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概念的产生和演变,取决于()的发展程度。

题目
质量概念的产生和演变,取决于()的发展程度。

A.管理

B.经济

C.社会

D.技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简述“文献学”的学科地位及其概念的发展演变。(300字左右)


文献学在现有的学科体系中属于二级学科,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被称作古典文献学,而在历史学的一级学科下被称作历史文献学。从专业名称上讲,设在中文系的文献学专业为古典文献学,设在历史系的文献学则叫做历史文献学。这两种专业称谓上的差异,说明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的叙述和举例侧重于文学文献,后者则侧重于历史文献。不过作为一门具体的课程,这种区别只是相对的,古典文献学和历史文献学的基本框架和知识体系大体上是一样的,比如都必须讲到版本学目录学和校勘学。因此,中文系的同学,学习古典文献学这门课程时,不妨参考历史文献学方面的教材和书籍,学习历史文献学这门课程时,不妨参照古典文献学方面的教材和书籍。中国文史不分家的学科传统在文献学这门课的学习中体现得很充分。

第2题:

结合基因概念的演变和发展历程,说明经典遗传学的基因概念、分子遗传学的基因概念及分子遗传学对经典遗传学概念的三次主要修正。


基因的最初概念来自于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他认为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性状本身不能遗传。1909年,丹麦学者W.L.Johannsen提出了“基因”一词,代替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1910年,摩尔根利用果蝇杂交试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呈直线型排列,并于1926年发表了《基因论》。1928年Griffith进行的肺炎球菌的转化试验及1944年Avery等人进行的工作证明了DNA就是遗传物质。20世纪40年代G.W.Beadle和E.L.Tatum提出了“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1953年Waston和Crick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1957年Crick提出了中心法则,并于1961年提出了三联遗传密码;1957年S.Benzer提出了“顺反子”概念。1961年,F.Jacob和J.Monod提出“操纵子模型”学说,由此进一步证明了基因的作用和遗传信息转移的中心法则。20世纪50年代初,B.McClintock在研究玉米的控制因子中提出了某些遗传因子的位置是可以转移的;60年代在大肠杆菌中发现插入序列,提出“跳跃基因”的概念;70年代发现基因的不连续性,提出“断裂基因”的概念;1978年,在噬菌体中发现了重叠基因。

第3题:

质量概念在演变过程中依次经历三个阶段:


符合标准质量、符合需求质量、符合产品质量

第4题:

对草坪概念发展演变的认识


3

第5题:

社会保障的产生离不开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化大生产

第6题:

2、简述西方政治思想史中“自然法”概念的产生、发展、演变历程。


BCD

第7题: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回收问卷以后及时进行有效的整理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问卷质量。

B.抽样调查是对普遍调查和典型调查的逻辑补充和发展。

C.抽样方案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主题和目的。

D.简单随机抽样的逻辑简单,应用广泛,但极易产生样本偏差。


访谈是否按规定的方式进行,访员有无作假

第8题:

工程咨询难度取决于()。

A:投资建设管理制度
B:投资建设现代化程度
C:投资建设发展的产物
D:所涉及因素的复杂程度
E:投资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答案:B,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工程咨询的难度取决因素。工程咨询难度取决于投资建设现代化程度和所涉及因素的复杂程度。

第9题:

各种证据制度之间的发展演变,最终取决于()。


参考答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