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土石坝坝址区设计烈度为8度,土石坝设计高度30m。计算简图如图6-18所示,采用瑞典圆弧法计算上游坝坡的抗震稳定性,其中第i个滑动条块的宽度b=3.2m,该条块底面中点的切线与水平线夹角θi= 19. 3°,该条块内水位高出底面中点的距离Z=6m,条块底面中点孔隙水压力值u=100KPa,考虑地震作用影响后,第i个滑动条块沿底面的下滑力Si=415kN/m,当不计入孔隙水压力影响时。该土条底面

题目
某土石坝坝址区设计烈度为8度,土石坝设计高度30m。计算简图如图6-18所示,采用瑞典圆弧法计算上游坝坡的抗震稳定性,其中第i个滑动条块的宽度b=3.2m,该条块底面中点的切线与水平线夹角θi= 19. 3°,该条块内水位高出底面中点的距离Z=6m,条块底面中点孔隙水压力值u=100KPa,考虑地震作用影响后,第i个滑动条块沿底面的下滑力Si=415kN/m,当不计入孔隙水压力影响时。该土条底面的平均有效法向作用力为583kN/m,根据以上条件按照不考虑和考虑孔隙水压力影响两种工况条件分别计算得出第i个滑动条块的安全系数Ki( = Ri/Si)最接近( )。(土石坝填料凝聚力c=0,内摩擦角φ=42°)

A. 1.27; 1.14 B. 1.27; 0.97 C. 1.22; 1.02 D. 1.22; 0.92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采用瑞典圆弧法及简化毕肖普法确定土石坝坝坡稳定计算中,考虑作用在条块重心处的竖向地震惯性力代表值Fv时,计算公式中Fv前边有“ + ”“-”号,( )情况采用“-”号。

A.竖向地震惯性力向下作用时 B.竖向地震惯性力向上作用时
C.坝体材料含水量超过液限时 D.坝体材料含水量小于液限时


答案:B
解析:
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附录A可知,Fv为作用在条块重心处的竖向地震惯性力代表值,其作用方向可向上(-)或向下(+),以不利于稳定的方向为准。

第2题:

采用拟静力法进行坝高38m土石坝的抗震稳定性验算。在滑动条分法的计算过程中,某滑动体条块的重力标准值为4000kN/m。场区为地震烈度8度区。作用在该土条重心处的水平向地震惯性力代表值Fh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A) 300kN/m (B) 350kN/m
(C) 400kN/m (D) 450kN/m


答案:B
解析:

第3题:

在设计地震烈度为3度区,设计高度40m的2级面板堆石坝。下列哪个选项的地震作用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可以不计?
(A)水平向地震作用的动土压力
(B)上游坝坡遭遇的地震浪压力
(C)顺河流方向的水平向地震作用
(D)水平向地震作用的动水压力


答案:B
解析:

第4题:

瑞典法的基本假定,适合滑动面形状为()。

  • A、不考虑条块间作用力,只适合直线滑动面
  • B、考虑条块间作用力,只适合圆弧滑动面
  • C、不考虑条块间作用力,只适合圆弧滑动面
  • D、考虑条块间作用力,只适合直线滑动面

正确答案:C

第5题:

某土石坝坝址区设计烈度为8度,土石坝设计高度30m,根据下面的计算简图,采用瑞典圆弧法计算上游坝坡的抗震稳定性,其中第i个滑动条块的宽度b=3.2m,该条块底面中点的切线与水平线夹角θi= 19.3°,该条块内水位高出底面中点的距离Z=6m,条块底面中点孔隙水压力值u = 100kPa,考虑地震作用影响后,第i个滑动条块沿底面的下滑力Si=415kN/m。当不计入孔隙水压力影响时,该土条底面的平均有效法向作用力为583kN/m,根据以上条件按照不考虑和考虑孔隙水压力影响两种工况条件分别计算得出第i个滑动条块的安全系数Ki(=Ri/Si)最接近下列哪一选项?()


答案:B
解析:

第6题:

用简单圆弧法作黏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滑弧的半径R=30m,第i 土条的宽度为2 m,过滑弧的中心点切线渗流水面和土条顶部与水平线的夹角均为30°,土条的水下高度为7 m,水上高度为3.0 m,已知黏土在水位上,下的天然重度均为γ=20 kN/m3,黏聚力c=22kPa,内摩擦角φ=25°,该土条的抗滑力矩是()。
(A) 3000 kN ? m (B) 4110 kN ? m
(C) 4680 kN ? m (D) 6360 kN ? m


答案:C
解析:
据:①《面授班辅导讲义》第四十七讲。
②《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第5. 2. 3条。
(1)垂直于第i条滑动面的力Ni为:
(2)第i 土条的总抗滑力Ri为:
(3)总抗滑力矩Mi为: Mi=RiR=155. 8X30=4674 (kN ? m)
答案为(C)。

第7题:

墙下条形基础的剖面如图3-18所示,基础宽度6= 3m,基础底面净压力分布为梯形。 最大边缘压力设计值Pmax=150kPa,最小边
缘压力设计值Pmin = 60kPa。已知验算截面I一I距最大边缘压力端的距离a1=1.0,则截面I—I处的弯矩设计值为( )kN·m。


A. 70 B. 80 C. 90 D. 100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式(8. 2.7-4),截面I—I处

第8题: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汁规范》(DL/T5395—2007)进行坝坡和坝基稳定性计算时,以下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均质坝的稳定安全系数等值线的轨迹会出现若干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个低值
B、厚心墙坝宜采用条分法,计算条块间作用力
C、对于有软弱夹层、薄心墙坝坡稳定分析可采用满足力和力矩平衡的摩根斯顿—普莱斯等方法
D、对层状土的坝基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时,在不同的圆弧滑动面上计算,即可找到最小稳定安全系数

答案:B,C
解析:
A项,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5395—2007)条文说明第10.3.10条规定,对于比较均质的简单边坡,安全系数等值线的轨迹常为简单的封闭曲线形,而且只有一个极值点;对于成层土的复杂边坡,安全系数等值线的轨迹会出现若干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个低值;BC两项,根据第10.3.10条规定,均质坝、厚斜墙或厚心墙坝,可采用计及条块间作用力的简化毕肖普法,对于有软弱夹层、薄斜墙坝、薄心墙坝及任何坝型的坝坡稳定分析,可采用满足力和力矩平衡的摩根斯顿-普赖斯等方法;D项,根据条文说明第10.3.10条规定,在进行非均质土石坝抗滑稳定性计算时,首先要根据坝体的不均质情况,将多极值化为单极值,在进行最优化计算,如在进行圆弧滑动计算时,要先固定滑出点,再按土层逐层进行分析,寻找每一土层的极值,其中最小者,即为这一滑出点的最小极值,然后交换滑出点,直到寻找到各可能滑出点的所有极值,其中最小的,即为该土石坝圆弧滑动的抗滑最小稳定安全系数,可见对非均质坝,采用确定整体极值的随机搜索方法,即把随机搜索方法和确定性方法结合起来。

第9题:

土石坝进行沉降计算时,每一分层土的计算压缩曲线可取平均压缩曲线,平均压缩曲线上的孔隙比值应为()。

  • A、某级压力下各土样孔隙比的平均值
  • B、某级压力下各土样孔隙比的设计值
  • C、某级压力下各土样孔隙比的标准值
  • D、某级压力下各土样孔隙比的特征值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在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区,设计高度40m的2级面板堆石坝。()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可以不计。

  • A、水平向地震作用的动土压力
  • B、上游坝坡遭遇的地震浪压力
  • C、顺河流方向的水平向地震作用
  • D、水平向地震作用的动水压力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