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生态工程,合同工期20 个月,合同开工日期是2019 年1 月。施工单位进场后,编制了时标网络计划(下图)和工程计划工程量(下表),监理机构审核批准了该计划。假设每项工作施工期内施工强度相等。

题目
某水生态工程,合同工期20 个月,合同开工日期是2019 年1 月。施工单位进场后,编制了时标网络计划(下图)和工程计划工程量(下表),监理机构审核批准了该计划。假设每项工作施工期内施工强度相等。


施工期间,由于发包人原因,工作H 的开始时间比计划开始时间推迟1 个月,且由于地质等不良因素,导致工作H 的工程量增加,增加的工程量使该工作持续时间延长了1 个月。
【问题】
1.计算该工程每月拟完工程计划投资、累计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每月已完工程计划投资、累计巳完工程计划投资、每月已完工程实际投资、累计已完工程实际投资,计算结果填人下表中。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问题1: 投资统计表单位:万元


问题2:
投资偏差=累计已完工程实际投资一累计已完工程计划投资=1724—1609=115(万元),投资超支115 万元。
进度偏差=累计拟完工程计划投资一累计已完工程计划投资=1610—1609=1(万元),进度滞后1 万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工程双代码施工网络计划如图2-2所示,该进度计划已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合同工期为23个月。

该施工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为多少个月?关键工作有哪些?

答案:
解析:
解:按工作计算法,对该网络计划工作最早时间参数进行计算:
1。工作最早开始时间ESi-j
ES1-2=ES1-3=0
ES2-4=ES2-5=ES1-2+D1-2=0+4=4
ES3-7=ES1-3+D1-3=0+2=2
ES4-6=ES2-4+D2-4=4+2=6
ES6-8=max{(ES2-5+D2-3),(ES4-6+D4-6)}=max{(4+7),(6+6)}=12
ES7-8=max{(ES2-5+D2-5),(ES3-7-+D3-7)}=max{(4+7),(2+6)}=11
2。工作最早完成时间EF
EF1-2=ES1-2+D1-2=0+4=4
EF1-3=ES1-3-+D1-3=0+2=2
......
EF6-8=ES6-8-+D6-8=12+8=20
EF7-8=ES7--8+D7-8=11+11=22
上述计算也可直接在图上进行,其计算结果如图23所示。该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
Tc=mx{EF6-8,EF7-8}=max{20,22}=22月。

第2题:

某工程双代码施工网络计划如图2-2所示,该进度计划已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合同工期为23个月。

如果工作C和工作G需共用一台施工机械且只能按先后顺序施工(工作C和工作G不能同时施工),该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应如何调整较合理?


答案:
解析:
解:工作C和工作G共用一台施工机械且需按先后顺序施工时,有两种可行的方案
1.方案一:按先C后G顺序施工,调整后网络计划如图2-4所示。

按工作计算法,只需计算各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如图24所示,即可求得计算工期:
T1=max{EF6-8,EF7-8}=max{20,23}=23月,关键路线为1-2-3-4-7-8。
2。方案二:按先G后C顺序施工,调整后网络计划如图25所示。按工作计算法,只需计算各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见图2-5,即可求得计算工期。


关键线路为1-3-4-5-6-8-10.
通过上述两方案的比较,方案一的工期比方案二的工期短,且满足合同工期的要求。因此,应按先C后G的顺序组织施工较为合理。

第3题:

某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签订以后,施工单位编制了一份初始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由于该工程施工工艺的要求,计划中工作C、工作H和工作J需共用一台起重施工机械,为此需要对初始网络计划作出调整。

问题:1、请给出调整后的网络进度计划图(在原图上作答即可)。

2、计算调整后的进度计划网络时间参数。


参考答案:

第4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签订了施工合同,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图 5-1 所示,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施工。

事件一:工作D为基础开挖工程,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为实施保护措施,施工单位暂停施工1个月,并发生费用10万元。为此,施工单位提出了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
事件二:工程施工至第4个月,由于建设单位要求的设计变更,导致工作K的工作时间增加1个月,工作I的工作时间缩短为6个月,费用增加20万元。施工单位据此调整了施工总进度计划,并报项目监理机构审核,总监理工程师批准了调整的施工总进度计划,此后,施工单位提出了工程延期1个月、费用补偿20万元的索赔。
事件三:工程施工至第1 8个月末,项目监理机构根据上述调整后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检查,各工作的实际进度为:工作J拖后2个月,工作N正常,工作M拖后3个月。

问题:
1.指出上图所示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关键线路及工作A、H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2.针对事件一,项目总监机构应批准的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各为多少?说明理由。
3.针对事件二,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的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各为多少?说明理由。调整后的施工总进度计划中,工作A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是多少?
4.针对事件三,第18个月末,工作J、N、M实际进度对总工期有什么影响?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1)关键线路:B→F→I→L→N→P→R。
(或:①→④→⑤→⑥→⑧→⑨→⑩→?→?)
(2)工作A的总时差:1个月;自由时差:0。
(3)工作H的总时差:3个月;自由时差:3个月。
2.(1)应批准的工期索赔:0个月。
理由:工作D是非关键工作,总时差为1个月,暂停施工1个月并不会影响总工期,故工期索赔不成立。
(2)应批准的费用索赔:10万元。
理由: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不属于施工单位应承担的风险,故保护文物发生的费用10万元可以索赔。

3.(1)应批准的工期索赔:0个月。
理由:在原进度计划中,工作K有1个月的总时差,工作Ht间增加1个月并不影响总工期;工作I为关键工作,时间缩短2个月,关键线路变化为A→G→K→N→P→R,工期仍然是26个月,所以工期索赔不成立。
(2)应批准的费用索赔:20万元。
理由:建设单位要求的设计变更,导致的费用增加应由建设单位负责,故费用索赔20万元成立。
(3)调整施工总进度计划后,工作A是关键工作,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均为0。

4.调整后的关键线路为A→G→K→N→P→R(或①→②→⑦一⑨一⑩一?一?)。
工作J:对总工期无影响。理由:工作J的总时差为3个月,拖后2个月不影响总工期。
工作N:对总工期无影响。理由:工作N为关键工作,实际进度正常,不影响总工期。
工作M:对M工期无影响。理由:事件二影响后重新调整的网络计划使工作M的总时差变为4个月,拖后3个月不会导致总工期延误。

第5题:

某工程项目施工合同于2010年12月签订,约定的合同工期为20个月,2011年1月开始正式施工。施工单位按合同工期要求编制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进度时标网络计划(图2-24),并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核批准。

 该项目的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且各工作每月所完成的工程量相等。各工作的计划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如表2-20所示。工作D、E、F的实际工作持续时间与计划工作持续时间相同。
  各工作计划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   表2-20

合同约定,混凝土综合单价为1000元/m3,按月结算。结算价按项目所在地混凝土结构工程价格指数进行调整,项目实施期间各月的混凝土结构工程价格指数如表2-21所示。
  各月混凝土结构工程价格指数   表2-21

 施工期间,由于建设单位原因使工作H的开始时间比计划的开始时间推迟1个月,并由于工作H工程量的增加使该工作的工作持续时间延长了1个月。
  问题:
  1.计算混凝土结构工程每月和累计拟完工程计划投资,计算结果填入表2-22中。
  2.计算工作H各月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和已完工程实际投资。
  3.计算混凝土结构工程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和已完工程实际投资,计算结果填入表2-22中。
  4.列式计算8月末的投资偏差和进度偏差(用投资额表示)。


答案:
解析:
1.每月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和累计拟完工程计划投资计算结果见表2-23。
  2.H工作6~9月份每月完成工程量为5000÷4=1250(m3/月);
  (1)H工作6~9月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均为1250×1000=125(万元);
  (2)H工作已完工程实际投资:
  6月份:125×110%=137.5(万元);
  7月份:125×120%=150(万元);(教材计算错误)
  8月份:125×110%=137.5(万元);
  9月份:125×110%=137.5(万元)。
  3.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和已完工程实际投资计算结果见表2-23。
  4.投资偏差=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实际投资=4775-5337=-562(万元),超支562万元;
  进度偏差=已完工程计划投资-拟完工程计划投资=4775-4900=-125(万元),进度拖后125万元。

第6题:

某工程双代码施工网络计划如图2-2所示,该进度计划已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合同工期为23个月。

计算工作B、C、G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答案:
解析:
关键路线为所有线路中最长的线路,其长度等于22月。从图2-3中可见,关键线路为1-2-5-7-8,关键工作为A、E、H。不必将所有工作总时差计算出来后,再来确定关键工作。
解:按工作计算法,对该网络计划工作最迟时间参数进行计算:
1.工作最迟完成时间Lfi-j
LF6-8=LF7-8=Tc=22
LF4-6=LF6-8-D6-8=22-8=14
......
LF2-5=min{(LF6-8-D6-8),(LF7-8-D7-8)}
=min{(22-8),(22-11)}=min(14,11}=11
......
2.工作最迟开始时间LSi-j
LS6-8:=LF6-8 -D4-8=22-8=14
LS7-8=LF7-8-D7-8=22-11=11
......
LS2-5=LF2-5-D2-5=11-7=4
......
上述计算也可直接在图上进行,其结果如图2-3所示。利用前面的计算结果,根据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定义,可以进行如下计算:
工作B:TF1-3=LS1-3=ES1-3=3-0=3 FF1-3=ES3-7-EF1-3=2-2=0
工作C:TF2-4=LS2-4-ES2-4=6-4=2 FF2-4=ES4-6-EF2-4=6-6=0
工作G:TF3-7=LS--ES3-7=5-2=3 FF3-7=ES7-8-EF3-7=11-8=3
总时差和自由时差计算也可直接在图上进行,标注在相应位置,如图2-3所示,其他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本题没有要求。

第7题:

1.背景材料:某公路工程于2013 年6 月签订合同并开始施工,合同工期为30 个月。2014 年1 月开始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承包人按合同工期要求编制了桥梁上部结构混凝土工程施工进度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该部分各项工作均按最早时间安排,且等速施工,监理工程师批准了该计划。



C 工作为预应混凝土。C 工作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对计量结果进行了审查,签字确认后,承包人报业主申请支付工程款。施工期间,工作D、E、F 的实际工程量与计划工程量相比有所减少,但实际工作持续时间与计划持续时间相同。由于业主修改匝道设计,致使H 工作推迟开工一个月,另外由于工程量增加,致使该工作的持续时间延长了一个月。各工作的计划工程量与时间工程量见下表。



合同约定,桥梁上部结构混凝土工程综合单价为1000 元/m3,按月结算。结算价按照项目所在地结构混凝土工程价格指数进行调整,项目实施期间各月结构混凝土工程基期价格指数见下表(2013 年6 月为基期)。



2.问题:
(1)网络计划中,E 工作的自由时差和总时差各为多少个月?
(2)C 工作的计量程序是否正确?说明理由。监理工程师对计量结果审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计算H 工作各月的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和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
(4)计算2014 年5 月末费用偏差(CV)和进度偏差(SV)。


答案:
解析:
(1)网络计划中,E 工作的自由时差为 0 月,总时差为1 个月。
(2)C 工作计量程序不正确。计量程序是除非监理人另有准许,一切计量工作都应在监理人在场情况下,由承包人测量、记录。有承包人签名的计量记录原本,应提交给监理人审查和保存,再由承包人向监理人提交进度付款申请,监理人审核通过后再报业主(发包人)批准,由监理人出具业主(发包人)付款证书。监理审查内容有:一是计量的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同标准;二是计量的过程是否符合合同条件。
(3)H 工作各月(即实际5、6、7 三个月)的已完工作预算费用和已完实际费用的计算:
5 月已完预算:(5400÷3)×1000 = 1800×1000 = 180 万元
5 月已完实际:1800×120/100×1000 = 216 万元
6 月已完预算:1800×1000 = 180 万元
6 月已完实际:1800×120/100×1000 = 216 万元
7 月已完预算:1800×1000 = 180 万元
7 月已完实际:1800×110/100×1000 = 198 万元
(4)计算2014 年5 月末费用偏差(CV)和进度偏差(SV)
① 5 月末累计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 计算:
1 月的BCWS =(3000 + 2800)×1000 = 580 万元
2 月的BCWS =(2700 + 3200 + 2600)×1000 = 850 万元
3 月的BCWS =(2700 + 3200 + 2600)×1000 = 850 万元
4 月的BCWS =(3200 + 2000)×1000 = 520 万元
5 月的BCWS =(2100 + 2800 + 2000)×1000 = 690 万元
5 月末累计BCWS = 580 + 850 + 850 + 520 + 690 = 3490 万元
② 5 月末累计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 计算:
1 月的BCWP =(3000 + 2800)×1000 = 580 万元
2 月的BCWP =(2700 + 3000 + 2400)×1000 = 810 万元
3 月的BCWP =(2700 + 3000 + 2400)×1000 = 810 万元
4 月的BCWP =(3000 + 0)×1000 = 300 万元
5 月的BCWP =(1900 + 2800 + 1800)×1000 = 650 万元
5 月末累计BCWP = 580 + 810 + 810 + 300 + 650 = 3150 万元
③ 5 月末累计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 计算:
1 月的ACWP =(3000 + 2800)×1000×1.15 = 667 万元
2 月的ACWP =(2700 + 3000 + 2400)×1000×1.10 = 891 万元
3 月的ACWP =(2700 + 3000 + 2400)×1000×1.10 = 891 万元
4 月的ACWP =(3000 + 0)×1000×1.05 = 315 万元
5 月的ACWP =(1900 + 2800 + 1800)×1000×1.20 = 780 万元
5 月末累计ACWP = 667 + 891 + 891 + 315 + 780 = 3544 万元
④ 5 月末费用偏差CV = BCWP-ACWP = 3150-3544 =-394 万元
⑤ 5 月末进度偏差SV = BCWP-BCWS = 3150-3490 =-340 万元

第8题:

某工程项目施工合同于2000年12月签订,约定2001年1月开始正式施工,施工单位按合同工期要求编制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进度时标网络计划(图6—4),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该项目的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且各工作每月所完成的工程量相等。各工作的计划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如表6—20所示。工作D、E、F的实际工作持续时间与计划工作持续时间相同。




合同约定,混凝土结构工程全费用综合单价为1000元/m3,按月结算。结算价按项目所在地混凝土结构工程价格指数进行调整,项目实施期间各月的混凝土结构工程价格指数如表6—21所示。



施工期间,由于建设单位原因使工作H的开始时间比计划的开始时间推迟1个月,并由于工作H工程量的增加使该工作的持续时问延长了1个月。
问题:
1.按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即计算每月和累计拟完工程计划费用),简要写出其步骤,计算结果填人数据表中。
2.计算工作H各月的已完工程计划费用和已完工程实际费用。
3.列式计算8月末的费用偏差和进度偏差(用费用额表示)。


答案:
解析:
问题1: 将各工作计划工程量与单价相乘后,除以该工作持续时间,得到各工作每月拟完工程计划费用额,再将时标网络计划中各工作分别按月纵向汇总得到每月拟完工程计划费用额,然后逐月累加得到各月累计拟完工程计划费用额。
根据上述步骤,参考时标网络图上相关数据按时间编制费用计划。计算结果见表6-22~表6-24。






问题2:
H工作6月至9月每月完成工作量为:5000÷4=1250(m3/月)
(1)H工作6月至9月已完成工程计划费用均为:1250×1000=125(万元)
(2)H工作已完工程实际费用:
6月份:125×110%=137.5(万元)
7月份:125×120%=150.0(万元)
8月份:125×110%=137.5(万元)
9月份:125×110%=137.5(万元)
问题3:
8月末偏差计算:
费用偏差=已完工程计划费用已完工程实际费用=4775-5337=-562(万元),超支562万元。
进度偏差;已完工程计划费用一拟完工程计划费用=4775-4900=-125(万元),滞后125万元。


第9题:

某工程项目业主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分别签订了监理合同和施工合同。施工合同中规定,除空间桁架屋盖可分包给专业工程公司外,其他部分不得分包(除非业主同意)。本项目合同工期为22个月。
在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在合同约定的日期内向总监理工程师提交了施工总进度计划(图1)和一份工程报告。

总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进度计划和工程报告进行了审核。施工单位在按总监理工程师确认的进度计划施工0.5个月后,因业主要求需要修改设计,致使工作K(混凝土工程)停工待图2.5个月。设计变更后,施工单位及时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向业主提出索赔申请。
在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机械由于运输原因未能按时进场,致使工作H的实际进度在第12月底时拖后1个月。
在工作F进行过程中,发生质量事故,总监理工程师下令停工,组织召开现场会议,分析事故原因。该质量事故是由于施工单位施工工艺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所致。总监理工程师责成施工单位返工,工作F的实际进度在第12月底时拖后2个月。
<1> 、为了确保本项目工期目标的实现,施工进度计划中哪些工作应作为重点控制对象为什么
<2> 、请在原进度计划中用前锋线表示出第12月底时工作K、H和F的实际进展情况,并分析进度偏差对工程总工期的影响。
<3> 、如果施工单位提出工期顺延2.5个月的要求,总监理工程师应批准工程延期多少为什么


答案:
解析:
<1>、 工作B、E、H、L、M和F、I应作为重点控制对象。因为它们是关键工作(总时差为零),位于两条关键线路1-3-5-8-9-11和1-3-7-8-9-11上。
<2>、
在时标网络上绘出实际进度前锋线,如图2所示。

图2 时标网络计划图
从图上看出:
(1)工作K拖后2.5个月,其总时差为2个月,故将影响工期0.5个月。
(2)工作H拖后1个月,其总时差为零,故将使工期延后1个月。
(3)工作F拖后2个月,其总时差为零,故将使工期延后2个月。
综上所述,由于工作K、H和F的拖后,工期将延长2个月。
<3>、
监理工程师应批准工程延期0.5个月。因为工作H、F的拖后均属施工单位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只有工作K的拖后可以考虑给予工程延期。
由于工作K原有总时差为2个月,2.5-2=0.5,故监理工程师应批准工程延期0.5个月。

第10题:

某工程项目施工合同于2018年12月签订,约定的合同工期为20个月.2019年1月开始正式施工,施工单位按合同工期要求编制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进度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并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该项目的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且各工作每月所完成的工程量相等。各工作的计划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如工程量表所示。工作D、E、F的实际工作持续时间与计划工作持续时间相同。
合同约定,混凝土结构工程综合单价为1000元/m3,按月结算。结算价按项目所1T T- 1
在地混凝土结构工程价格指数进行调整,项目实施期间各月的混凝土结构工程价格指数如价格指数表所示。
施工期间,由于建设单位原因使工作H的开始时间比计划的开始时间推迟1个月,并由于工作H工程量的增加使该工作的工作持续时间延长了1个月。
计划工程量和实际工程量表



问题:
1.请按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即计算每月和累计计划工作预算费用),并简要写出其步骤。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2.计算工作H各月的已完工作预算费用和已完工作实际费用。
3.计算混凝土结构工程已完工作预算费用和已完工作实际费用,计算结果填人下表。
4.列式计算8月末的费用偏差CV和进度偏差SV。


答案:
解析:
(1)将各工作计划工程量与单价相乘后,除以该工作持续时间,得到各工作每月计划工作预算费用;再将时标网络计划中各工作分别按月纵向汇总得到每月计划工作预算费用;然后逐月累加得到各月累计计划工作预算费用。
(2)H工作6—9月份每月完成工程量为:5000÷4 =1250(m3/月);
H工作6—9月已完工作预算费用均为:1250×1000= 125(万元);
H工作已完工作实际费用:
6月份:125 x110% =137.5(万元);
7月份:125 x120% =150.0(万元);
8月份:125 x110% =137.5(万元);
9月份:125 x110% =137.5(万元)。
(3)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计算结果(万元)

(4)费用偏差CV=已完工作预算费用-已完工作实际费用=4775 - 5337=- 562(万元),超支562万元。
进度偏差SV=已完工作预算费用-计划工作预算费用=4775 - 4900=- 125(万元),进度拖后125万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