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63岁,5年前出现中上腹不适,伴不规律隐痛,冬季发作频繁。近10天上腹痛加重,3天前出现食后呕吐,为隔夜宿食,吐后腹痛可缓解。查体:上腹饱满,剑突下压痛,肝脾未及。

题目
男性,63岁,5年前出现中上腹不适,伴不规律隐痛,冬季发作频繁。近10天上腹痛加重,3天前出现食后呕吐,为隔夜宿食,吐后腹痛可缓解。查体:上腹饱满,剑突下压痛,肝脾未及。
以下哪项检查有助于确诊()
A.胃镜
B.腹部CT
C.剖腹探查
D.核素胃排空
E.上消化道造影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
患者老年男性,长期上腹不适和疼痛病史,近几日症状加重、出现呕吐,为宿食,应考虑消化道梗阻,如幽门或上胃肠道。此时上消化道造影应为禁忌,因大量钡剂不能通过梗阻部位,加重症状,甚至使不全梗阻成为完全梗阻;胃镜检查是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可作定位诊断,必要时还可经内镜作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男性,42岁,反复上腹痛10年,多为夜间痛,饥饿痛,进食后缓解,近2个月来加重,病痛节律性消失,近1月来呕吐隔夜宿食,查体:上腹压痛,振水音阳性,为明确诊断,宜采取的检查为

A.腹部B超

B.首先即刻急诊内镜检查

C.上消化道钡双重造影

D.腹部CT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第2题:

(134~135题共用题干)

男性,63岁,5年前出现中上腹不适,伴不规律隐痛,冬季发作频繁.近10天上腹痛加重,3天前出现食后呕吐,为隔夜宿食,吐后腹痛可缓解.查体:上腹饱满,剑突下压痛,肝脾未及.

134.以下哪项检查不适合该患者

A.胃镜

B.心电图

C.腹部B超

D.腹部CT

E.上消化道造影


正确答案:E

第3题:

患者,男性,52岁。近2年常有上腹部疼痛,尤以晚间加重,进食可缓解。近期腹痛加重,反复呕吐隔夜宿食,呕吐后腹痛减轻,应防止患者发生( )

A、代谢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

E、混合性酸中毒


参考答案:A

第4题:

A.在剑突下或偏左侧
B.多在中上腹正中或偏右侧
C.上腹痛顽固,放射至右上腹及背部
D.上腹痛剧烈,无规律性
E.忽然中上腹剧痛,后出现全腹痛

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特点为

答案:B
解析:
考点:1.病因:Hp、黏膜防御力量减弱、非甾体消炎药、胃酸与胃蛋白酶分泌过多、精神神经及内分泌因素、遗传免疫等。2.病理:胃溃疡好发于胃小弯和幽门部,以后壁多见;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球部。3.症状:上腹痛(长期性、周期性、节律性、疼痛部位、疼痛程度和性质、疼痛影响因素)、其他胃肠道症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4.并发症: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5.治疗①一般治疗:劳逸结合、禁烟限酒、慎用药物。②药物治疗:抗黏膜侵蚀的药物、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抗毒蕈碱药、H2受体阻滞剂、丙谷胺、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黏膜药(硫糖铝、三钾二构橼络合铋、色甘酸钠生胃酮、前列腺素、胃动力药)。③外科手术。

第5题:

男性,63岁,5年前出现中上腹不适,有不规律隐痛,冬季发作频繁。近10天上腹痛加重,3天前出现食后呕吐,为隔夜宿食,吐后腹痛可缓解。查体:上腹饱满,剑突下压痛,肝脾未及。

该患者不宜做的检查是
A.上消化道造影
B.胃镜
C.腹部B超
D.腹部CT
E.胃电图

答案:A
解析:
患者长期上腹不适和疼痛史,近几日症状加重,出现呕吐,为宿食,首先应考虑幽门或上胃肠道梗阻,对于怀疑梗阻,特别是完全性梗阻者,上消化道造影应视为禁忌,因大量钡剂不能通过梗阻部位,加重症状,有时钡剂可使不全梗阻成为完全梗阻,如梗阻在小肠时甚至可导致穿孔;胃镜检查是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可作定位诊断,必要时还可经内镜作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

第6题:

溃疡性结肠炎的腹痛症状临床上表现为

A.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阵痛,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

B.腹痛多为右下腹隐痛或钝痛,进食可诱发腹痛伴便意,排便后缓解

C.腹痛部位不定,以右上腹或中腹多见,夜间出现阵发性疼痛

D.腹痛多位于中上腹,进食后疼痛加剧

E.腹痛多位于脐周、下腹,为持续性隐痛或钝痛


参考答案:A

第7题:

男性,63岁,5年前出现中上腹不适,有不规律隐痛,冬季发作频繁。近10天上腹痛加重,3天前出现食后呕吐,为隔夜宿食,吐后腹痛可缓解。查体:上腹饱满,剑突下压痛,肝脾未及。

确诊有赖于
A.核素胃排空
B.上消化道造影
C.胃镜
D.剖腹探查
E.腹部CT

答案:C
解析:
患者长期上腹不适和疼痛史,近几日症状加重,出现呕吐,为宿食,首先应考虑幽门或上胃肠道梗阻,对于怀疑梗阻,特别是完全性梗阻者,上消化道造影应视为禁忌,因大量钡剂不能通过梗阻部位,加重症状,有时钡剂可使不全梗阻成为完全梗阻,如梗阻在小肠时甚至可导致穿孔;胃镜检查是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可作定位诊断,必要时还可经内镜作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

第8题:

病例摘要:男性,37岁,间断上腹痛2年,突发剑突下撕裂样痛,伴全腹痛8小时。近2年来,常于夜间及饥饿时剑突下疼痛,每于进食后缓解,未诊治。1周来上述症状加重。8小时前晨起漱口时突发剑突下撕裂样疼痛,剧烈难忍,伴恶心、出大汗,卧床休息后稍缓解。2小时前又感右侧腹痛,继而全腹痛,不敢翻身,不敢大喘气,来院急诊。查体:P90次/分,BP112/86mmHg,急性病容,右侧卧位,屈髋屈膝,平卧后见腹式呼吸受限,板状腹,有明显压痛和反跳痛,叩诊肝浊音区变窄,移动性浊音可疑,听诊未闻及肠鸣音。肛查:直肠膀胱窝饱满。


参考答案:分析步骤:1.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初步诊断:消化性溃疡穿孔(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诊断依据:(1)规律性上腹痛及近期加重病史,提示消化性溃疡病。(2)突发剧烈上腹痛后全腹痛,发作时间和发病经过,提示穿孔。(3)腹膜炎体征,伴直肠膀胱窝饱满,提示盆腔积液是因为穿孔后腹腔积液流至盆腔所致。2.鉴别诊断(1)急性胆囊炎:严重时胆囊水肿、坏死,亦可有右上腹痛及局部肌紧张,需鉴别。(2)急性胰腺炎:一般腹痛部位在上腹偏左,不如穿孔时剧烈,但重症胰腺炎时,可有坏死和渗出,而有全腹膜炎和休克的表现,应鉴别。(3)急性阑尾炎:可有转移性腹痛,本例患者有类似表现,腹痛由剑突下转移至右侧腹,可能为溃疡穿孔消化液沿升结肠外侧沟流下造成,使直肠膀胱窝饱满。3.进一步检查(1)立位腹部平片:注意膈下有无游离气体。(2)腹穿:观测抽出液体性状,镜检和淀粉酶测定协助诊断,除外胰腺炎。(3)B超:协助与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相鉴别。4.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胃肠减压、输液、抗感染治疗,监测病情变化。本例患者为空腹穿孔,若缓解,治愈出院后,内科正规治疗溃疡病。(2)手术:若不缓解,可开腹探查,行穿孔缝合修补术,并清洗腹腔及盆底,必要时应行腹腔引流术。

第9题:

男性,63岁,5年前出现中上腹不适,有不规律隐痛,冬季发作频繁。近10天上腹痛加重,3天前出现食后呕吐,为隔夜宿食,吐后腹痛可缓解。査体:上腹饱满,剑突下压痛,肝脾未及。
该患者不宜做的检査是
A.上消化道造影
B.胃镜
G.腹部B超
D.腹部CT
E.胃电图


答案:A
解析:
( A )患者长期上腹不适和疼痛史,近几日症状加重,出现呕吐,为宿食,首先应考虑幽门或上胃肠道梗阻,对于怀疑梗阻,特别是完全性梗阻者,上消化道造影应视为禁忌,因大量钡剂不能通过梗阻部位,加重症状,有时钡剂可使不全梗阻成为完全梗阻,如梗阻在小肠时甚至可导致穿孔;胃镜检查是安全可靠的检査方法,可作定位诊断,必要时还可经内镜作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

第10题:

A.在剑突下或偏左侧
B.多在中上腹正中或偏右侧
C.上腹痛顽固,放射至右上腹及背部
D.上腹痛剧烈,无规律性
E.忽然中上腹剧痛,后出现全腹痛

胃溃疡疼痛特点为

答案:A
解析:
考点:1.病因:Hp、黏膜防御力量减弱、非甾体消炎药、胃酸与胃蛋白酶分泌过多、精神神经及内分泌因素、遗传免疫等。2.病理:胃溃疡好发于胃小弯和幽门部,以后壁多见;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球部。3.症状:上腹痛(长期性、周期性、节律性、疼痛部位、疼痛程度和性质、疼痛影响因素)、其他胃肠道症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4.并发症: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5.治疗①一般治疗:劳逸结合、禁烟限酒、慎用药物。②药物治疗:抗黏膜侵蚀的药物、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抗毒蕈碱药、H2受体阻滞剂、丙谷胺、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黏膜药(硫糖铝、三钾二构橼络合铋、色甘酸钠生胃酮、前列腺素、胃动力药)。③外科手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