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有关摄影体位命名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A、依被照体的摄影部位
B、依被照体摄影时的姿势
C、依X线入射被照体时的方向
D、依被照体与摄影床的位置关系
E、依被照体与胶片所处的位置关系
第2题:
关于小腿前后位摄影的说法,错误的是
A.观察胫腓骨及邻近软组织
B.小腿后部近暗盒或IP板、平板探测器
C.足外旋10°~15°
D.中心线经小腿中部射入
E.小腿长轴平行于胶片或IP板、平板探测器长轴
第3题:
摄影体位右前斜位命名的原则是
A.根据中心线入射位置
B.根据中心线投射方向
C.根据被照体体位位置
D.根据被照体功能状态
E.根据被照体与胶片位置关系
第4题:
肢体各层面放大率不同,计算放大率的依据是
A.远端面皮肤面至胶片或IP板、平板探测器的距离
B.近端面皮肤面至胶片或IP板、平板探测器的距离
C.肢体厚度1/2处至胶片或IP板、平板探测器的距离
D.体表可触标志点至胶片或IP板、平板探测器的距离
E.欲放大病灶中心至胶片或IP板、平板探测器的距离
第5题:
摄影体位的命名原则不包括
A.根据中心线与被照体入射关系命名
B.根据中心线与病灶的入射关系命名
C.根据被照体与胶片的位置关系命名
D.根据被照体与摄影床位置关系命名
E.根据发明人名字命名
第6题:
被照体矢状面与胶片平行的摄影体位有
A.下颌骨侧位
B.鼻窦瓦氏位
C.乳突轴位
D.腕关节正位
E.心脏左侧位
第7题:
头颅侧位摄影,与胶片平行的平面是
A.头颅冠状面
B.头颅矢状面
C.头颅水平面
D.躯干冠状面
E.躯干矢状面
第8题:
关于变形控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摄影过程中几何条件的控制
B、被照体平行于胶片时变形最小
C、被照体接近中心线并尽量远离探测器时可减少位置变形
D、一般中心线应通过被检部位并垂直于胶片
E、变形取决于焦点、被照体和探测器三者间的位置关系
第9题:
关于头颅侧位摄影体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矢状面与胶片平行
B.冠状面与胶片平行
C.矢状面与胶片呈45°
D.冠状面与胶片呈45°
E.横断面与胶片呈45°
第10题:
被照体矢状面与胶片或IP板、平板探测器平行的摄影体位是
A.胸部正位
B.鼻窦瓦氏位
C.乳突轴位
D.腕关节正位
E.心脏左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