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客观依据与重要意义.

题目
试述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客观依据与重要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制度是( )。

A.人权保障制度

B.劳动保障制度

C.社会保障制度

D.文化保障制度


正确答案:C
解析:宪法修正案第23条规定,宪法第 33条增加一款,作为第3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2题:

试述我国工资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1.保障劳动者工资水平的立法。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不致下降,并在现在基础上不断提高,我国的劳动立法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规定:(1)保障劳动者实际工资不因为物价因素的影响而下降。(2)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使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能满足劳动者及其家人的最低基本生活需要。2.保障工资按规定支付的立法。劳动者的工资,是满足劳动者及其家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生活费用,因此,用人单位必须按规定及时支付给劳动者。3.严禁非法扣除职工工资的立法。劳动者的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非法扣除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抽出申诉。

第3题:

我国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内容广泛,它包括()。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正确答案:ABCD

第4题:

我国目前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什么?试述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


答案:
解析:
(1)我国城镇居民实施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而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3分,分别对两种保健制度进行描述和分析2分)(2)我国应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为基础,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商业医疗保险及社会医疗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3分)(3)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只能满足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保障程度低。超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以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有必要通过建立其它多层次的保障形式来予以补充,以满居民不同程度的卫生服务需求。另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也未覆盖全部的城乡居民,对于未覆盖的那部分城乡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也要通过建立相应的补充保障形式来满足。(4分)

第5题:

我国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内容很广泛,它包括(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正确答案:ABCD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第6题:

我国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其内容包括【】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正确答案:ABCD
[解析]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首次表述了新时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框架.因此,选项ABCD均正确.

第7题:

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案:(1)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社会的稳定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有一个最根本的因素就是社会成员能基本实现温饱。(2)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别,实现社会公平。社会保障的支出。属于再分配的范畴,通过这种再分配,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别。(3)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具备的条件。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各种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在劳动力流动过程中,会给劳动者带来风险,对此要依掌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企业中的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其生活和医疗需要通过社会保障来解决。(4)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对于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意义更为重要。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社会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种需要是以劳动人民得到基本生活保障和健康保障为起点的。

第8题:

我国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内容广泛,它包括(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正确答案:ABCD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

第9题:

试述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和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答案:
解析:
(1)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①强制性。它是国家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起来并强制实施的。
②社会性。它涉及的范围广,保障对象是法定的所有人员,包括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经济形式中的各种人员。
③互助性。它实行的是“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的互助原则。
④福利性。它的目的在于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完全是造福于公众的社会公益事业,绝不是为了盈利。
(2)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
①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
②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国有经济的需要。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④减轻国家和企业负担,缓解建设资金不足,调整消费结构的需要。
⑤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需要。
此外,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整个社会成员解除后顾之忧,这样可以大大缓解由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地区差别、个人收入差别造成的社会矛盾,弱化改革风险,减轻社会震荡。因此,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整个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的配套工程。

第10题:

(2009年真题)根据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制度是(  )。
A.人权保障制度
B.劳动保障制度
C.社会保障制度
D.文化保障制度


答案:C
解析:
解析: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宪法)第14条增加一款。作为第4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