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包括()。

题目
项目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包括()。

A.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在非正常排放条件下的预测排放量之和
B.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在正常排放条件下的预测排放量之和
C.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在非正常排放条件下的预测排放量之差
D.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在正常排放条件下的预测排放量之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9年)某新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统计污染物年排放量应包括( )。

A.非正常工况有组织排放
B.非正常工况无组织排放
C.正常工况有组织排放
D.正常工况无组织排放

答案:C,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2018》8.8.7.4,年排放量包括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源正常排放条件下排放量之和。考前押题,瑞牛题库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 www.niutk.com

第2题: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识别首先应选择()。
A.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
B.评价区内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
C.该项目等标排放量较大的污染物
D.该项目排放量较大的污染物


答案:C
解析: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根据拟建项目的特点和当地大气污染状况对污染因子(即待评价的大气污染物)进行筛选。首先应选择该项目等标排放量Pi较大的污染物为主要污染因子;其次,还应考虑在评价区内己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亦应将其作为评价因子。

第3题:

纳税人篡改、伪造污染物检测数据的,应税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的产生量作为污染物的排放量。()


参考答案:对

第4题: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控制指标不包括( )。

A.排气筒中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B.排气筒中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C.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D.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

答案:D
解析: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设置了三项指标,包括:①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②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任何一个排气筒必须同时遵守上述两项指标,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排放;③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

第5题:

(2019年)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达的图表应包括()。

A.基本信息底图
B.项目基本信息图
C.达标评价结果表
D.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表

答案:A,B,D
解析:
见原文8.9。

第6题:

大气污染源调查的核心是核定()。

A:源强
B:污染物排放量及相关参数
C:源强及污染物排放量
D:源强、污染物排放量及相关参数

答案:D
解析:

第7题:

大气环境影响识别首先选用()。

A:评价区内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
B:等标排放量较大的污染物
C:国家规定的总量控制的污染物
D:该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

答案:B
解析:

第8题:

应税大气污染物按照()确定。

A、污染当量数

B、污染物排放量

C、污染物排放量折合的污染当量数

D、污染物排放浓度


参考答案:C

第9题: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控制指标不包括()。

A:排气筒中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B:排气筒中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C: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D: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

答案:D
解析: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设置了三项指标,包括:①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②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任何一个排气筒必须同时遵守上述两项指标,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排放;③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

第10题:

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划分的方法是选择()对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A:主要污染物的等标排放量最大者
B: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
C:预测模式
D:主要污染物的等标排放量最小者

答案:B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主要修订内容之一就是评价工作分级和评价范围确定方法。等标排放量是原导则划分评价等级的主要依据之一。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