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人防地下室人员掩蔽工程战时出入口,通道和楼梯宽度要求中哪项是正确的?( )

题目
下列人防地下室人员掩蔽工程战时出入口,通道和楼梯宽度要求中哪项是正确的?( )

A.门洞净宽之和应按掩蔽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375m计算
B.两相邻防护单元共用出入口总宽应按两掩蔽入口通过总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375m计算
C.出入口通道和楼梯的净宽不应小于该门洞的宽度
D.每樘门的通过人数不应超过400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作为专业人员掩蔽所的4个人防地下室,主要出入口最小防毒通道的计算换气次数( )是符合规范要求的。

A.
B.
C.
D.

答案:A,B
解析:

第2题:

人防地下室应具备通风换气条件的部位,应是( )。

A.染毒通道
B.防毒通道
C.简易洗消间
D.人员掩蔽部

答案:B,C,D
解析:

第3题:

每一个独立的防空地下室(包括人员掩蔽室的每个防护单元)应设有一个室外出入口,作为战时的主要出入口,室外出入口的口部应尽量布置在地面建筑的倒塌范围()。

A.弹性

B.暗挖

C.明挖法

D.以外


参考答案:D

第4题:

人防地下室人员掩蔽所战时出入口的门洞净宽之和,应按掩蔽人数每100人不小于:( )

A.0.90m
B.0.75m
C.0.55m
D.0.30m

答案:D
解析:
《人防地下室规范》3.3.8人员掩蔽工程战时出入口的门洞净宽之和,应按掩蔽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30m计算确定。每樘门的通过人数不应超过700人,出入口通道和楼梯的净宽不应小于该门洞的净宽。两相邻防护单元共用的出入口通道和楼梯的净宽,应按两掩蔽入口通过总人数的每100人不小于0.30m计算确定。

第5题:

战时为二等人员掩蔽所的人防地下室,地下室层高3m,主要出入口最小防毒通道面积2m×3.5m,人防清洁区长50m、宽10m,掩蔽人数400人,按人员最低标准设置滤毒通风新风量,总新风量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第6题:

人防二等人员掩蔽所滤毒通风时,主要出入口最小防毒通道的换气次数( )是不符合规范的。

A.
B.
C.
D.

答案:A,B,C
解析:

第7题:

人防地下室滤毒通风时的新风量按( )。

A.掩蔽人员计算所得新风量
B.保持室内超压时的漏风量
C.战时主要出入口最小防毒通道的设计换气次数所需风量
D.掩蔽人员计算所得新风量与保持室内超压时的漏风量加战时主要出入口最小防毒通道的设计换气次数所需风量之和的较大值

答案:D
解析:

第8题:

人民防空地下室按照战时的功能要求应包括以下哪些工程类别?( )Ⅰ.指挥通信工程;Ⅱ.医疗救护工程;Ⅲ.物资库工程;Ⅳ.人员掩蔽工程;Ⅴ.防空专业队工程;Ⅵ.配套工程;Ⅶ.区域电站

A.Ⅰ、Ⅱ、Ⅲ、Ⅳ、Ⅵ
B.Ⅰ、Ⅱ、Ⅳ、Ⅴ、Ⅵ
C.Ⅱ、Ⅲ、Ⅳ、Ⅵ、Ⅶ
D.Ⅱ、Ⅳ、Ⅴ、Ⅵ、Ⅶ

答案:B
解析:
《人防地下室规范》术语中有Ⅰ、Ⅱ、Ⅲ、Ⅳ、Ⅴ、Ⅵ项。

第9题:

人民防空地下室的以下哪道墙体是临空墙?( )

A.有覆土的地下室外墙
B.滤毒室和风机房之间的隔墙
C.装有密闭门的墙
D.到室外出入口的通道和人员掩蔽所之间的隔墙

答案:D
解析:
《人防地下室规范》2.1.22临空墙系指一例直接受空气冲击波作用,另一侧为防空地下室内部的墙体。D选项为临空墙。

第10题:

无法设置室外出入口的6级人防地下室,允许以室内出入口按室外出入口使用的下列各项条件中哪项不正确?( )

A.上部地面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B.首层楼梯间直通室外地面
C.首层楼梯间直通室外的门洞外侧上方,应有挑出长度不小于1.0m的防倒塌挑檐
D.通往地下室的首层梯段上端与室外的距离不大于3m

答案:D
解析:
《人防地下室规范》符合下列规定的防空地下室,可不设室外出入口:1)因条件限制(主要指地下室已占满红线时)无法设置室外出入口的核6级、核6B级的甲类防空地下室,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2)当上部地面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且防空地下室的主要出入口满足下列各项条件时:①首层楼梯间直通室外地面,且其通往地下室的梯段上端至室外的距离不大于2.00m;②在首层楼梯间由梯段至通向室外的门洞之间,设置有与地面建筑的结构脱开的防倒塌棚架;③首层楼梯间直通室外的门洞外侧上方,设置有挑出长度不小于1.00m的防倒塌挑檐(当地面建筑的外墙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时可不设);④主要出入口与其中的一个次要出入口的防护密闭门之间的水平直线距离不小于15.00m。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