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死刑适用罪名有()。

题目
目前,我国死刑适用罪名有()。
A.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B.绑架罪
C.拐卖妇女儿童罪
D.盗窃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我国刑法关于限制死刑适用方面的规定。


参考答案:

我国刑法典总则关于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主要表现在:
(1)死刑适用条件的限制。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这是刑法总则对于适用死刑所作的条件性规定。
(2)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3)死刑适用程序的限制。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4)死刑执行制度的限制。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


第2题:

我国死刑复核程序有如下特点()。

A.死刑复核权由法定的特定法院行使

B.是自动启动程序

C.只适用于判处死刑的案件

D.是死刑案件必经程序


参考答案:ABCD

第3题:

关于刑法修正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刑法修正案与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都是我国刑法的渊源

B.目前我国共有8个刑法修正案,其中最新的《刑法修正案(八)》不但对刑法分则若干罪名进行了增删或修改,而且对刑法总则的若干条文进行了修改

C.<刑法修正案(八)》删除了13个罪名的死刑,这些死刑罪名有一个共同特点,印都是经济性非暴力犯罪。这样,我国目前的死刑罪名减少至55个

D.《刑法修正案(八)》顺应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对很多民生问题都做出了及时的回应。同时,严格贯彻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使我国刑法更趋于合理、理性


正确答案:A
3.答案: A 考点:刑法修正案的特点、刑法修正案(八)讲解:关于A项。通常认为,我国刑法的渊源有三: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其中刑法典被称为普通刑法,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被称为特别刑法。刑法修正案通过之后,‘ 其全部条款直接转移到刑法典的相关条文之中,从而成为刑法典的一部分。既然刑法典是刑法的渊源,就不能再认为刑法修正案也是刑法的渊源。故A项错误,.当选。关于B项。目前我国共有8个刑法修正案,其中《刑法修正案(八)》于2011年2月 25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本次《刑法修正案(八)》与前7:AI修正案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不仅对刑法分则若干具体罪名进行了增删,而且还对刑法总财的若干重要条文做出了修改。而刑法总则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刑罚的一般性、整体性的规定,如果把前7个修正案比作是对刑法进行的“小修小补”的话,一那么此次<刑法修正案(八)》则可以说是对刑法做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手术”。故B项正确。关于C项。此次《刑法修正案(八)》共删除了13个罪名的死刑,事实上这些罪名的死刑从来未适用过或很少适用过。而且,这些死刑罪名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是经济性非暴力犯罪。这样,我国目前的死刑罪名由原来的68个减少至目前的55个。这13个被删除了死刑的罪名是:(1)走私文物罪;(2)走私贵重金属罪;(3)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晶罪;(4)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5)票据诈骗罪;(6)信用证诈骗罪;(7)金融凭证诈骗罪;(8)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9)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10)盗窃罪;(11)传授犯罪方法罪;(12)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13)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故C顼正确。关于D项。《刑法修正案(八)》顺应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对很多民生问题,包括醉酒驾车、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犯罪、,非法买卖人体器官的犯罪、食品安全的犯罪、环境保护方面的犯罪、强迫职工劳动方面的犯罪等等都做出了及时的回应。同时,严格贯彻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宽”的方面主要表现在:取消了13个罪名的死刑;对已满75周岁的老年人原则上不再适用死刑;对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作为累犯处理,等等。在“严”的方面主要表现在:将醉驾等行为规定为犯罪、修改了生产、销售假药罪等罪名的构成要件,降低了这些罪的“入罪门槛”等。总之,经过《刑法修正案(八)》的修正后,我国刑法更趋于合理、理性,更具有人文关怀的一面。故D项正确。

第4题:

听力原文: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

在我国,( )罪犯不适用死刑。

A.聋哑人

B.精神病人

C.未成年人

D.怀孕的妇女


正确答案:C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

第5题:

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或者核准死刑(死缓)案件时,必须核实()。

A、犯罪事实和证据

B、犯罪的具体罪名

C、被告人的个人情况

D、适用死刑是否正确


参考答案:ABCD

第6题:

简述我国刑法总则中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


正确答案:


第7题:

我国对于死刑的适用政策是什么?对此,我国法律有哪些规定?


参考答案:我国的刑法贯彻保留死刑、坚持少杀、防止错杀的原则。
措施:(1)从犯罪性质上进行限制(2)从主题进行限制(3)规定了死缓的制度(4)从程序上进行限制

第8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刑法对死刑的适用作了严格的限制的是( )。

A.限制死刑的适用条件

B.限制死刑的适用对象

C.经济犯罪不适用死刑

D.规定有死刑核准程序


正确答案:C
解析:在我国刑法中,很多经济型犯罪是可以适用死刑的。比如《刑法》第153条规定的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刑法》第170条规定的伪造货币罪,A、B、D均是我国刑法对死刑作的严格限制。

第9题:

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要()。

A.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

B.健全法官、检察官招录制度

C.整合执法主体

D.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


答案:A

第10题:

试论我国刑法对死刑适用的限制


答案:
解析:
死刑适用的条件为:

(1)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罪行极其严重,是犯罪的性质极其严重、犯罪的情节极其严重和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极其严重三方面的统一。

(2)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除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外,不适用死刑。

(3)死刑立即执行案件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4)对于应当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两年执行。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只有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才执行死刑,从而减少了实际执行死刑的数量。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