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面积为500平方千米,拥有公共交通营运车辆1600辆,公交线路120条,线路总长2400千米,公交线路重合系数是1.6,随着居民出行量的增加,公交公司决定采取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增投运力,优化行车间隔时间等措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

题目
某城市面积为500平方千米,拥有公共交通营运车辆1600辆,公交线路120条,线路总长2400千米,公交线路重合系数是1.6,随着居民出行量的增加,公交公司决定采取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增投运力,优化行车间隔时间等措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

公共交通线网长度为()千米

A.1400
B.1500
C.2000
D.2100
E.220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共用题干
某城市面积为500平方千米,拥有公共交通营运车辆1600辆,公交线路120条,线路总长为2400千米,公交线路重合系数是1.6,随着居民出行量的增加,公交公司决定采取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增投运力,优化行车间隔时间等措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

关于该市公共交通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有()。
A: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0-95)》,该市的公交线网密度过低
B: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0-95)》,该市公交线路重复系数偏低
C:缩短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将有利于该市公交车准点率的提高
D:减少行车间隔有利于缓解该市公交运力紧张的局面
E:增加运力投入,提高行车频率,有利于缓解该市公共交通的供需矛盾

答案:C,D,E
解析: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网长度的计算。线路重复系数=线路总长度/线网长度,线网长度=线路总长度/线路重复系数=2400/1.6=1500(千米)。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网密度的计算。公共交通网密度=公共交通网长度/城市用地面积=1500/500=3.00(千米/平方千米)。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的计算。根据题意可知公交线路120条,线路总长为2400千米,得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为:2400/120=20(千米)。


本题考查车辆运行参数的确定。加大行车频率、提高车辆技术速度可以缩短周转时间,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提高车辆满载率也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增大行车间隔和减少周转系数反而不能满足公交客运的需求。


本题考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最佳公共交通线网密度值为3-3.5千米/千米2,而该题的线网密度为3,所以在最佳范围内,所以选项A错误。线网重复系数以1.25-2.5为宜。根据题干可知公交线路重合系数是1.6,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缩短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车辆周转时间缩短,则公交车准点率提高;减少行车间隔提高行车频率,则会缓解运力紧张,从而有利于缓解城市公共交通的供需矛盾。

第2题:

共用题干
某城市公交公司经营公交线路175条,营运线路总长2100千米,公交线路重复系数为1.4,该城市的用地面积为400平方千米。近期城市公交需求日益增大,而新购车辆还一时不能到位,公司决定通过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来满足新增的客运需求。

该公交公司通过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来满足新增的客运需求,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A:适当提高车辆的载客量
B:提高车辆的营运速度
C:提高行车频率
D:增大行车间隔
E:提高非直线系数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线网长度的计算。线路重复系数是线路总长度与线网长度之比。所以线网长度=2100/1.4=1500(千米)。


本题考查线网密度的计算。线网密度=公共交通网长度/城市用地面积=1500/400=3.75(千米/平方千米)。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营运线路总长度/经营公交线路总条数=2100/175=12(千米)。


本题考查车辆运行定额及主要运行参数的确定。车辆运行定额包括:单程时间、始末站停站时间、周转时间、计划车容量。需确定的参数:营运速度、行车频率、行车间隔、车辆周转系数、线路上所需车辆数。提高非直线系数不属于车辆运行作业计划,适当提高车辆的载客量、提高车辆的营运速度和行车频率可以满足新增的客运需求,增大行车间隔反而不能满足客运的需求。


本题考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A选项,线路过短,使乘客不能一次到达目的地,换车过多而感不便,又使车辆在终点站停歇时间增加而降低营运速度,还会增加行车管理人员和售票人员的工作量;B选项,线路过长,沿线客流不均匀,高断面乘客感到运能不足,其他断面又感到运能充足而浪费,且车辆运行的准点率比较差,平均运输效率低;C选项,线路长度与城市用地面积、乘客平均运距以及车辆运行时间都有一定的关系;D选项,公共交通网密度必须与城市道路网相适应;E选项,经验证明,大城市密度在3.0-3.5千米/千米2已能很好地为城市居民服务,而该城市的公共交通网密度已达3.75千米/千米2,并不偏低。

第3题:

共用题干
某城市公交企业拥有公交营运车辆1000辆,全市经营的公交线路长度为2100千米,其中有公共交通线路通过的街道长度为1500千米;该城市用地面积为400平方千米;公交公司近期提出:在公共交通车辆既定的条件下,要通过优化线网密度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方便程度,使乘客步行距离不超过1/2站距。该城市乘客平均乘距为6千米,每条线路平均车辆数为12辆,车辆在营运线路上每完成一个周转所耗费的时间平均为60分钟。

按照公交的理论和实践,该城市公交线路平均长度的合理范围应在()之间。
A:24~26千米
B:26~28千米
C:20~24千米
D:18~22千米
E:12~18千米

答案:E
解析:
96.本题考查线路重复系数。线路重复系数是线路总长度与线网长度之比。线路重复系数=2100÷1500=1.4。
97.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网密度。公路网密度=公路通车里程/国土面积=1500/400=3.75。
98.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网密度。在车辆既定的条件下提高线网密度的措施将会导致乘客步行时间缩短、候车时间延长。
99.本题考查行车间隔。行车间隔=周转时间/线路车辆数=60/12=5。
100.本题考查线路长度。线路长度一般为乘客平均运距的2~3倍。

第4题:

某城市公交企业拥有公交营运车辆1000辆,全市经营的公交线路长度为2100千米,其中有公共交通线路通过的街道长度为1500千米;该城市用地面积为400平方千米;公交公司近期提出:在公共交通车辆既定的条件下,要通过优化线网密度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方便程度,使乘客步行距离不超过I/2站距。该城市乘客平均乘距为6千米,每条线路平均车辆数为12辆,车辆在营运线路上每完成一个周转所耗费的时间平均为60分钟。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题:

该城市公交线路上的车辆行车间隔为( )分/辆。查看材料

A.4
B.5
C.6
D.7
E.8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行车间隔。行车间隔一周转时间/线路车辆数=60/12=5(分/辆)。

第5题:

某城市面积为500平方千米,拥有公共交通营运车辆1600辆,公交线路120条,线路总长2400千米,公交线路重合系数是1.6,随着居民出行量的增加,公交公司决定采取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增投运力,优化行车间隔时间等措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该市公交公司可采取的措施有()

A.增大行车间隔
B.优化客车调度,加大行车频率
C.提高车辆技术速度
D.提高车辆满载率
E.提高周转时间

答案:B,C,D
解析:
增大行车间隔,会降低行车频率和周转时间,反而不能满足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相反,加大行车频率、提高车辆技术速度可以缩短周转时间,满足公交客运需求量;提高车在满载率也能满足公交客运需求。

第6题:

某城市公交企业拥有公交营运车辆1000辆,全市经营的公交线路长度为2100千米,其中有公共交通线路通过的街道长度为1500千米;该城市用地面积为400平方千米;公交公司近期提出:在公共交通车辆既定的条件下,要通过优化线网密度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方便程度,使乘客步行距离不超过I/2站距。该城市乘客平均乘距为6千米,每条线路平均车辆数为12辆,车辆在营运线路上每完成一个周转所耗费的时间平均为60分钟。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题:

该城市公共交通线路重复系数为( )。查看材料

A.1.5
B.1.4
C.1.3
D.1.2
E.1.1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线路重复系数。线路重复系数是线路总长度与线网长度之比。线路重复系数=2100÷1500=1.4。

第7题:

共用题干
某城市公交公司经营公交线路175条,营运线路总长2100公里,公交线路重复系数为1.4,该城市的用地面积为400平方公里。近期城市公交需求日益增大,而新购车辆还一时不能到位,公司决定通过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来满足新增的客运需求。

该公交公司通过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来满足新增的客运需求,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
A:适当提高车辆的载客量
B:提高车辆的营运速度
C:提高行车频率
D:增大行车间隔
E:提高非直线系数

答案:A,B,C
解析:
1.本题考查线网长度的计算。线路重复系数是线路总长度与线网长度之比。所以线网长度=2100÷1.4=1500(公里)。
2.本题考查线网密度的计算。线网密度=公共交通网长度÷城市用地面积=2100÷400=5.25(公里/平方公里)。
3.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营运线路总长度÷经营公交线路总条数=2100÷175=12(公里)。
4.本题考查车辆运用效率。
5.本题考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

第8题:

共用题干
某城市公交公司经营公交线路175条,营运线路总长2100千米,公交线路重复系数为1.4,该城市的用地面积为400平方千米。近期城市公交需求日益增大,而新购车辆还一时不能到位,公司决定通过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来满足新增的客运需求。

该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为()千米/平方千米。
A:3.75
B:4.0
C:4.25
D:5.25
E:6.20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线网长度的计算。线路重复系数是线路总长度与线网长度之比。所以线网长度=2100/1.4=1500(千米)。


本题考查线网密度的计算。线网密度=公共交通网长度/城市用地面积=1500/400=3.75(千米/平方千米)。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营运线路总长度/经营公交线路总条数=2100/175=12(千米)。


本题考查车辆运行定额及主要运行参数的确定。车辆运行定额包括:单程时间、始末站停站时间、周转时间、计划车容量。需确定的参数:营运速度、行车频率、行车间隔、车辆周转系数、线路上所需车辆数。提高非直线系数不属于车辆运行作业计划,适当提高车辆的载客量、提高车辆的营运速度和行车频率可以满足新增的客运需求,增大行车间隔反而不能满足客运的需求。


本题考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A选项,线路过短,使乘客不能一次到达目的地,换车过多而感不便,又使车辆在终点站停歇时间增加而降低营运速度,还会增加行车管理人员和售票人员的工作量;B选项,线路过长,沿线客流不均匀,高断面乘客感到运能不足,其他断面又感到运能充足而浪费,且车辆运行的准点率比较差,平均运输效率低;C选项,线路长度与城市用地面积、乘客平均运距以及车辆运行时间都有一定的关系;D选项,公共交通网密度必须与城市道路网相适应;E选项,经验证明,大城市密度在3.0-3.5千米/千米2已能很好地为城市居民服务,而该城市的公共交通网密度已达3.75千米/千米2,并不偏低。

第9题:

共用题干
某城市面积为500平方千米,拥有公共交通营运车辆1600辆,公交线路120条,线路总长为2400千米,公交线路重合系数是1.6,随着居民出行量的增加,公交公司决定采取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增投运力,优化行车间隔时间等措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

公共交通线网的长度为()千米。
A:1400
B:1500
C:2000
D:2100
E:2940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网长度的计算。线路重复系数=线路总长度/线网长度,线网长度=线路总长度/线路重复系数=2400/1.6=1500(千米)。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网密度的计算。公共交通网密度=公共交通网长度/城市用地面积=1500/500=3.00(千米/平方千米)。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的计算。根据题意可知公交线路120条,线路总长为2400千米,得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为:2400/120=20(千米)。


本题考查车辆运行参数的确定。加大行车频率、提高车辆技术速度可以缩短周转时间,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提高车辆满载率也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增大行车间隔和减少周转系数反而不能满足公交客运的需求。


本题考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最佳公共交通线网密度值为3-3.5千米/千米2,而该题的线网密度为3,所以在最佳范围内,所以选项A错误。线网重复系数以1.25-2.5为宜。根据题干可知公交线路重合系数是1.6,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缩短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车辆周转时间缩短,则公交车准点率提高;减少行车间隔提高行车频率,则会缓解运力紧张,从而有利于缓解城市公共交通的供需矛盾。

第10题:

某城市公交企业拥有公交营运车辆1000辆,全市经营的公交线路长度为2100千米,其中有公共交通线路通过的街道长度为1500千米;该城市用地面积为400平方千米;公交公司近期提出:在公共交通车辆既定的条件下,要通过优化线路网密度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方便程度,使乘客步行距离不超过1/2站距。该城市乘客平均乘距为6千米,每条线路平均车辆数为12辆,车辆在营运线路上每完成一个周转所耗费的时间平均为60分钟。

该城市公交线路上的车辆行车间隔为()分/辆。

A.4
B.5
C.6
D.7
E.8

答案:B
解析:
行车间隔=周转时间/线路车辆数=1/行车频率=60/12=5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