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教育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它们之间什么关系。

题目
简述教育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它们之间什么关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甄选中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正确的描述是()。

A.信度和效度之间没有关系

B.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不好确定

C.信度高,则效度一定也较高

D.效度高,则信度一定也较高


参考答案:D

第2题:

下列关于信度和效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工具的信度和效度是“有或“无的问题

B)信度低的工具效度肯定不高.研究工具的

C)信度和效度是程度上“高”或“低”的关系

(D)只要研究工具存在,就势必有它的信度和效度信度高的测量,效度不一定高


参考答案:D

第3题:

信度与效度之间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A、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

B、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

C、信度高,效度未必高

D、效度高,信度也必然高

E、效度低,信度未必低


参考答案:E

第4题:

什么是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怎样检验它们?
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再测法
再测法指用同一种测量工具和方法,对同一调查对象,前后两次施测。采用再测法时应注意三个问题:第一,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要适当;第二,再测法适用于测验项目多的速度测验,而不适用于项目少的难度测验;第三,应设法调动被调查者再测的积极性。再测法简便易行,因此是一种最普遍,最常用的信度检验方法。
(2)复本法
复本法是指对同一组被调查者同时或连续使用量表的正本和复本进行测量,复本的项目陈述与正本不同,但测量的是同一内容,即在概念、题量、形式和难度方面都一致。在采用复本法时,一定要注意:一是正本和复本必须同质、同量。二是两次测量的时间选择要适当,若同时进行,要注意被调查者可能因测量太相似而疲倦的问题;若连续进行,则要注意避免间隔时间太长。复本法的检验结果比再测法的准确度高,也得到广泛应用,但它本身也有一定的局限:它只能减少而不能完全排除练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对于许多测量来说,建立复本有一定难度。
(3)分半法
分半法是按正常的程度实施测量,然后将全部项目分成相等的两半,分别统计。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测量分成两半。一个测量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分半,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分为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不可取的。通常采用奇偶分半法,即按奇偶数将项目一分为二,分别计算。但遇到有关联的项目或解决同一问题的项目时,应将其归在同一半,否则会高估信度的值。另外要注意当量表中存在任选题时,不宜采用分半法。
检验效度的方法有:
(1)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也称表面效度或逻辑效度,是指测量目标与测量内容之间的适合性与相符性。一个测量要具备较好的内容效度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确定好内容范围,并使测量的全部项目均在此范围内。二是测量项目应是已界定的内容范围的代表性样本。换句话说,就是选出的项目能包含所测的内容范围的主要方面,并且使各部分项目所占比例适当。
(2)效标效度
效标效度又称准则效度、实证效度、统计效度、预测效度或标准关联效度,是指用不同的几种测量方式或不同的指标对同一变量进行测量,并将其中的一种方式作为准则(效标),用其他的方式或指标与这个准则作比较,如果其他方式或指标也有效,那么这个测量即具备效标效度。
(3)构想效度
构想效度也称结构效度、建构效度或理论效度,是指测量工具反映概念和命题的内部结构的程度。它一般是通过测量结果与理论假设相比较来检验的。如果用某一测量工具对某一命题(概念)测量的结果与该命题变量之间在理论上的关系相一致,那么这一测量就具有构想效度。确定构想效度的基本步骤是,首先从某一理论出发,提出关于特质的假设,然后设计和编制测量并进行施测,最后对测量的结果采用相关分析或因素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验证与理论假设的相符程度

第5题:

简述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答案:
解析:
(1)不可信的测量--定是无效的。即信度不高,效度也不高。(2)可信的测量,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即信度高,不--定效度也高。(3)无效的测量,可以是可信的也可能是不可信的。(4)有效的测量,一定是可信的。即效度高,信度也高。

第6题:

下列关于信度和效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A.有信度的测量可能是由效度的测量,也可能是无效度的

B.无信度的测量一定也是无效度的

C.有信度的测量一定是由效度的测量

D.有效度的测量一定是有信度的测量


正确答案:ABD

第7题:

评价问卷测量结果与标准测量的接近程度为A.复测信度B.复本信度C.准则效度S

评价问卷测量结果与标准测量的接近程度为

A.复测信度

B.复本信度

C.准则效度

D.内容效度

E.折半信度


正确答案:C

第8题:

下列对考试信度、效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信度和效度相互独立

B、信度测量结果的稳定程度

C、好的效度是保证信度的前提

D、当信、效度不能兼顾时,应首先保证效度

E、效度指一次考核能准确测量到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


参考答案:BE

第9题:

关于教育测量中信度和效度的关系,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信度是效度的充分条件
B.效度高的测验,信度一定高
C.信度高的测验,效度一定高
D.效度低的测验,信度一定低

答案:B
解析:
信度:——可靠性、稳定性;效度:——有效性、准确性;难度-难易程度,以及p值与难度值之间的关系为反比,P=(已通过的人数÷总人数)×100%};区分度——把不同水平的人区分,难度适中区分度最佳;效度是信度的充分条件:效度高的测验,信度一定高。信度高,但效度不一定高!

第10题:

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是什么关系?
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是说,一个测量要有效度就必须有信度,信度是效度的必要前提条件,不可信就不可能正确。信度不是效度的充分条件是说,有了信度,却不一定有效度。可信的测量未必有效,而有效的测量必定可信,效度是信度的目标和归宿。任何科学的测量,都是效度和信度的辨证统一。
具体地说,社会测量中信度和效度关系的表现形式有三种:第一种,可信且有效;第二种,可信但无效;第三种,不可信且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