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因涉嫌抢夺被拘留。拘留期间,( )不可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A.李某的儿子 B.李某的舅舅 C.李某的

题目

李某因涉嫌抢夺被拘留。拘留期间,( )不可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A.李某的儿子

B.李某的舅舅

C.李某的父亲

D.李某的律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李某因交通违章被交警部门拘留十五天,李某不服,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此时,对李某的拘留决定应暂缓执行。( )


正确答案:×
《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2题:

县公安局以李某涉嫌盗窃为由将其刑事拘留,并经县检察院批准逮捕。县法院判处李某有期徒刑5年。李某上诉,市中级法院改判李某无罪。李某向赔偿义务机关申请国家赔偿。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县检察院为赔偿义务机关 B.李某申请国家赔偿前应先申请确认刑事拘留和逮捕行为违法 C.李某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自羁押行为被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 D.赔偿义务机关可以与李某就赔偿方式进行协商


正确答案:D
答案暂无

第3题:

周某和李某因为涉嫌绑架罪,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请根据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公安机关对周某与李某的拘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安机关应当在12小时内对周某和李某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拘留时必须立即释放

B.公安机关认为对周某和李某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7日内提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C.对周某和李某的最长拘留期限可能达到37日

D.对周某和李某的最长拘留期限可能达到30日

E.除有碍侦查或无法通知的情况外,公安机关应当在12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周某和李某的家属或他们所在单位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选项A中应该是24小时内,而非是12小时内,因此错误。选项B中应该是3日内,而非是7日内,因此错误。刑事拘留对于一般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的最长期限是14日,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最长拘留期限为37日,因此,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选项E中应该是24小时,而非是12小时,因此错误。

第4题:

方某系刑事被告人李某的保证人。被告人李某在取保候审期间逃匿,方某明知李某藏匿地点,却拒绝向司法机关提供。有关机关可以对方某采取以下哪些措施?( )

A.依照刑法规定追究方某的刑事责任
B.没收方某为李某缴纳的保证金
C.根据案件情况,可以对李某进行逮捕
D.对李某的强制措施需要变更为逮捕,对李某先行拘留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保证人责任。《刑诉解释》第122条规定,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认为已经构成犯罪的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逃匿的,如果系保证人协助被告人逃匿,或者保证人明知被告人藏匿地点但拒绝向司法机关提供的,对保证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诉讼法》第81条第4款规定,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刑事诉讼法》第71条第4款规定,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据此,ACD入选。B选项中,《刑诉解释》第116条规定“不得同时使用保证人保证与保证金保证”,题干中方某为保证人,故不得并用保证金保证。

第5题:

根据材料回答1~4题:

周某和李某因为涉嫌绑架罪,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下列关于拘留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公安机关应当在12小时内对周某和李某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拘留时必须立即释放

B.公安机关认为对周某和李某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7日内提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C.对周某和李某的最长拘留期限可能达到37日

D.对周某和李某的最长拘留期限可能达到30日

E.除有碍侦查或无法通知的情况外,公安机关应当在12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周某和李某的家属或他们所在单位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核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选项A、E应该是24小时内,而非是12小时内。选项应该是3 日内,而非是7日内。刑事拘留对于一般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的最长期限是14日,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最长拘留期限为37日,所以选项D错误。

第6题:

李某租住王某一间房,2008年租赁合同到期,李某迟迟不愿退房。王某无奈,只得将李某诉至法院,法院判决李某退房。判决生效后,李某无正当理由拒不执行,王某于是申请强制执行。当执行员带法警进入该房时,案外人张某手持木棍将执行员打伤,法院对张某拘留15 日,罚款300元。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

A.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

B.罚款和拘留两种措施可以同时采用

C.适用拘留措施应当报请院长批准

D.本案中对案外人采取强制措施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D
D。拘留和罚款必须由院长批准,故C正确。只要是破坏了诉讼秩序,阻碍了诉讼的正常进行,都可以对其采取强制措施,故D错。

第7题:

犯罪嫌疑人张某酒后与朋友李某发生口角并打斗,李某被张某用菜刀砍伤头部、胸部,昏迷不醒,被人送往医院。张某回家酒醒,后悔万分,给李某家人打电话道歉并愿意承担一切医疗费用,同时拨打110向公安机关说明情况。公安机关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传唤张某,如不到案将其拘传至公安机关

B.直接拘传张某至公安机关接受讯问,后办理取保候审

C.直接签发拘留证拘留张某,在拘留期间办理取保候审

D.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在押后,经其律师申请办理监视居住


答案:AB

第8题:

  李某被某公安局机关错误羁押期间死亡,下列人员中无权提出国家赔偿的是

A.李某的妻子

B.李某的母亲

C.李某的成年儿子

D.李某的成年弟弟


  参考答案:D

  【解析】《国家赔偿法》第六条:受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本题中李某的妻子、母亲及儿子为李某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有权提出国家赔偿。李某的弟弟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在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时,其无权提出赔偿。故本题答案为D

    更多三支一扶问题请多多关注上学吧三支一扶页面:http://www.shangxueba.com/news/C69.html

第9题:

李某租住王某一问房,2018年3月,租赁合同到期,李某迟迟不愿退房。王某无奈,只得将李某诉至法院,法院判决李某退房。判决生效后,李某无正当理由拒不执行,王某于是申请强制执行。当执行员带法警进入该房时,案外人张某手持木棍将执行员打伤,法院对张某拘留15日,罚款8000元。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

A.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措施
B.罚款和拘留两种措施不得同时采用
C.适用拘留措施应当报请院长批准
D.本案中人民法院可以对案外人采取强制措施

答案:B
解析:
考查拘留和罚款的适用。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5条第3款的规定,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故A项正确;根据《民诉解释》第184条的规定,对同一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罚款、拘留不得连续适用,而非对同一妨害行为不能同时适用,故B项错误,当选;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6条第1款的规定,拘留和罚款必须由院长批准,故C项正确。只要是破坏了诉讼秩序,阻碍了诉讼的正常进行,都可以对其采取强制措施,故D项正确。

第10题:

李某因涉嫌抢夺被拘留。拘留期间,( )不可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A.李某的已经成年的儿子
B.李某的舅舅
C.李某的父亲
D.李某的律师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人员范围。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李某的舅舅”不可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