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货运航空公司某季度货物运输差错统计数据见表3。在所有的差错类型中,装卸差错比重最大,其次为信息未处理差错。装卸差错和信息未处理差错占所有差错的比重超过了50%,且这两类差错主要集中在货物的出港环节。对于装卸差错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发生差错的原因主要是人员配备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环境条件混乱、工作流程不合理和各环节职责不清等。对信息未处理差错深入分析还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在发现问题时员工未及时录入或

题目
某货运航空公司某季度货物运输差错统计数据见表3。在所有的差错类型中,装卸差错比重最大,其次为信息未处理差错。装卸差错和信息未处理差错占所有差错的比重超过了50%,且这两类差错主要集中在货物的出港环节。对于装卸差错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发生差错的原因主要是人员配备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环境条件混乱、工作流程不合理和各环节职责不清等。对信息未处理差错深入分析还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在发现问题时员工未及时录入或未更改电脑信息、未及时处理补货信息、未及时处理拉货信息等。
该公司为了降低货运差错率,提高货运服务质量,决定进行质量改进。



本案中的装卸差错是(  )。
A.操作者可控差错
B.管理可控差错
C.无意差错
D.技术差错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解析:
管理可控差错是指管理人员未给工作人员准备好处于自我控制状态所需的条件和手段时工作人员所出的差错,以及管理人员自身出现的工作质量问题。对于装卸差错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发生差错的原因主要是人员配备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环境条件混乱、工作流程不合理和各环节职责不清等,因此,装卸差错是管理可控差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操作者可控差错大体上可分为( )。

A.有意差错
B.无意差错
C.技术差错
D.管理差错
E.工作流程和环节的失控信息

答案:A,B,C
解析:
操作者可控的差错是指上层管理人员已经为操作者处于自控状态提供了所有必不可少的条件,而操作者也掌握了以下手段时所出的差错:即知道对他们的要求是什么;知道如何实现这些要求;当出现偏离工作要求的时候,知道如何去纠正,即有调整工序的能力。操作者可控的差错大体上可分为三类:①无意差错;②技术差错;③有意差错。

第2题:


若将统计表中的货运差错数据做排列图,则图中的A类因素包括( )。
A.装卸差错
B.信息未处理差错
C.核对货物不准确
D.运单处理差错

答案:A,B,C
解析:
在排列图中的项目、因素可分为三类:①A类因素(主要因素):累计频率在0~80%之间的因素,是质量改善的重点项目、因素;②B类因素(次要因素):累计频率在80%~90%之间的因素;③C类因素(一般因素):累计频率在90%~100%之间的因素。因ABC三项占总差错的75%,故为A类因素。

第3题:

卷积技术主要用来()

A.纠连续差错

B.纠信令信息差错

C.纠所有类型差错

D.纠离散差错


参考答案:D

第4题:

某货运航空公司某季度货物运输差错统计数据见下表。在所有的差错类型中,装卸差错比重最大,其次为信息未处理差错。装卸差错和信息未处理差错占所有差错的比重超过了50%,且这两类差错主要集中在货物的出港环节。对于装卸差错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发生差错的原因主要是人员配备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环境条件混乱、工作流程不合理和各环节职责不清等。对信息未处理差错深入分析还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在发现问题时员工未及时录入或未更改电脑信息、未及时处理补货信息、未及时处理拉货信息等。

该公司为了降低货运差错率,提高货运服务质量,决定进行质量改进。
要从根本上减少货运装卸差错,该公司首先应该( )。

A.采取严格的奖惩措施
B.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
C.对员工进行装卸技能培训
D.定期地进行质量审核

答案:B
解析:
管理可控差错的比例要大于操作者可控差错,而防止管理可控差错的方法之一就是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

第5题:

某货运航空公司某季度货物运输差错统计数据见下表。在所有的差错类型中,装卸差错比重最大,其次为信息未处理差错。装卸差错和信息未处理差错占所有差错的比重超过了50%,且这两类差错主要集中在货物的出港环节。对于装卸差错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发生差错的原因主要是人员配备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环境条件混乱、工作流程不合理和各环节职责不清等。对信息未处理差错深入分析还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在发现问题时员工未及时录入或未更改电脑信息、未及时处理补货信息、未及时处理拉货信息等。

该公司为了降低货运差错率,提高货运服务质量,决定进行质量改进。
若将统计表中的货运差错数据做排列图,则图中的A因素包括( )。

A.装卸差错
B.信息未处理差错
C.核对货物不准确
D.其他

答案:A,B,C
解析:
序号1-6差错的累计频率为45/120=0.375,69/120=0.575,90/120=0.75,97/120=0.81,因此ABC。

第6题:


本案中的信息未处理差错是( )。
A.操作者可控差错
B.管理可控差错
C.有意差错
D.技术差错

答案:A
解析:
操作者可控的差错是指上层管理人员已经为操作者处于自控状态提供了所有必不可少的条件,而操作者也掌握了一些相关手段时所出的差错。对信息未处理差错深入分析还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在发现问题时员工未及时录入或未更改电脑信息等,由此可见,未处理信息是操作者可控差错。

第7题:

某货运航空公司某季度货物运输差错统计数据见表3。在所有的差错类型中,装卸差错比重最大,其次为信息未处理差错。装卸差错和信息未处理差错占所有差错的比重超过了50%,且这两类差错主要集中在货物的出港环节。对于装卸差错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发生差错的原因主要是人员配备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环境条件混乱、工作流程不合理和各环节职责不清等。对信息未处理差错深入分析还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在发现问题时员工未及时录入或未更改电脑信息、未及时处理补货信息、未及时处理拉货信息等。
该公司为了降低货运差错率,提高货运服务质量,决定进行质量改进。



本案中的信息未处理差错是(  )。
A.操作者可控差错
B.管理可控差错
C.有意差错
D.技术差错


答案:A
解析:
操作者可控的差错是指上层管理人员已经为操作者处于自控状态提供了所有必不可少的条件,而操作者也掌握了一些相关手段时所出的差错。对信息未处理差错深入分析还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在发现问题时员工未及时录入或未更改电脑信息等,由此可见,未处理信息是操作者可控差错。

第8题:


本案中的装卸差错是( )。
A.操作者可控差错
B.管理可控差错
C.无意差错
D.技术差错

答案:B
解析:
管理可控差错是指管理人员未给工作人员准备好处于自我控制状态所需的条件和手段时工作人员所出的差错,以及管理人员自身出现的工作质量问题。对于装卸差错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发生差错的原因主要是人员配备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环境条件混乱、工作流程不合理和各环节职责不清等,因此,装卸差错是管理可控差错。

第9题:

某货运航空公司某季度货物运输差错统计数据见表3。在所有的差错类型中,装卸差错比重最大,其次为信息未处理差错。装卸差错和信息未处理差错占所有差错的比重超过了50%,且这两类差错主要集中在货物的出港环节。对于装卸差错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发生差错的原因主要是人员配备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环境条件混乱、工作流程不合理和各环节职责不清等。对信息未处理差错深入分析还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在发现问题时员工未及时录入或未更改电脑信息、未及时处理补货信息、未及时处理拉货信息等。
该公司为了降低货运差错率,提高货运服务质量,决定进行质量改进。



若将统计表中的货运差错数据做排列图,则图中的A类因素包括(  )。
A.装卸差错
B.信息未处理差错
C.核对货物不准确
D.运单处理差错


答案:A,B,C
解析:
在排列图中的项目、因素可分为三类:①A类因素(主要因素):累计频率在0~80%之间的因素,是质量改善的重点项目、因素;②B类因素(次要因素):累计频率在80%~90%之间的因素;③C类因素(一般因素):累计频率在90%~100%之间的因素。因ABC三项占总差错的75%,故为A类因素。

第10题:

某岗位5名员工A、B、C、D、E在3个月内出现6种类型差错。将每名员工出现的不同类型的差错次数列于差错矩阵表中。

根据差错矩阵表中的差错数据表现特征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员工D所出的第4种类型的差错很可能属于( )。

A.有意差错
B.无意差错
C.技术差错
D.管理可控差错

答案:C
解析:
所犯错误集中在类型4,而且其余员工在类型4上很少出错,说明员工D是技术不过关。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