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5岁。右下腹痛,有腹膜刺激征象,发热,体温39.5℃,入院确诊为穿孔性阑尾炎。

题目
患者女性,35岁。右下腹痛,有腹膜刺激征象,发热,体温39.5℃,入院确诊为穿孔性阑尾炎。

应采用的治疗方法为
A.行阑尾切除术
B.非手术治疗
C.脓肿切开引流术
D.阑尾切除、腹腔冲洗术
E.阑尾切除盆腔引流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36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入院,入院后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查体:麦氏点压痛,体温升高、脉搏增快。现患者突然出现腹痛加剧,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应考虑为

A、急性肠梗阻

B、阑尾周围脓肿

C、腹腔脓肿

D、阑尾穿孔

E、急性腹膜炎


参考答案:D

第2题:

患者女性,35岁。右下腹痛,有腹膜刺激征象,发热,体温39.5℃,入院确诊为穿孔性阑尾炎。应采用的治疗方法为A、行阑尾切除术

B、非手术治疗

C、脓肿切开引流术

D、阑尾切除、腹腔冲洗术

E、阑尾切除盆腔引流术

急性阑尾炎临床症状出现的顺序一般是A、恶心→低烧→右下腹痛

B、先上腹痛→恶心或呕吐→右下腹痛

C、先呕吐→随即发热,腹痛

D、先低烧→几小时后有右下腹痛,呕吐

E、没有明确顺序

急性阑尾炎上腹痛转移至右下腹痛过程需时A、1~2小时

B、2~4小时

C、4~6小时

D、6~8小时

E、8~10小时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D

第3题:

急性阑尾炎患者入院后腹痛加重,伴有寒战,体温40℃,巩膜轻度黄染,剑突下压痛,右下腹肌紧张,右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阑尾炎穿孔

B、阑尾炎合并胃穿孔

C、腹膜炎引起溶血性黄疸

D、门静脉炎

E、阑尾与结肠形成内瘘


参考答案:D

第4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50岁,因右上腹痛、发热、黄疸入院。患者就诊6小时后出现高热,体温39.5℃,腹痛加重为持续性剧痛,并出现神志淡漠,呼吸急促,全身发绀,血压80/50mmHg。

胆道手术后,发现胆瘘的主要依据为
A:腹膜刺激症状
B:急腹症表现
C:发热、腹痛、黄疸
D:急性腹膜炎表现
E:腹腔引流管引出液的性质和胆红素含量

答案:E
解析:
胆囊结石往往由于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而诱发急性胆囊炎,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发展为坏疽穿孔,形成胆汁性腹膜炎,此时患者在某一时间点腹痛会突然加剧,而非持续性剧痛,而且穿孔后会出现弥漫性腹膜炎的体征,故排除B;根据题干所给资料,无法判断C、D、E项;而最常引起休克的胆道疾病是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此时胆道压力很高,化脓性胆汁中的细菌和毒素不断逆行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导致休克及精神症状。故最有可能的选项为A。
胆囊结石的治疗原则是手术切除病变的胆囊,清除胆总管结石,并放置T管进行引流,选项B与之吻合。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放置T管的目的有:①引流胆汁;②引流残余结石,尤其是使泥沙样结石排除体外;③支撑胆道。选项A、B、C、E描述不够确切。
胆道疾病术后应保持低热量、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原则,无需限制钠盐摄入。
胆瘘是指胆囊床以及胆管渗胆汁和肝外胆管或副肝管损伤所致的胆汁漏人腹腔,选项A、B、E是急腹症、急性腹膜炎的共性;选项C是胆道感染的症状;正常腹腔引流液不含胆红素,当腹腔引流液胆红素持续或明显增高时可明确诊断胆瘘,因此答案为E。

第5题:

男性,29岁。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发热36小时入 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入院后腹痛加重,伴有寒战,体温40℃,巩膜轻度 黄染,剑突下压痛,右下腹肌紧张,右下腹明显压 痛、反跳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阑尾穿孔
B.阑尾炎合并胃穿孔
C.腹膜炎引起溶血性黄疸
D.门静脉炎
E.阑尾与结肠形成内瘘


答案:D
解析:
急性阑尾炎时阑尾静脉中的感染性血栓可沿 肠系膜静脉至门静脉,表现:肝肿大,剑突下压 痛,轻度黄染。

第6题:

男性,46岁,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发热36小时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入院后腹痛加重,伴有寒战,体温40℃,巩膜轻度黄染,剑突下压痛,右下腹肌紧张,右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A . 门静脉炎

B . 阑尾炎合并胃穿孔

C . 腹膜炎引起溶血性黄疸

D . 急性阑尾炎穿孔

E . 阑尾与结肠形成内瘘


参考答案: A

第7题:

十、男性,29岁。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发热36小时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入院后腹痛加重,伴有寒战,体温40℃,巩膜轻度黄染,剑突下压痛,右下腹肌紧张,右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阑尾穿孔
B.阑尾炎合并胃穿孔
C.腹膜炎引起溶血性黄疸
D.门静脉炎
E.阑尾与结肠形成内瘘


答案:D
解析:

第8题:

患者,女性,25岁。昨日以“右下腹痛2天”,拟诊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给予抗生素等非手术治疗。今晨(3小时前)腹痛逐渐加重,先急诊住院。查体见体温39.5℃,右下腹明显腹膜刺激征。初步诊断该患者是()。

A.急性阑尾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

B.急性阑尾炎合并弥漫性腹膜炎

C.化脓性门静脉炎

D.盆腔脓肿

E.阑尾周围脓肿


正确答案:A

第9题:

患者,女性,50岁。因右上腹痛、发热、黄疸入院。患者就诊6小时后出现高热,体温39.5℃,腹痛加重为持续性剧痛,并出现神志淡漠,呼吸急促,全身发绀,血压80/50mmHg。

胆道手术后,发现胆瘘的主要依据为
A.腹膜刺激症状
B.急腹症表现
C.发热、腹痛、黄疸
D.急性腹膜炎表现
E.腹腔引流管引出液的性质和胆红素含量

答案:E
解析:
1.胆囊结石往往由于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而诱发急性胆囊炎,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发展为坏疽穿孔,形成胆汁性腹膜炎,此时患者在某一时间点腹痛会突然加剧,而非持续性剧痛,而且穿孔后会出现弥漫性腹膜炎的体征,故排除B;根据题干所给资料,无法判断C、D、E 项;而最常引起休克的胆道疾病是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此时胆道压力很高,化脓性胆汁中的细菌和毒素不断逆行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导致休克及精神症状。故最有可能的选项为A。
2.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放置T管的目的有:①引流胆汁;②引流残余结石,尤其是使泥沙样结石排除体外;③支撑胆道。选项A、B、C、E描述不够确切。
4.胆道疾病术后应保持低热量、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原则,无需限制钠盐摄入。
5.胆瘘是指胆囊床以及胆管渗胆汁和肝外胆管或副肝管损伤所致的胆汁漏入腹腔,选项A、B、E是急腹症、急性腹膜炎的共性;选项C是胆道感染的症状;正常腹腔引流液不含胆红素,当腹腔引流液胆红素持续或明显增高时可明确诊断胆瘘,因此答案为E。

第10题:

患者,女性,25岁。转移性右下腹痛6小时。查体:体温38.1℃,血压正常;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无腹肌紧张。临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经术前准备后,在腰麻下行阑尾切除手术。

此患者的阑尾炎类型属于
A.单纯性阑尾炎
B.化脓性阑尾炎合并腹膜炎
C.坏疽性阑尾炎
D.阑尾周围脓肿
E.穿孔性阑尾炎

答案:A
解析:
1.急腹症手术前不可灌肠,以免加重感染扩散。
2.该患者的症状体征较轻,无腹肌紧张,提示病变仅在阑尾,无脓性渗出刺激腹膜,故应考虑为单纯性阑尾炎。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