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2007年的资产负债表如表1所示。

题目
某公司2007年的资产负债表如表1所示。

另外,该公司2007年净利润为2420万元。
下列关于偿债能力指标的论述中,正确的有(  )。
A.流动比率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B.流动比率过高,说明企业可能存在存货超储积压和大量的应收账款
C.在任何情况下,投资人都希望资产负债率越高越好
D.速动比率较流动比率更能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D
解析:
A项,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流动比率作为衡量偿债能力的指标还存在一些不足。C项,债权人希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低一些,因为债权人的利益主要表现在权益的安全方面,如果资产负债率过高,债权人的权益可能得不到很好的保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按照要求完成后,用Access的保存功能直接存盘。

[要求]

1.用Access创建“成绩表”(内容如表3-10所示)。

2.利用Access的交叉查询功能生成“成绩表_交叉表”(内容如表3-11所示)。


正确答案:“成绩表”操作结果如图3-67所示“成绩表_交叉表”操作结果如图3-75所示。
“成绩表”操作结果如图3-67所示,“成绩表_交叉表”操作结果如图3-75所示。 解析:1.创建“成绩表”
(1)在Access环境中,单击[设计]按钮(或者双击[使用设计器创建表]选项),打开[表设计]视图。在[表1:表]窗口中,在[字段名称]列的第1行文本框中输入“学号”,在[数据类型]列的第1行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文本]选项;在[字段名称]列的第2行文本框中输入“姓名”,在其右边的 [数据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文本]选项:在[字段名称]列的第3行文本框中输入“课程名”,在其右边的[数据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文本]选项;在[字段名称]列的第4行文本框中输入“成绩”,在其右边的[数据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数字]选项,如图3-66所示。
(2)按[Ctrl]键,分别单击并同时选中[学号]和[课程名]两行,然后单击[表设计]工具栏中的[主键]按钮,同时将这2个字段设置为“成绩表”的主键,如图3-66所示。
(3)选择[文件]→[保存]命令(或按[Ctrl+S]组合键,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弹出[另存为]对话框,在[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成绩表”,单击[确定]按钮。单击图 3-66右上角的[关闭]按钮,退出“成绩表”设计视图。
(4)双击“成绩表”,弹出[成绩表:表]对话框,依据表3-10所给出的内容进行相关文字或数字的录入。录入完成后的“成绩表”效果如图3-67所示。选择[文件]→[保存]命令(或按[Ctrl+S]组合键),保存所录入的数据。单击[关闭]按钮,退出[成绩表:表]窗口。

2.创建“成绩表交叉表”
(1)先单击[查询]标签,再单击[新建]按钮(如图3-68所示),打开[新建查询]对话框。双击列表框中的[交叉表查询向导]选项(如图3-69所示),打开[交叉表查询向导]的[选择数据源]界面。

(2)在如图3-70所示的[交叉表查询向导]对话框中,选择列表框中的[表:成绩表]选项,在[视图]区域中选择[表]单选按钮(也可选择[两者]单选按钮)。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确定作为行标题的字段]界面。
(3)在[可用字段]列表框中,分别选择[学号]、[姓名]字段,单击按钮,将这两个字段添加到[选定字段]列表框中,如图3-71所示。

(4)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确定作为列标题的字段]界面。在列表框中选择[课程名]字段,如图3-72所示。
(5)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确定行列交叉点上显示的数据]界面。在[字段]列表框中选择 [成绩]字段:在[函数]列表框中选择[求和]字段,如图3-73所示。

(6)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指定查询的名称]界面。在[请指定查询的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成绩表_交叉表”,选择[查看查询]单选按钮,最后单击[完成]按钮,如图3-74所示。系统将自动生成如图3-75所示的成绩表_交叉表。

3.数据库保存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按钮(即[保存]按钮)或选择[文件]→[保存]命令(或按[Ctrl+S]组合键),将文档以系统默认的文件名直接存储在系统默认的目录中。

第2题:

按照要求完成后,用Access的保存功能直接存盘。

[要求]

1.用Access创建“职工基本信息表”(内容如表6-9所示)。

2.用Access创建“奖金表”(内容如表6-10所示)。

3.用Access创建“保险费表”(内容如表6-11所示)。

4.通过Access的交叉杏询功能生成“职下收支汇总表”(内容如表6-12所示)。

5.通过Access的更新查询功能,将“入职年份”早于2003年1月1日的职工基本:工资一律增加200元。


正确答案:“职工基本信息表”操作结果如图6-63所示;“奖金表”操作结果如图6-65所示:“保险费表”操作结果如图6-67所示;“职工收支汇总表”操作结果如图6-69所示“奖金表更新查询”操作结果如图6-71所示。
“职工基本信息表”操作结果如图6-63所示;“奖金表”操作结果如图6-65所示:“保险费表”操作结果如图6-67所示;“职工收支汇总表”操作结果如图6-69所示,“奖金表更新查询”操作结果如图6-71所示。 解析:1.创建“职工基本信息表”
(1)在Access环境中,单击[设计]按钮,或者是双击[使用设计器创建表]选项,打开[表1:表]窗口。在[字段名称]列的第1行文本框中输入“职工号”,在[数据类型]列的第1行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文本]选项,将[字段属性]区域中的[字段大小]文本框的值更改为[4]。同理,在第2行创建文本型[姓名]字段,在第3行创建文本型、长度为4的[入职年份(年)1字段,在第4行创建数字型[基本工资(元)]字段,如图6-62所示。
(2)用鼠标右键单击第1行的任意位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主键]命令,将“职工号”字段设置为该表的主键。
(3)选择[文件]→[保存]命令(或按[Ctrl+S]组合键,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在[表名称]文本框中填入“职工基本信息表”,单击[确定]按钮。单击如图6-62所示的对话框中的[关闭]按钮,退出[职工基本信息表]表设计视图。
(4)双击“职工基本信息表”,在弹出的[职工基本信息表:表]窗口中,依据表6-9所给出的内容进行相关文字或数字的录入。录入完成后的“职工基本信息表”结果如图6-63所示。选择[文件]→[保存]命令(或按[Ctrl+S]组合键),保存所录入的数据。单击[关闭]按钮,退出[职工基本信息表:表]窗口。

2.创建“奖金表”
仿照[职工基本信息表]字段的创建步骤,完成“奖金表”各个字段的创建,并将[职工号]字段设置为主键,完成之后的结果如图6-64所示。依据表6-10所给出的内容进行相关文字或数字的录入,完成数据录入后的“奖金表”结果如图6-65所示。

3.创建“保险费表”
仿照“职工基本信息表”的字段的创建步骤,完成“保险费表”各个字段的创建,并将[职工号]字段设置为主键,完成之后的结果如图6-66所示。依据表6-11所给出的内容进行相关文字或数字的录入,完成数据录入后的“保险费表”结果如图6-67所示。

4.创建表间关系
(1)选择[工具]→[关系]命令(或单击[数据库]工具栏中的按钮(即[关系]按钮)),打开[显示表]对话框。在[表]选项卡中,选中“职工基本信息表”,单击[添加]按钮,将“职工基本信息表”添加到关系窗口中。按同样方法,将[奖金表]、[保险费表]也添加到关系窗口中。单击[关闭]按钮,退出[显示表]对话框。
(2)选中“职工基本信息表”表中的[职工号]字段,将其拖动到[奖金表]的[职工号]字段,在弹出的[编辑关系]对话框中,勾选[实施参照完整性]复选框,单击[创建]按钮,从而建立“职工基本信息表”与“奖金表”之间的联系。
(3)同理,选中“职工基本信息表”表中的[职工号]字段,将其拖动到“保险费表”的[职工号]字段,在弹出的[编辑关系]对话框中,选择[实施参照完整性]复选框,单击[创建]按钮,建立“职工基本信息表”与“保险费表”之间的联系。通过各张表的编号字段建立表间联系的操作结果如图6-68所示。单击[关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在系统弹出的[保存]提示对话框中,单击[确认]按钮,保存之前所进行的关系布局的设置参数。

5.创建“职工收支汇总表”
(1)先单击[查询]标签,再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选项,打开[显示表]对话框。在[表]选项卡中,分别选中“职工基本信息表”、“奖金表”和“保险费表”并单击[添加]按钮,将各张表格添加到查询编辑窗口中。单击[关闭]按钮,退出[显示表]对话框。
(2)基于试题所给出的表6-12中各字段的编排顺序,依次拖动“职工基本信息表”的[职工号]、[姓名]、[基本工资]和[入职年份(年)]字段,“奖金表”的[奖金(元)]字段,[保险费表]的[保险费(元)]字段到查询窗口下半部分的相应字段中,操作结果如图6-69所示。
(3)选择[文件]→[保存]命令(或按[Ctrl+S]组合键,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在[另存为]对话框的[查询名称]文本框中填入“职工收支汇总表”,单击[确定]按钮。
(4)选择[查询]→[运行]命令(或单击[查询]工具栏中的[运行]按钮),系统将自动生成如图6-70所示的职工收支汇总表。单击[关闭]按钮,退出[职工收支汇总表:选择查询]对话框。

6.创建“奖金表更新查询”
(1)在[查询]标签中,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选项,打开[显示表]对话框。在[表]选项卡中,分别双击“职工基本信息表”和“奖金表”,将这两张表作为查询数据源添加到查询编辑窗口中。单击[关闭]按钮,退出[显示表]对话框。
(2)依次拖动“职工基本信息表”的[入职年份(年)]和“奖金表”的[奖金(元)]字段到查询窗口下半部分的字段中。选择[查询]→[更新查询]命令,将查询窗口转换为更新窗口。在[入职年份(年)]字段的[条件]单元格中填入““2003”“;在[奖金(元)]字段的[更新到]单元格中填入“[奖金(元)]+200”,如图6-71所示。

(3)选择[文件]→[保存]命令(或按[Ctrl+S]组合键,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在[另存为]对话框的[查询名称]文本框中填入“奖金表更新查询”,单击[确定]按钮。
(4)选择[查询]→[运行]命令(或单击[查询]工具栏中的[运行]按钮),系统将弹出如图 6-72所示的警告提示对话框。单击[是]按钮,对“奖金表”中满足条件的记录进行更新操作。
(5)先单击[表]标签,再双击“奖金表”,可查看到进行记录更新后的“奖金表”,如图6-73所示。在[查询]标签中,双击“职工收支汇总表”,在[奖金(元)]列也能查看到相关记录更新后的情况。

7.数据库保存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按钮(即[保存]按钮)或选择[文件]→[保存]命令(或按[Ctrl+S]组合键),将文档以系统默认的文件名直接存储在系统默认的目录中。

第3题:

填充VLAN信息表,如表1-3所示。


正确答案:(1) Server3+Computer2+Computer5 (2) Server2+Computer3+Computer6 (3) Server1+Computed+Computer4
(1) Server3+Computer2+Computer5 (2) Server2+Computer3+Computer6 (3) Server1+Computed+Computer4

第4题:

某公司2007年的资产负债表如表1所示。

另外,该公司2007年净利润为2420万元。
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有(  )。
A.销售净利润率
B.资产报酬率
C.资产负债率
D.净资产利润率


答案:A,B,D
解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是衡量企业经营效果的重要指标。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包括:①销售净利润率;②资产报酬率;③净资产利润率;④每股盈余;⑤市盈率;⑥普通股每股股利;⑦每股现金流量;⑧资本金利润率。

第5题:

某公司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如表1所示。

若该公司2010年产品销售成本为56000万元,则该公司2010年存货周转次数为(  )。
A.5
B.8.75
C.10
D.11.67


答案:C
解析:
存货周转次数反映年度内存货平均周转的次数,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4800+6400)÷2=5600(万元);
存货周转次数=56000÷5600=10。

第6题:

按照要求完成后,用Access的保存功能直接存盘。

[要求]

1.用Access创建“姓名表”(内容如表1-7所示)。

2.用Access创建“工作部门表”(内容如表1-8所示)。

3.用Access创建“工作时间表”(内容如表1-9所示)。 4.通过Access的查询功能生成“职工信息汇总表”(内容如表1-10所示)。


正确答案:“姓名表”显示效果如图1-83所示;“工作部门表”显示效果如图1-85所示;“工作时间表”显示效果如图1-87所示;“职工信息汇总表”显示效果如图1-92所示。
“姓名表”显示效果如图1-83所示;“工作部门表”显示效果如图1-85所示;“工作时间表”显示效果如图1-87所示;“职工信息汇总表”显示效果如图1-92所示。 解析:1.创建“姓名表”
(1)在Access环境中,单击[设计]按钮,如图1-78所示,或者双击图1-78中的[使用设计器创建表]选项。
(2)打开[表1:表]窗口,在[字段名称]列的第1行文本框中输入“编号”,在[数据类型]列的第1行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文本]选项,将[字段属性]区域中的[字段大小]文本框中的值更改为“4”,如图1-79所示。
(3)在[字段名称]列的第2行文本框中输入“姓名”,在[数据类型]列的第2行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文本]选项。
(4)用鼠标右键单击第1行的任意位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主键]命令,如图1-80所示。
(5)选择[文件]→[保存]命令(或按[Ctrl+S]组合键,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圆[保存]按钮),弹出[另存为]对话框,在[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姓名表”,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81所示。
(6)单击[关闭]按钮(如图1-82所示),返回到如图1-78所示的编辑窗口。

(7)双击“姓名表”,在打开的[姓名表:表]窗口中依据试题中表1-7给出的内容进行相关文字或数字的录入。录入完成后的“姓名表”效果如图1-83所示。
(8)选择[文件]→[保存]命令(或按[Ctrl+S]组合键),保存所录入的数据。
(9)单击[关闭]按钮,返回到如图1-78所示的编辑窗口。
2.创建“工作部门表”
仿照“姓名表”字段的创建步骤,完成“工作部门表”字段的创建,完成字段创建后的效果如图1-84所示。依据试题中表1-8给出的内容进行相关文字或数字的录入,完成数据录入后的“工作部门表”效果如图1-85所示。

3.创建“工作时间表”
仿照“姓名表”字段的创建步骤,完成“工作时间表”字段的创建,完成字段创建后的效果如图1-86所示。依据试题中表1-9给出的内容进行相关文字或数字的录入,完成数据录入后的“工作时间表”效果如图1-87所示。

4.创建“职工信息汇总表”
(1)选择[工具]→[关系]命令(或单击[数据库]工具栏中的 (关系)按钮)。在[显示表]对话框的[表]选项卡中,先选择“姓名表”,再单击[添加]按钮。接着选择“工作部门表”,单击[添加]按钮。最后选择“工作时间表”,单击[添加]按钮。
(2)单击[关闭]按钮,退出[显示表]对话框。选择“姓名表”中的[编号]字段并拖动鼠标到“工作部门”的[编号]字段,系统将弹出[编辑关系]对话框。单击[创建]按钮(如图1-88所示),从而建立“姓名表”与“工作部门表”之间的联系。

(3)选中“姓名表”的[编号]字段并拖动鼠标到“工作部门表”的[编号]字段,在弹出的[编辑关系]对话框中单击[创建]按钮,建立“姓名表”与“工作部门表”之间的联系。通过各张表的[编号]字段建立表间联系的操作结果如图1-89所示。单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在系统弹出的[保存]提示对话框中单击[确认]按钮,保存之前所进行的关系布局的参数设置。
(4)在如图1-78所示的窗口中单击[查询]标签。接着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选项(如图 1-90所示),系统将弹出[显示表]对话框。在[表]选项卡中,分别选择“姓名表”、“工作部门表”和“工作时间表”并单击[添加]按钮,将各张表格添加到查询编辑窗口中。单击[关闭]按钮,退出[显示表]对话框。

(5)基于试题所给出的表1-10中各字段的编排顺序,依次拖动“姓名表”的[编号]字段和[姓名]字段、“工作部门表”的[年龄]和[部门]字段,以及“工作时间表”的[工作时间]字段到查询窗口下半部分的相应字段中,操作结果如图1-91所示。

(6)选择[文件]→[保存]命令(或按[Ctrl+S]组合键,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 (保存)按钮),弹出[另存为]对话框,在[查询名称]文本框中输入“职工住处汇总表”,单击[确定]按钮。
(7)选择[查询]→[运行]命令(或单击[查询]工具栏中的 (运行)按钮),系统将自动生成如图1-92所示的职工信息汇总表。

5.数据库保存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 (保存)按钮或选择[文件]→[保存]命令(或按[Ctrl+S]组合键),将文档以系统默认的文件名直接存储在系统默认的目录中。

第7题:

对某班学生进行分组,如表3—1所示,这是( )。


正确答案:B
平行分组体系是指对同一个总体进行多个简单分组,然后将这些平行排列起来。题中,对某班学生的分组中,选择按照性别和年龄两个标志进行独立的简单分组,然后再把它们平行排列起来,属于平行分组体系。

第8题:

某公司的销售收入状态如表20-1所示,该公司达到盈亏平衡点时的销售收入是(3)百万元(人民币)。

A.560

B.608

C.615

D.680


正确答案:A
解析:盈亏平衡点(亦称保本点、盈亏分离点),它是指企业经营处于不赢不亏状态所须达到的业务量(产量或销售量),即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是投资或经营中一个很重要的数量界限。近年来,盈亏平衡分析在企业投资和经营决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如果预期销售额与盈亏平衡点接近的话,则说明项目没有利润。盈亏平衡点越低,表明项目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越大,抗风险能力越强。盈亏平衡点可以通过研究产品的单位售价(P)、单位可变成本(VC)以及总固定成本(TFC)来计算。可变成本是与产量水平成比例变化的要素,通常包括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以及利用成本。固定成本是不随数量变化的费用。通常包括租金、保险费以及财产税。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公式为:BEP=TFC/(P-VC)。在本题中,固定生产成本为130,固定销售成本为150,因此,总固定成为TFC为280。假设年销售产品x件,则单位售价为P=800/x,单位可变成为:VC=(300+100)/x=400/x所以BEP=280/(800/x-400/x)=280x/400=0.7x。即该公司生产和销售0.7x件商品就可达到盈亏平衡,又因为商品的单位售价为800/x,因此,该公司达到盈亏平衡点时的销售收入是(800/x)*0.7x=560。

第9题:

某公司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如表2所示

该公司在2010年期末的速动比率为(  )。
A.1.71
B.1.6
C.1.02
D.0.96


答案:D
解析:
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速运比率=。其中,速动资产是指容易转变为现金的资产,一般包括现金、各种银行存款、可即时变现的短期投资和应收账款等,即从流动资产中扣除了流动性较弱的存货。
该公司在2010年期末的速动比率=(16000-6400)÷10000=0.96。

第10题:

某公司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如表2所示

存货周转次数越多,则说明(  )。
A.存货周转快
B.企业实现的利润会相应增加
C.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越高
D.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越低


答案:A,B,C
解析:
存货周转次数反映年度内存货平均周转的次数,存货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存货周转快,企业实现的利润会相应增加,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越高;存货周转次数越少,说明企业占用在存货上的资金越多,存货管理水平越低。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