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某经济只有a、6两个市场。a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函数为Qda=13 -2Pa +Pb和Qsa:-4+2Pa,6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函数为Qdb= 20+ Pa -Pb和Qsb=一5+4Pb。 (1)试求:当Pb =1时,a市场的局部均衡。 (2)试求:当Pa=1时,b市场的局部均衡。 (3)(Pa=1,Pb=1)是否代表一般均衡? (4)(Pa =5,Pb=3)是不是一般均衡价格? (5) 一般均衡

题目
设某经济只有a、6两个市场。a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函数为Qda=13 -2Pa +Pb和Qsa:-4+2Pa,6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函数为Qdb= 20+ Pa -Pb和Qsb=一5+4Pb。 (1)试求:当Pb =1时,a市场的局部均衡。 (2)试求:当Pa=1时,b市场的局部均衡。 (3)(Pa=1,Pb=1)是否代表一般均衡? (4)(Pa =5,Pb=3)是不是一般均衡价格? (5) 一般均衡价格和一般均衡产量为多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成本函数LTC = Q3-6Q2 + 30Q + 40,市场需求函数Qd=204-10P,P=66,试求:

(1)长期均衡的市场产量和利润

(2)这个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企业数量


参考答案:因为LTC = Q3 -6Q2  + 30Q + 40
 所以MC=3Q2 -12Q+30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 得Q=6 
利润=TR-TC=176

第2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C函数,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对应栏内。

【说明】

已知集合A和B的元素分别用不含头结点的单链表存储,函数Difference()用于求解集合A与B的差集,并将结果保存在集合A的单链表中。例如,若集合A={5,10, 20,15,25,30},集合B={5,15,35,25},如图(a)所示,运算完成后的结果如图(b)所示。

链表结点的结构类型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Node{

ElemType elem;

struct Node *next;

}NodeType;

【C函数】

void Difference(NodeType **LA,NodeType *LB)

{

NodeType *pa, *pb, *pre, *q;

pre=NULL;

(1);

while (pa) {

pb=LB;

while((2))

pb=pb->next;

if((3)) {

if(!pre)

*LA=(4);

else

(5)=pa->next;

q = pa;

pa=pa->next;

free(q);

}

else {

(6);

pa=pa->next;

}

}

}


正确答案:(1)pa=*LA (2)pb && pb->elem!=pa->elem或其等价表示 (3)pb或pb!=NULL (4)pa->next或(*pa).next或其等价表示 (5)pre->next或(*pre).next (6)pre=pa
(1)pa=*LA (2)pb && pb->elem!=pa->elem,或其等价表示 (3)pb或pb!=NULL (4)pa->next,或(*pa).next,或其等价表示 (5)pre->next,或(*pre).next (6)pre=pa 解析:本题考查链表结构上的基本运算。
集合A与B的差是指在集合A中而不在集合B中的元素。本题用链表表示集合并将运算结果用表示集合A的链表存储,因此涉及到链表上的查找、删除基本运算。
基本思路为:对于集合A中的每个元素,在集合B中进行查找,若找到,则应将该元素从集合A中去掉;否则保留,用两层循环实现,外层循环用于遍历集合A,内层循环遍历集合B。
代码中的指针pa用于指向集合A的元素;pb指向集合B的元素;临时指针q指向需要被删除的元素;pre用于实现删除时结点的链接,与pa保持所指结点的前后继关系。
显然,pa需要一个初始值,即指向集合A的第一个元素结点。由于参数LA是指向集合A第一个结点的指针的指针,因此空(1)处应填入pa=*LA。
在内层循环中遍历集合B时,初始时令pb指向B的第一个元素(pb=LB),此后应在链表中查找与A中当前元素相同者,因此空(2)处应填入pb && pb->elem != pa->elem。
此后,应判断在B中是否找到指定元素。显然,若找到(即pb->elem=pa->elem),则指针pb不为空,否则,pb为空。因此,空(3)处填入pb或pb!=NULL,空(6)处则填入pre=pa。
由于链表不带头结点,因此,当需要删除集合A的第一个元素时,表示该集合的链表头指针会被修改。pre初始值为NULL,可标志删除的是否为A的第一个元素。因此查找成功时,pre为空(!pre成立)表示需要删除A的第一个元素(pa指针所指),使得 A的头指针指向第二个元素,即应将*LA更新为pa->next,空(4)处填入pa->next。如果删除的不是第一个元素,则由于pa指向被删除的元素,而且pre与pa所指元素保持前后继关系,因此空(5)处应填入pre->next。

第3题:

某产品X的市场需求函数D?供给函数S分别为:

D=10-2Px+0.5I+4Py

S=10+2t+3.5Px

Px为X产品的价格,Py为相关产品Y的价格,I为消费者收入,t代表生产技术水平?

(1)求当I=22,Py=5.5,t=2.75时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在(1)的情形下,如果Py下降至2.75,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将如何变化?

(3)在(1)的情形下,如果t上升至5.5,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将如何变化?


正确答案:(1)当I=22Py=5.5t=2.75时需求函数?供给函数分别为: D=10-2Px+0.5I+4Py=10-2Px+0.5×22+4×5.5=43-2Px S=10+2t+3.5Px=10+2×2.75+3.5Px=15.5+3.5Px 市场均衡时D=S即:43-2Px=15.5+3.5Px 解得:Px=5 此时均衡数量D=S=43-2×5=33 (2)I=22Py=2.75t=2.75时需求函数?供给函数分别为: D=10-2Px+0.5I+4Py=10-2Px+0.5×22+4×2.75=32-2Px S=10+2t+3.5Px=10+2×2.75+3.5Px=15.5+3.5Px 市场均衡时D=S即:32-2Px=15.5+3.5Px 解得:Px=3 此时均衡数量D=S=32-2×3=26 (3)I=22Py=5.5t=5.5时需求函数?供给函数分别为: D=10-2Px+0.5I+4Py=10-2Px+0.5×22+4×5.5=43-2Px S=10+2t+3.5Px=10+2×5.5+3.5Px=21+3.5Px 市场均衡时D=S即:43-2Px=21+3.5Px 解得:Px=4 此时均衡数量D=S=43-2×4=35
(1)当I=22,Py=5.5,t=2.75时,需求函数?供给函数分别为: D=10-2Px+0.5I+4Py=10-2Px+0.5×22+4×5.5=43-2Px S=10+2t+3.5Px=10+2×2.75+3.5Px=15.5+3.5Px 市场均衡时,D=S,即:43-2Px=15.5+3.5Px 解得:Px=5 此时,均衡数量D=S=43-2×5=33 (2)I=22,Py=2.75,t=2.75时,需求函数?供给函数分别为: D=10-2Px+0.5I+4Py=10-2Px+0.5×22+4×2.75=32-2Px S=10+2t+3.5Px=10+2×2.75+3.5Px=15.5+3.5Px 市场均衡时,D=S,即:32-2Px=15.5+3.5Px 解得:Px=3 此时,均衡数量D=S=32-2×3=26 (3)I=22,Py=5.5,t=5.5时,需求函数?供给函数分别为: D=10-2Px+0.5I+4Py=10-2Px+0.5×22+4×5.5=43-2Px S=10+2t+3.5Px=10+2×5.5+3.5Px=21+3.5Px 市场均衡时,D=S,即:43-2Px=21+3.5Px 解得:Px=4 此时,均衡数量D=S=43-2×4=35

第4题:

根据PA与PB设置原则,如果需要PA功率=PB功率,则Pb应设置为()

A.1

B.2

C.0

D.3


参考答案:C

第5题:

下面代码有何错误

void func1()

{

int *pa = NULL;

func2(pa);

delete pa;

}

void func2(int *pb)

{

pb = new int(5);

}


正确答案:

 

第6题:

假定某商品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d=12-P,供给函数为Qs=-2+P,则()。

A.均衡数量为5

B.均衡价格为6

C.均衡价格为7

D.均衡数量为4


答案:A、C

解析:需求函数为Qd=12-P,供给函数为Qs=-2+P

供求均衡时:12-P=-2+P,求得:Q=5,P=7

第7题:

设有C语言变量说明“static int a[][2]={{1,2),(3,4}};int *pa,(*pb)[2];”,则执行语句“pa=pb=&

设有C语言变量说明“static int a[][2]={{1,2),(3,4}};int *pa,(*pb)[2];”,则执行语句“pa=pb=&a[0][0];”后,(*(pa+1))的值为(31)。

A.2

B.3

C.&a[0][1]

D.&a[1][0]


正确答案:A
解析:对于语句“pa=pb=&a[0][0];”赋值后pb已经变为列指针,则pa也是列指针。在进行TC编译时,会出现“Warning:Suspiciouspointerconversioninfunctionmain”的提示信息,表明pb由行指针变为列指针。

第8题:

总供给函数为AS=2300+400P,总需求函数为AD=2000+4500/P。 试求: (1)均衡收入与均衡价格;

(2)总需求上升10%的均衡收入与均衡价格。


参考答案:已知:AS=2300+400P,AD=2000+4500/P   
求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价格的公式为:AD=AS    
2300+400P=2000+4500/P    4P+3P-45=0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计算公式         
P=3    Y=2300+400×3=3500   Y=2000+4500/3=3500    
又已知:总需求上升10%     
 则:AD=2200+4950/P     
2300+400P=2200+4950/P     
2300P+400P2=2200P+4950     
400P2+100P–4950=0      
8P2+2P–99=0          
Y=2300+400×3.4=3660 
Y=2000+4500/3.4=3324  

第9题:

如图所示,点P为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PA=1,PB=2,PC=3试求∠ABP的度数?

第10题:

假定某完全竞争行业有100个相同的厂商,单个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Q2+6Q +20。 (l)求市场的短期供给函数。 (2)假定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d=420 - 30P,求该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3)假定政府对每一单位商品征收1.6元的销售税,那么,该市场的短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多少?消费者和厂商各自负担多少税收?


答案:
解析:
(1)单个厂商的边际成本MC =2Q +6。 由短期均衡条件可知P= MC,即P=2Q +6, 即Q =0.5P-3。 故市场的短期供给函数为Qs=100Q= 50P - 300。 (2)联立供给函数与需求函数,可得P=9,Q=150。 (3)征税后,联立函数:

解得Pd=10,Q=120。 故市场短期均衡价格为10,均衡产量为120。 消费者承担1元税收,厂商承受0.6元税收。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