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国因其领海海域海盗猖獗向联合国安理会请求国际社会在打击海盗上予以协助。安理会通过了他国军舰可进入乙国领海打击海盗活动的决议。乙国军舰在甲国附近公海登临一疑为海盗的船只时,因该船置之不理而使用了武力,造成了该船的损失。后查明该船并非海盗船。依国际法的相关规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有哪些?( )

题目
甲国因其领海海域海盗猖獗向联合国安理会请求国际社会在打击海盗上予以协助。安理会通过了他国军舰可进入乙国领海打击海盗活动的决议。乙国军舰在甲国附近公海登临一疑为海盗的船只时,因该船置之不理而使用了武力,造成了该船的损失。后查明该船并非海盗船。依国际法的相关规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有哪些?( )

A.尽管有决议,外国军舰进入甲国领海仍然属于侵略行为
B.安理会的决议并不能使外国军舰进入他国领海打击海盗成为国际习惯法
C.军舰在公海有合理根据认为某船从事海洋法公约所列不法情况时,有登船检查的权利
D.乙国应对乙国军舰对被临检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B,C,D
解析:
,因为外国军舰进入乙国领海是依安理会的决定进行的,不属于侵略。B正确,安理会的决议只针乙国请求外国军舰参与打击其领海的海盗一事,并不能构成国际习惯法。C对,依海洋法公约,在公海,军舰和军用飞机在有合理根据认为其从事海洋法公约所列不法情况时,均拥有登船检查的权利。D对,嫌疑经证明无根据,临检国需承担对被监检船舶造成的损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各国军舰在公海上可命令从事海盗行为的嫌疑船停船而对其进行()。

A.登临检查

B.武力攻击

C.紧追

D.诉讼


参考答案:A

第2题:

下列哪类船各国军舰在公海不能登临()

A.海盗船

B.从事非法广播的船舶

C.无国籍船

D.别国的海监船


参考答案:D

第3题:

甲国的船舶“马嘶号”运输走私物品到乙国领海,在乙国毗连区和乙国另一船舶交易,被乙国执行公务的军舰发现,乙国军舰紧追“马嘶号,,至甲国领海,在甲国领海将该船舶逮捕。乙国军舰的这一做法是否正确?( )

A.正确。乙国军舰在行使紧迫权

B.不正确。乙国军舰有权行使紧追权,但当被追逐的船舶进入甲国时紧迫必须终止

C.正确。乙国军舰有权紧追直到逮捕实施违法行为的甲国船舶

D.不正确。乙国军舰无权行使紧追权


正确答案:B
【考点】紧追权制度
【解析】紧追权在被紧追船舶进入其本国或第三国领海时立即终止。

第4题:

各国军舰在公海可拿捕()。

A.海盗船

B.从事非法广播的船舶

C.无国籍船

D.别国的军舰


参考答案ABC

第5题:

甲国的巡逻军舰在正常航行过程中,发现乙国一油船在甲国领海违法排污,随即要求其停船检查,乙国油船立即向公海驶去,请问甲国军舰的哪些紧追行为是合乎国际法规则的( )。

A.在甲国专属经济区继续紧追

B.甲国军舰一直追入了公海仍未停止紧追

C.乙国油船驶入了丙国领海,甲国军舰仍连续不断地实施紧追

D.乙国油船驶入了丙国领海,甲国军舰立即停止了紧追


正确答案:ABD

第6题:

 乙国军舰A发现甲国渔船在乙国领海走私,立即发出信号开始紧追,渔船随即逃跑。当A舰因机械故障被迫返航时,令乙国另一艘军舰B在渔船逃跑必经的某公海海域埋伏。A舰返航半小时后,渔船出现在B舰埋伏的海域。依《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B舰不能继续A舰的紧追

B A舰应从毗连区开始紧迫,而不应从领海开始紧追

为了紧追成功,B舰不必发出信号即可对渔船实施紧追

只要B舰发出信号,即可在公海继续对渔船紧追


A.B舰不能继续A舰的紧追

第7题:

 甲国军舰克罗将军号在公海中航行时,发现远处一艘名为斯芬克司号的商船,悬挂甲国船旗。当克罗将军号驶近该船时,发现其已换挂乙国船旗。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 “斯芬克司号被视为悬挂甲国船旗的船舶

B “斯芬克司号被视为具有双重船旗的船舶

C “斯芬克司号被视为无船旗船舶

D “斯芬克司号被视为悬挂方便旗的船舶

  


解析](一)本题案例涉及船舶在公海中航行的挂旗行为及其法律规则的适用。首先应注意到船舶航行在公海,应遵循公海的航行规则;其次船舶在同一次航行中变换船旗,显然不可能是通过改变船舶注册国而获得新的注册国船旗,而是一种擅自任意变换船旗的行为。(二)就公海航行制度中的船舶国旗规则而言,任何国家的船舶都可以悬挂其旗帜在公海中自由航行。在公海中航行的船舶必须在一国进行登记并悬挂该国国旗,登记国称为该船的国籍国或船旗国。在公海航行的船舶必须并且只能悬挂一国旗帜,悬挂两国或两国以上旗帜航行或擅自换用旗帜的,可视为无国籍船舶。船旗国应与船舶有真正的联系,并向依其国内法进行登记因而悬挂其国旗的船舶发放船籍文件。国家不得对于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外国船舶给予登记并允许其悬挂本国船旗,这种船旗称为“方便旗”,是受到国际法禁止的。综上,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判断,因而**是A、B、D。

第8题:

登临权又称临检权,是指各国军舰或经授权的政府船舶在公海上遇到外国船舶(军舰等享有豁免权的除外)有从事公约所列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嫌疑时,有可以靠近和登上该船进行检查的权利。被登临的船舶只能是军舰和专用于政府非商业性服务的船舶以外的船舶。

下列情况中,可以行使登临权的是( )。

A.停靠在乙国的某国船只“科特号”对乙国的港口造成了严重污染,在拒绝赔偿后,驶离乙国港口,乙国的海事船对其进行拦截,不准离开

B.在公海上行驶的甲国军舰怀疑某外国商船“来福号”涉嫌贩卖毒品,便强行靠近并登船进行检查

C.丙国军舰“克罗将军号”在公海中航行时,发现远处一艘名为“斯芬克斯号”的商船悬挂丙国国旗。当“克罗将军号”驶近该船时,换挂丁国国旗,便靠近、登船检查

D.乙国怀疑在公海上行驶的甲国军舰违法贩运麻醉药品,便命令本国军舰追赶


正确答案:C
本题的关键信息点为“公海” 、“授权” 、“有从事公约所列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嫌疑”。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公约法》中规定了船舶的航行制度,任何国家的船舶都可以悬挂其旗帜在公海中自由航行,其他国家不得加以干涉和阻碍。在公海上航行的船舶必须在一国进行登记并悬挂该国国旗。在公海航行的船舶必须并且只能悬挂一国旗帜,悬挂两国或两国以上旗帜航行或视方便而换用旗帜的,可视为无国籍船舶。此时,其他国家军舰发现可登临检查。根据上述规定,本题C项中的“斯芬克斯号”应被视为无国籍船舶,丙国军舰有权行使登临权。A项,事件发生在乙国港口附近,没有进入公海水域,不符合定义描述;D项,登临权适用范围不包括登临他国军舰或享有豁免权的船舶,因此,乙国无权登临甲国军舰。
[解题误区] 本题需要特别强调一下不选B的理由。登临权中,对公海上的外国船舶有合理根据认为其为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列的不法情况包括:海盗;贩奴;非法广播;船舶无国籍;虽然该船悬挂外国旗或拒不展示船旗,但事实上与该军舰属于同一国籍。B项中“来福号”涉嫌贩毒的行为不属于上述不法情况,所以甲国军舰不可以对其行使登临权。

第9题:

由于甲国海盗严重危及国际海运要道的运输安全,在甲国请求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他国军舰在经甲国同意的情况下,在规定期限可以进入甲国领海打击海盗。据此决议,乙国军舰进入甲国领海解救被海盗追赶的丙国商船。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安理会无权作出授权外国军舰进入甲国领海打击海盗的决议

B.外国军舰可以根据安理会决议进入任何国家的领海打击海盗

C.安理会的决议不能使军舰进入领海打击海盗成为国际习惯法

D.乙国军舰为解救丙国商船而进入甲国领海属于保护性管辖


正确答案:C
[考点]国际法主体、国际法渊源
[解析]A项考查安理会的职权。安理会是联合国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负主要责任的机关,也是联合国中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的机关。安理会的重要职权包括:促使争端和平解决、制止侵略行为以及其他方面。安理会为制止和平的破坏、和平的威胁和侵略行为而作出的决定,以及依《联合国宪章》规定在其他职能上作出的决定,对于当事国和所有的成员国都具有拘束力。本题中安理会依据甲国请求作出维护国际海运要道安全、打击海盗的决议.
完全在安理会的职权范围之内,A项错误。
B项考查国家主权原则。领海属于一国主权范围,任何打击海盗的行动都应严格遵守安理会决议的授权,尤其要充分尊重沿岸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并事先征得需要进入的领海国政府同意。外国军舰可以根据安理会决议进入任何国家的领海打击海盗的说法是缺乏前提条件的,B项错误。
C项考查国际法渊源中的国际习惯。国际习惯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物质要素或客观要素,即存在各国反复一致地从事某种行为的实践之形成所谓惯例或通例;--是心理要素或主观要素,它要求上述的行为惯例被各国认为具有法律拘束力。即存在所谓法律确信。单凭安理会的决议并不足以使军舰进入领海打击海盗成为国际习惯。故C项正确。
D项考查保护性管辖与普遍性管辖。本题中乙国军舰保护的对象不是本国商船,所以不构成保护性管辖。目前,战争罪、破坏和平罪、违反人道罪、海盗罪等已被公认为国家普遍管辖权的对象。因此D项中乙国的行为构成普遍性管辖。故D项错误。
[陷阱点拨]2008年12月16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1851号决议,授权各国使用海陆空力量,上岸或利用空袭打击索马里海盗。这项决议授权世界各国在获取索马里政府许可的前提下,“采用一切必要手段”,包括动用陆地或空中力量,制止海盗活动和海上武装抢劫行为。本题结合这一时事内容设计,也反映了司法考试的一种出题思路。建议考生备考时也要关注重要时政。
本题C项是一项明显正确的答案,所以本题总体难度不大。不过8项有一定干扰性。要注意联合国并不是凌驾于国家之上的组织,安理会的决议必须在国际法基本原则框架下做出。

第10题:

甲国籍渔船在乙国专属经济区进行捕鱼作业时,乙国海上执法船赶来制止,并将甲国籍渔船带回乙国港口。甲乙两国均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且两国之间无其他相关的协议。依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乙国有义务迅速通知甲国将甲国籍渔船带回乙国港口一事
B.渔船为甲国国籍,乙国执法船不能对其行使管辖
C.如甲国籍渔船未能向乙国有关部门及时提交适当担保,乙国有权对该船船长和船员处以监禁
D.专属经济区是乙国的领海,因此,乙国执法船有权行使管辖权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海洋法——专属经济区。A正确,依《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应通过适当途径将所采取措施和随后进行的处罚迅速通知船旗国。B错误,依公约,未经沿海国批准所进行的捕鱼行为为非法行为,乙国有权对其采取相应的执法措施。C错误,依公约,沿海国对在专属经济区内仅违反渔业法规的处罚,如有关国家间无相反的协议,不得包括监禁或任何形式的体罚。D错误,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既不是领海也不是公海.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中渔业资源的保护拥有管辖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