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10岁,因2天来发热,1天来头痛,神志不清而入院,高热头痛,抽搐3次后神志不清。查:T40℃,BP140/80mmHg。神志不清,全身散在淤点,颈抵抗、克氏征及巴氏征均阳性。脑脊液检查颅压240mmHO,外观混浊,WBC1200×10/L,蛋白质1.5g/L,糖1.5mmol/L,氯化物100mmol/L。

题目
男孩,10岁,因2天来发热,1天来头痛,神志不清而入院,高热头痛,抽搐3次后神志不清。查:T40℃,BP140/80mmHg。神志不清,全身散在淤点,颈抵抗、克氏征及巴氏征均阳性。脑脊液检查颅压240mmHO,外观混浊,WBC1200×10/L,蛋白质1.5g/L,糖1.5mmol/L,氯化物100mmol/L。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脑
B.流脑暴发型
C.乙脑
D.中毒型菌痢
E.钩体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男性,20岁,2天来发热、全身不适,l天来神志不清,伴抽搐,来诊,T40℃,BP70/50mmHg(9.3/6.7kPa),皮肤散在淤点、淤斑,颈强,克氏征(+),巴氏征(+)。诊断应首先考虑

A.败血症

B.流脑(普通型)

C.流脑(休克型)

D.流脑(脑膜脑炎型)

E.流脑(混合型)


正确答案:E

第2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149~150 题:

男孩,10岁,因2天来发热,1天来头痛,神志不清而入院,高热头痛,抽搐3次后神志不清。查:T40℃,BP140/80mmHg。神志不清,全身散在瘀点,颈抵抗、克氏征及巴氏征均阳性。脑脊液检查颅压240mmHg,外观混浊,WBC1200×106/L,蛋白质1.5g/L,糖1.5mmol/L,氯化物l00mmol/L

第 149 题 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B

第3题:

(143~144题共用题干)

男孩,10岁,因2天来发热,1天来头痛,神志不清而入院,高热头痛,抽搐3次后神志不清。查:T 400C,BP 140/80mmHg。神志不清,全身散在瘀点,颈抵抗、克氏征及巴氏征均阳性。脑脊液检查颅压240mmHg,外观混浊,WBC 1200×106/L,蛋白质1.5g/L,糖1.Smmol/L,氯化物100mmol/L

143.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脑

B.爆发性流脑

C.乙脑

D.菌痢

E.钩体病


正确答案:B

第4题:

男孩,10岁,因2天来发热,1天来头痛,神志不清而入院,高热头痛,抽搐3次后神志不清。查:T40℃,BP140/80mmHg。神志不清,全身散在淤点,颈抵抗、克氏征及巴氏征均阳性。脑脊液检查颅压240mmHO,外观混浊,WBC1200×10/L,蛋白质1.5g/L,糖1.5mmol/L,氯化物100mmol/L。

为尽快明确诊断应首先检测
A.脑积液涂片
B.脑积液培养
C.大便常规
D.大便培养
E.乙脑IgM抗体检测

答案:A
解析:

第5题:

男孩,10岁,因2天来发热,1天来头痛、神志不清于7月25日入院。高热,头痛,抽搐3次后神志不清。查:T40℃,BP140/80mmHg。神志不清,全身散在淤点,颈抵抗阳性,克氏征及巴氏征均阳性。脑脊液检查颅压240mmHO,外观混浊,WBC1200×10/L,蛋白质1.5g/L,糖1.5mmol/L,氯化物100mmol/L。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钩端螺旋体病
B.中毒型菌痢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流脑暴发型

答案:C
解析:

第6题:

男孩,10岁,因近2天来发热,1天来头痛、神志不清于7月25日入院。高热、头痛,抽搐3次后神志不清。查体:T40℃、BP140/80mmHg。神志不清,全身散在淤点,颈抵抗阳性,克氏征及巴氏征均阳性。脑脊液检查颅压240mmH20,外观混浊,WBC 1200×106/L,蛋白质1.5g/L,糖 1.5mmol/L,氯化物100mmol/L。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型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中毒型菌痢

E.钩端螺旋体病


正确答案:A

第7题:

女,19岁。因发热伴头痛、烦躁2天,于1月28日入院。查体:TBP130/80mmHg,精神差,神志清楚,全身散在瘀点、瘀斑,颈抵抗阳性,Kernig征及Babinski征均阳性。实验室检査:腰穿脑脊液压力240mmH20,外观混浊,WBC1200 x 106/L,蛋白质1.5g/L,糖2. 5mmol/L,氯化物100mmol/L。本病蛛网膜切片的病例改变不包括
A.血管扩张充血
B.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
C.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核单核细胞
D.明显水肿
E.可见纤维素


答案:C
解析:
该患者怀疑为化脓性脑膜炎,70%的化脑病例皮肤粘膜出现暗或紫红色大小不等、分布不匀的瘀点、瘀斑。1~2日后进入脑膜炎期,出现颅内高压,表现为头痛加剧,呕吐频繁(呈喷射状)及脑膜刺激征(即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克、布氏征阳性),血压升高,常有怕光、狂燥甚至呼吸衰竭等。根据急性起病的发热、头痛、呕吐,查体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明显升高,即应考虑本病。确诊须有病原学证据,包括脑脊液细菌涂片检出病原菌、血细菌培养阳性等。淋巴细胞显著增多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第8题:

某女,19岁。因发热伴头痛、烦躁2天,于1月28日入院。查体:BP 130/80 mmHg,精神差,神志清楚,全身散在密点、瘀斑,颈抵抗阳性,克氏征及Babinski征均阳 性。实验室检查:腰穿脑脊液压力240mmH2O,外观混浊,WBC 1200×106/L,蛋白质1.5g/L,糖2.5mmol/L,氯化物100mmol/L。本病蛛网膜切片的病理改变不包括 ( )

A.血管扩张充血

B.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

C.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D.明显水肿

E.可见纤维素


正确答案:C
该患者怀疑为化脓性膻膜炎,70%的化脑病例皮肤黏膜出现暗或紫红色大小不等、分布不匀的瘀点、瘀斑。1~2日后进入脑膜炎期,出现颅内高压,表现为头痛加剧,呕吐频繁(呈喷射状)及脑膜刺激征(即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克、布氏征阳性),血压升高,常也怕光、狂燥甚至呼吸衰竭等。根据急性起病的发热,头痛,呕吐,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明显升高,即应考虑本病。确诊须有病原学证据,包括脑脊液涂片检出病原菌、血培养阳性等。

第9题:

女性,20岁,因2天来发热、头痛、呕吐来诊。T39.5℃,BP120/80mmHg。神清,皮肤散在多数出血点。颈抵抗阳性,克氏征(+)。腰穿颅压200mmHg,脑脊液外观混浊,WBC1000×10/L,多核95%,蛋白质1.1g/L,糖1.5mmol/L,氯化物90mmol/L。本病人与其他脑膜炎最重要的鉴别点是

A.神志障碍程度
B.颅压高低
C.发热的高低
D.皮肤淤点
E.起病的急缓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患者,男性,10岁,因发热6小时伴头痛、呕吐,神志不清2小时,于3月25日入院。查体:T40℃。BP140/80mmHg,神志不清,全身散在瘀点,颈抵抗,克氏征及巴氏征均阳性,脑脊液检查呈化脓性改变。该病的传染源是()

  • A、患者
  • B、隐性感染者
  • C、病原携带者
  • D、带菌者及患者
  • E、受感染的动物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