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货币主义得出的政策结论是(  )。

题目
根据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货币主义得出的政策结论是(  )。

A.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与长期中均是有用的
B.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与长期中均是无用的
C.宏观经济政策只在短期中有用,而在长期中无用
D.宏观经济政策只在长期中有用,而在短期中无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凯思斯学派、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是如何解释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的?围绕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它们对宏观经济政策效用的分歧何在?


参考答案:

凯恩斯学派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是对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理论解释。该曲线表明,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具有替代关系;通货膨胀越高,则失业率越低;通货膨胀率越低,失业率则越高。正因为如此,政府可以通过扩张总需求的政策有效地降低失业率,但同时必须忍受一定的通货膨胀。
货币主义经济学家在对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研究中引入了适应性预期的概念,并提出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适应性预期是人们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形成并调整对未来的预期。根据适应性预期,菲利普斯曲线可以被分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在短期中,工人来不及调整通货膨胀预期,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往往低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从而使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引起厂商实际利润增加,进一步刺激投资增加,失业率将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向右下方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短期内是成立的。也说明,在短期内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可以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的。这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短期有效性。在长期中,工人将根据通货膨胀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致使长期中的实际通货膨胀与工人的预期通货膨胀达到一致,为此,工人会要求增加名义工资以保持实际工资不变,使通货膨胀无法起到降低失业率的作用。可见,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即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变动,失业率总是固定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这意味着以通货膨胀为代价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不能减少失业。这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无效性。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不仅在长期中不存在,而且在短期中也不存在。其原因在于预期不是适应性的,而是理性的。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都是具有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他们会尽力获取信息,在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础上,主动地利用一切可用的统计、历史、逻辑以及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等知识,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最后做出对未来经济情况的无偏向的预测,即没有系统性错误的预测。政府对经济准备采取什么行动,往往在尚未实行时,具有理性预期的公众就已了如指掌,并采取了预防性措施。因此,理性预期学派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由于公众对未来的经济变动已经有了理性的预期,因此,必然会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这样,政府的经济政策既不能促进经济增长,也无法减少失业,反而加剧经济波动。在理性预期的假设下,短期中也不可能有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的情况,所以,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都是一条从自然失业率出发的垂线,即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由此得出推论:无论在短期中还是在长期中,宏观经济政策都是无效的。宏观经济政策要想有效,就必须具有欺骗性。


第2题:

货币主义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幻觉的菲利普斯曲线有何区别?


参考答案:

货币主义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幻觉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它们产生的根源不同。货币主义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根源于拥有适应性预期的工人在货币扩张(即使公开宣布)条件下所产生的货币幻觉;幻觉的菲利普斯曲线根源于厂商和劳动者双方在央行实施未公开宣布的货币政策时,对相对价格和真实相对工资产生的幻觉或预期误差。
第二,它们存在的时间长短不同。货币主义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存在的时间总是长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幻觉的菲利普斯曲线。因为理性预期误差的调整是一步到位的,而适应性预期误差的调整是缓慢的渐进的。
第三,政策含义不同。货币主义认为,既然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那么,货币政策在短期能够同时影响价格水平和实际产量,即货币数量在短期是“非中性”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向右下方倾斜的幻觉的菲利普斯曲线存在的时间相当短暂,因为理性的人们会及时修正自己的预期,使菲利普斯曲线迅速垂直。因此,货币政策即使在短期也是“中性”的,不可能对产量产生影响。


第3题:

在解释菲利普斯曲线时,货币主义运用的是适应性预期的概念。()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4题:

货币主义学派如何解释菲利普斯曲线的?


正确答案: (1)在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存在的。因此,扩张总需求的政策能够有效地降低失业率。
(2)在长期,由于通货膨胀预期的存在,工人要求增加工资,这样菲利普斯曲线上移。
一方面,失业率稳定在自然失业率水平;
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即长期中,扩张总需求的政策无效。

第5题:

货币主义者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是货币政策只是在短期中有效,而在长期中是无效的。()


答案:正确

第6题:

货币主义者认为,无论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都是垂直的,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参考答案:错

第7题: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分别有怎样的政策含义?


参考答案: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意味着政府在短期可以在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进行权衡取舍。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意味着在长期中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无关。

第8题:

新凯恩斯主义是如何解释菲利普斯曲线的?


参考答案:

(1)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2)新凯恩斯主义者用市场调节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性来解释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中,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是有效的,因此,市场可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这时,失业与通货膨胀也就没有交替关系。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由制度、资源、技术进步等因素决定,通货膨胀率由货币供给增长率决定,两者之间决定机制不同,当然也就没有交替关系,政府就没必要进行调节。在短期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市场调节并不是完全有效的,宏观经济会出现小于充分就业均衡或大于充分就业均衡。具体来说,在劳动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工资粘性,使劳动市场不能实现供求平衡。在物品市场上,由于价格粘性,物品市场也不能实现供求平衡。在信贷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利率并不能起到完全的调节作用,银行采用配给制,供求也不一定平衡。这样,短期中,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就受到限制。因此,在短期中,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就存在交替关系,这时就需要政府用政策进行调节。


第9题:

货币主义认为,总需求调节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是有效的,但在长期无效。试用菲利普斯曲线的变动解释这一观点。


答案:
解析:
在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现的是在一定的通货膨胀率预期水平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货币主义者认为,在工资谈判中,工人们关心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货币名义工资。当通货膨胀率不太高时,工人还没有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的时候,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的替代关系就被称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工人们发觉他们的实际工资随着物价的上涨而下降,就会要求雇主相应地增加货币工资,以补偿通货膨胀给自己造成的损失。由于工人不断地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使换取一定失业率的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一条条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向右上方移动,最终演变成为一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这就是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在以失业率为横坐标,通货膨胀率为纵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而且,在长期中,经济社会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社会的失业率将处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如图1—2所示,假定某一经济处于自然失业率u*,通货膨胀率为π1的A点。若这时政府采取扩张性政策,以使失业率降低到U1。由于扩张性政策的实施,总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水平上升,使通货膨胀率上升为π2。由于在A点处,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为π1,而现在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为π2,高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使实际工资下降,从而增加生产和就业,失业率减少为ul。于是就会发生图1—2中短期菲利普斯曲线PCi(Pe=π1.)所示的情况,失业率由u*下降为ul,而通货膨胀率则从π1上升到π2。但这种情况只能是短期的,即在短期内,总需求调节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有效的。经过一段时间,工人们会发现价格水平的上升和实际工资的下降,这时他们便要求提高货币工资。与此同时,工人们会相应地调整其预期,即从原来的π1调整到现在的π2。伴随着这种调整,实际工资回到了原有的水平。相应地,企业生产和就业也都回到了原有的水平。失业率又回到原来的u*,但此时经济已处于具有较高通货膨胀率预期(即π2)的B点。{图0}从长期来看,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与实际通货膨胀是一致的。因此,企业不会增加生产和就业,失业率也就不会下降,从而便形成了一条与自然失业率重合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LPC。垂直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长期中,不存在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代关系。也就是说,在长期内,不需要总需求调节的宏观经济政策,经济会恢复到自然产出水平。综上所述,总需求调节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是有效的,但在长期无效。

第10题:

不同经济学流派对菲利普斯曲线作出了不同解释,得出了不同政策结论。货币主义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在()期内有效,()期内无效;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在()期内有效,()期内无效。


正确答案:短;长;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