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肉芽肿荚膜杆菌
B、杜克雷嗜血杆菌
C、梅毒螺旋体
D、沙眼衣原体
第1题:
【单选题】在我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将病原微生物分为4类,其分类依据是
A.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B.病原微生物的遗传性特性
C.病原微生物的变异现象
第2题:
我国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类。其中,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是指
A.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B.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C.第三类病原微生物
D.第四类病原微生物
E.第五类病原微生物
第3题:
A、淋病
B、艾滋病
C、软下疳
D、梅毒
第4题:
A、毛囊性软下疳
B、矮小软下疳
C、一过性软下疳
D、崩蚀性软下疳
E、巨大软下疳
第5题:
A、一过性下疳损害小,4~6天消失
B、混合性软下疳是该病多种亚型同时存在
C、丘疹性软下疳的表现类似二期梅毒的扁平湿疣
D、崩浊性软下疳的溃疡发展迅速,广泛组织坏死
E、匍匐性软下疳表现为长而狭窄的浅损害
第6题:
A、硬下疳
B、软下疳
C、扁平湿疣
D、尖锐湿疣
第7题:
何谓软下疳?试述其治疗方法。
第8题:
我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是指
A、第一、二类病原微生物
B、第三、四类病原微生物
C、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D、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E、第二、三类病原微生物
第9题:
软下疳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A、软下疳一般无明显前驱症状
B、生殖器以外的部位也可出现软下疳
C、女性患者损害较男性深,触痛明显
D、软下疳周围可出现多发卫星状溃疡
E、约有30%~50%的患者可发生疼痛性腹股沟淋巴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