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城市建设用地包括(  )。

题目
适宜城市建设用地包括(  )。

A.地形坡度大的用地
B.不受洪水淹没的用地
C.土地完整的用地
D.工程地质条件良好的用地
E.地势平坦的用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包含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1)居住用地(R);(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3)商业服务业用地(B);(4)工业用地(M);(5)物流仓储用地(W);(6)交通设施用地(S);(7)公共设施用地(U);(8)绿地(G)。

第2题: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用地包括( )两部分

A.建设用地分类和非建设用地分类
B.城乡用地分类和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C.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乡村建设用地分类
D.现状建设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分类

答案:B
解析:
用地分类包括城乡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两部分,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

第3题:

按照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筑用地标准》划分,城市建设用地不包括( )。

A.仓储用地

B.特殊用地

C.水域和其他用地

D.工业用地


正确答案:C

第4题:

某开发公司通过拍卖方式获得一块土地进行住宅开发建设,总地价8000万元,拟建设高层住宅。该用地土质较差,地下水位较高,在住宅建设时,需采取排水措施,并对地基采取人工加固措施。工程建设过程中,因资金缺乏,开发公司以在建工程抵押贷款,银行为避免贷款风险,不仅自己购买了保险,还要求开发公司购买保险。该住宅建成后,销售情况良好,其中90%的住宅全部销售完毕,剩余10%用作出租用房,并且还清了所有贷款。
按照城市用地的适用性评价,该用地属于(  )。

A、非常适宜城市建设用地
B、基本适宜城市建设用地
C、适宜城市建设用地
D、不适宜城市建设用地

答案:B
解析:
基本适宜城市建设用地,这类用地虽然某些自然条件有一定缺陷,但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仍可加以利用。例如,地形坡度不大,稍加平整即可使用的土地;轻度洪水淹没区在修建防洪设施之后即可使用的土地;地基承载力较小,只要经过人工加固后就能使用的土地等。

第5题:

某开发商以出让方式取得一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该用地的地形坡度较小,稍加平整即可使用;用途为住宅用地,土地总面积12300m2(含2300m2代征地),规划容积率为3.6。取得该土地的价款为1230万元,缴纳税费70万元,完成“三通一平”费用50万元。建设后期发生其他基础设施配套费900万元,房屋建筑安装工程费4200万元。该住宅用地建筑密度为50%,全部为中高层住宅。建成后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具有完整的布局。
依据城市建设用地自然条件工程评估要求,该用地属于(  )。

A、适宜城市建设用地
B、基本适宜城市建设用地
C、不适宜城市建设用地
D、完全适宜城市建设用地

答案:B
解析:
城市用地评价中的工程评估,根据评估用地适于建设的优劣程度,一般将城市用地分为三类:①适宜城市建设用地,指自然条件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建设的需要,一般不需要采取工程措施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就能建设的用地。②基本适宜城市建设用地。这类用地虽然某些自然条件有一定缺陷,但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仍可加以利用。例如,地形坡度不大,稍加平整即可使用的土地;轻度洪水淹没区在修建防洪设施之后即可使用的土地;地基承载力较小,只要经过人工加固后就能使用的土地等。③不适宜城市建设用地,指自然条件很差,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要付出很大代价进行改造才能用于建设的用地。

第6题: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采用的“双因子”控制是指允许采用( )。

A.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
B.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指标和允许调整比例
C.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
D.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指标和允许调整比例

答案:C
解析:
“双因子”是指“允许采用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确定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时应同时符合这两个控制因素。
4.2.2新建城市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应在85.1-105.0㎡/人内确定。
4.2.3首都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应在105.1-115.0㎡/人内确定。
4.2.4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城市,以及部分山地城市、人口较少的工矿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等,不符合表4.2.1规定时,应专门论证确定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且上限不得大于150.0㎡/人。
4.3规划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标准
4.3.1规划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4.3.2规划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不应小于5.5㎡/人。
4.3.3规划人均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2.0㎡/人。
4.3.4规划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0.0㎡/人,其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应小于8.0㎡/人。
4.4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
4.4.1五大类主要用地规划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宜符合表4.4.1的规定。



三、《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重点
(掌握1.类别代号;2.类别名称;3.细节)








【注】镇的全部建设用地分为:R、C、M、W、T、S、U、G、E。

第7题:

近期建设规划强制性内容包括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 )。

A.城市建设用地总量
B.城市建设用地空间布局
C.城市建设实施时序
D.城市近期发展区域

答案:D
解析:
《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第七条规定,近期建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对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空间分布和实施时序等进行具体安排,并制定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定。

第8题:

城市建设用地 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是指城市建筑区和规划区内的各类建设项目使用的土地。

第9题:

适宜城市建设用地包括(  )。

A、 地形坡度大的用地
B、 不受洪水淹没的用地
C、 土地完整的用地
D、 工程地质条件良好的用地
E、 地势平坦的用地

答案:B,C,D,E
解析:
适宜城市建设用地是指自然条件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建设的需要,一般不需要采取工程措施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就能建设的用地。例如,地势平坦,土地完整,工程地质条件良好,不受洪水淹没的用地。

第10题:

某开发公司通过拍卖方式获得一块土地进行住宅开发建设,总地价8000万元,拟建设高层住宅。该用地土质较差,地下水位较高,在住宅建设时,需采取排水措施,并对地基采取人工加固措施。工程建设过程中,因资金缺乏,开发公司以在建工程抵押贷款,银行为避免贷款风险,不仅自己购买了保险,还要求开发公司购买保险。该住宅建成后,销售情况良好,其中90%的住宅全部销售完毕,剩余10%用作出租用房,并且还清了所有贷款。

按照城市用地的适用性评价,该用地属于( )。

A.非常适宜城市建设用地
B.基本适宜城市建设用地
C.适宜城市建设用地
D.不适宜城市建设用地

答案:B
解析:
基本适宜城市建设用地,这类用地虽然某些自然条件有一定缺陷,但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仍可加以利用。例如,地形坡度不大,稍加平整即可使用的土地;轻度洪水淹没区在修建防洪设施之后即可使用的土地;地基承载力较小,只要经过人工加固后就能使用的土地等。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