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 在GB/T14393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标准中,(9)不是详细设计评审的内容。
(9)
A. 各单元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
B. 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设计
C. 测试文件、软件开发工具
D. 测试原理、要求、文件和工具
第2题:
根据gb/t14394-2008《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软件开发各阶段都要进行评审,与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有关的评审要求中,()不属于需求评审的内容。
A.测试用例
B.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
C.实施计划
D.验证方法
第3题:
● 根据《GB/T 14394-2008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有关下列术语与定义描述中,(14)是错误的。
(14)
A.软件可维护性,是指与进行规定的修改难易程度有关的一组属性
B.软件生存周期,是指软件产品从形成概念开始,经过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后不再使用的过程
C.软件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环境下、规定时间内软件不引起系统失效的概率
D.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大纲,是指为保证软件满足规定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而记录的历史档案
第4题:
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测试评审时,不用考虑的是()
A.针对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测试目标
B.测试方法及测试用例
C.测试工具,通过标准
D.功能测试报告
第5题:
根据 GB/T14394-2008《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在软件生命周期的测试阶段,为强调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需要完成的活动是( )
A.建立适合的软件可靠性测试环境
B.分析和确定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具体设计目标
C.编写测试阶段的说明书,明确测试阶段的具体要求
D.提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分解目标、要求及经费
第6题:
● 根据《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GB/T14394-2008》 ,在软件生存周期的可行性研究和计划阶段,为强调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 需要完成的活动是 (14) 。
(14)
A.编制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大纲
B.提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
C.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概要设计
D.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分配
试题(14)分析
根据《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GB/T14394-2008》下列原文:
“本标准按GB 8566划分软件生存周期。强调各个阶段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
4.1.1 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阶段——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制定初步项目开发计划,提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要求及经费,并列入合同(或研制任务书,下同)。
4.1.2 需求分析阶段——将合同的技术内容细化为具体产品需求。分析和确定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目标,制定大纲及其实施计划。
4.1.3 概要设计阶段——进行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目标分配,进行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概要设计,并明确对相似设计的具体要求。”
(以下内容略)
综上可知,正确答案应选B。
参考答案
(14)B
第7题:
● 根据《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14394-2008》,在软件开发各阶段都要求进行评审,其中与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有关的具体评审除包括需求评审和设计评审外,还包括__(11)__。
(11)A.系统架构评审、测试评审、安装和验收评审、用户满意度评审
B.概念评审、测试评审、安装和验收评审、软件用户手册评审
C.配置项评审、测试评审、安装和验收评审、软件用户手册评审
D.代码走查、测试评审、安装和验收评审、用户满意度评审
第8题:
A.概念
B.需求
C.设计
D.实现
参考<GB/T14394-2008>4.1.3.1在概念活动中,进行软件可靠性分析,制定初步开发计划,提出目标,要求及经费。
第9题:
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设计方案的评审属于()
A.概念评审
B.需求评审
C.设计评审
D.测试评审
第10题:
依据 GB/T 14394-2008《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以下关于在软件生存周期 各个过程中对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要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概念活动中提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分解目标、要求和经费
B.在需求活动中制定各实施阶段的基本准则,确定各实施阶段的验证方法
C.在设计话动中明确对编码、测试阶段的具体要求,评价或审查代码以验证相应要求的实现
D.在测试活动中建立适当的软件可靠性测试环境,组织分析测试和测量的数据,进行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