的网络进度计划的关键线路为D→E→G→C(或①→③→④→⑤→⑥→⑧),计算工期为30+150+30+30=240d。在施工中H处理事故耽误10d,由于H发生工期拖延,造成工作I的工期拖延10d,故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发生变化,关键线路变为D→E→H→I(或①→③→④→⑦→⑧),计算工期为30+150+30+10+20+10=250d。工作C有了机动时间10d。

第5题:


某施工单位编制的某工程网络图,如图5-30所示。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各工作的持续时间和估计费用,见表5-15。





【问题】


1.在图5-31上,计算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各工作的时间参数,确定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的关键线路和计算工期。


2014-04-24_105032.jpg


2.若施工合同规定:工程工期为9 3天,工期每提前1天奖励施工单位3万元,每延期1天对施工单位罚款5万元。计算按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实施时的综合费用。


3.若该网络进度计划各工作的可压缩时间及压缩单位时间增加的费用见表5-16 。确定该网络进度计划的最低综合费用和相应的关键线路,并计算调整优化后的总工期(要求写出调整优化过程)。





答案:
解析:

本题中考查的还是主要在大纲中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的确定方法,网络计划工期优化及计划调整方法,网络计划中时差的分析和利用。


1.在图5-43上计算时间参数:关键路线:①→③→⑥→⑦→⑧(或关键工作为B、F、J;或在图中直接标出)。工期:98天(或在图中标出)。



2.计算综合费用:


原始方案估计费用:18+40+25+15+40+120+16+37+10+64+16=401(万元)延期罚款:5*(98-93)=25(万元)综合费用:401+25=426(万元)


3.调整优化工期:


第一次调整优化:在关键线路上取压缩单位时间增加费用最低的F工作为对象,压缩2天。增加费用:2*2=4(万元)第二次调整优化:A、C、H、J与B、F、J同时成为关键工作,选择H工作和F工作为调整对象,各压缩2天。增加费用:2*(1.5+2)=7(万元)第三次调整优化:A、C、H、J与B、F、J仍为关键工作,选择A工作和F工作作为调整对象,各压缩1天。增加费用:1*(2+2)=4(万元)优化后的关键线路为:①─③─⑥─⑦─⑧(或关键工作为B、F、J)和①─②─④─⑦─⑧(或关键工作为A、C、H、J)。工期:98 -2-2-1=93(天)最低综合费用:401+4+7+4=416(万元)


第6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西北某二级公路,总工期2年,起讫桩号为KO+000~K4+213,该地区全年平均气温16.2℃,每年1~2月份昼夜平均温度在5℃以下的连续天数约55d。施工单位编制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路基计划施工工期1年,桥梁计划施工工期1.5年,路面及其他工程计划施工工期0.5年。
施工单位进行了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见表2。

施工单位拟定了A、B、C、D四个弃土场,弃土场平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施工单位会同有关单位到现场查看后决定放弃B、C弃土场,采用A、D两个弃土场。弃土按设计要求碾压密实,压实度要求达到90%。经测算,A弃土场可弃土方15000m3(压实方),D弃土场可弃土方20000m3(压实方)。

针对当地气候条件,施工组织设计中包含的1~2月份路基施工措施有:
(1)填筑路堤,应按横断面全宽平填,当天填的土必须当天完成碾压。
(2)当路堤项面施工至距上路床底面1m时,应碾压密实后停止填筑。
(3)填挖方交界处,不应在1~2月份施工。
(4)弃土堆的高度一般不应大于3m,弃土堆坡脚到路堑边坡顶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3m。
【问题】
1.说明放弃B、C弃土场的理由。
2.填写出表2中虚框中的数据。(复制表中虚框内的表格作答,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3.按费用经济原则,计算A、D两个弃土场的弃土数量。(弃方数量按天然密实方计,单位:m3,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4.逐条判断1~2月份施工措施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答案:
解析:

1.(1)B弃土场靠近古滑坡,易扰动古滑坡。 (2)C弃土场位于水库尾端,易对水库造成污染。
(3)弃方量大的路段分别靠近A、D弃土场,B、C弃土场运距较远。
(4)B、C弃土场地处水田段或旱地段,占用耕地。
2.
3.大桥前后的土石分开调配,大桥前的土石方应在桥前处理。桥后的土石方在桥后处理,在横向调配后进行纵向调配,解决填缺,K3+410~K4+213挖余量大(21344m3),且离A弃土场近,可将A弃土场弃满,剩余土方弃至D弃土场。
纵向调运数量=5000×(1.16+0.03)=5950m3。
挖余总数量=11948+4872+17284+4060=38164m3。
A弃土场的弃土数量=15000×1.05=15750m3。
D弃土场的弃土数量=38164-15750-5950=16464m3。
4.(1)正确。
(2)错误。“当路堤顶面施工至距上路床底面1m时”改为“当路堤顶面施工至距路床底面1m时”。
(3)正确。
(4)正确。

第7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单位按照合同下期要求编制了如下网络计划(时间单位:d),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工作D(1号台基础)施工过程中,罕见特大暴雨天气使一台施工机械受损,机械维修花费2万元,同时导致工作D实际时间比计划时间拖延8天;
事件二:施工单位租赁的施工机械未及时进场,使工作F(1号台身)实际时间比计划时间拖延8天,造成施工单位经济损失2000元/天;
事件三:业主变设计,未及时向施工单位提供图纸,使工作E(0号台身)实际时间比计划时间拖延15天,造成施工单位经济损失1600元/天。
【问题】
1.根据网络图计算该工程的总工期,并指出关键路线。
2.分别分析事件一、二、三对总工期的影响,并计算施工单位可获得的工期补偿。
3.分别分析施工单位能否就事件一、二、三导致的损失向业主提出索赔,说明理由,并计算索赔金额。
4.将背景中的双代号网络改为单代号网络。


答案:
解析:
1.(本小题共4分)
(1)工期为145天(2分)。
(2)关键线路为:①→②→③→④→⑤→⑦→⑧→⑨→⑩(或A→B→F→H→J)(2分)。
2.(本小题共5分)
(1)事件一中,工作D为非关键工作,总时差为10,其中总工期的影响是误期8—10=—2天,无影响(1分)。
事件二中,工作F为关键工作,其中总工期的影响是误期8天(1分)。
事件三中,工作E为非关键工作,总时差为10,其中总工期的影响是误期15—10=5天(1分)。
施工单位以就事件一、三导致的工期延误提出工期补偿要求,不能就事件二导致的工期延误提出工期补偿要求。
(2)施工单位可获得的工期补偿为max{—2,5}=5天(2分)。(若只分析是否可以索赔工期,没有具体的误期时间分析,则不给分)
3.(本小题共7分)
事件一:属于天气原因(或属双方共同承担的风险)(1分),不能提出费用索赔(1分)。
事件二:由于施工单位原因(1分)导致的损失,不能提出费用索赔(1分)。
事件三:由于业主原因(1分)导致的损失,可以提出费用索赔(1分)。索赔金额为15×1600=24000元(1分)。
4.(本小题共4分)
单代号网络为:

BCDEF工作关系表述正确得2分;EFGHI工作关系表述正确得2分。

第8题: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编制的某工程网络图,如图2.1所示,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各工作的持续时间和估计费用,如表2.1所示。若施工合同规定:工程工期93天,工期每提前一天奖励施工单位3万元,每延期一天对施工单位罚款5万元。




问题:1. 在答题纸图2.2上,计算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各工作的时间参数,确定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的关键路线和计算工期。



问题2.计算按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实施时的综合费用。
问题3.若该网络进度计划各工作的可压缩时间及压缩单位时间增加的费用,如表2.2所示。确定该网络进度计划的最低综合费用和相应的关键路线,并计算调整优化后的总工期(要求写出调整优化过程)。
表2.2



答案:
解析:
问题1.



关键路线:①―③―⑥―⑦―⑧(或关键工作为B、F、J)
工期:98天
问题2.
原始方案估计费用:
18+40+25+15+40+120+16+37+10+64+16=401(万元)
延期罚款:5×(98-93) =25(万元)
综合费用为:401+25 = 426(万元)
问题3.
第一次调整优化:在关键线路上取压缩单位时间增加费用最低的F工作为对象压缩2天。
增加费用:2天×2万元/天 = 4万元
第二次调整优化:ACHJ与BFJ同时成为关键工作,选择H工作和F工作作为调整对象,各压缩2天。
增加费用:2天×(1.5万元/天+2万元/天)= 7万元
第三次调整优化:ACHJ与BFJ仍为关键工作,选择A工作和F工作作为调整对象,各压缩1天。
增加费用:1天×(2万元/天+2万元/天)= 4万元
优化后的关键线路为:
①―③―⑥―⑦―⑧(或关键工作为A、C、H、J)
和 ①―②―④―⑦―⑧(或关键工作为B、F、J)
工期: 98-2-2-1=93(天)
最低综合费用:401+4+7+4=416(万元)

第9题:

某新建别墅群项目,总建筑面积45000m2;各幢别墅均为地下1层,地上3层,砖砌体混合结构。
  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部按幢编制了单幢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某幢计划工期为180日历天,施工进度计划见图1。现场监理工程师在审核该进度计划后,要求施工单位编制分阶段进度计划和包括材料需求计划在内的资源需求计划,以确保该幢工程在计划工期180日历天内竣工。

 图1 某幢施工进度计划图(单位:天)
  在该幢别墅工程开工后第46天进行的进度检查时发现,土方工程和地基基础工程在第45天完成,已开始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工期进度滞后5天。项目部依据赶工参数表(见表1),对相关施工过程进行压缩,确保工期不变。

 【问题】
  2.按照经济、合理原则对相关施工过程进行压缩,请分别写出最适宜压缩的施工过程和相应的压缩天数。


答案:
解析:
2.需要压缩的工序是:主体结构、室内装修,压缩天数分别为2天、3天。

第10题:

某施工单位承担一矿井井底车场主要巷道的掘进施工任务。所编制的施工进度计 划见图2G320030-2,施工单位在工作H的施工中,由于不可预见地质因素造成工作面冒 顶事故,处理事故耽误工期10天。由于发生冒顶事故,工作H发生工期拖延后,造成工 作I的工期拖延10天,那么()

A.该工程的总工期不会改变
B.该工程的总工期会拖延10天
C.工作
D有了机动时间
E.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发生变化

答案:B,C,D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