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剂的规格量,即

题目
片剂的规格量,即

A.每片重量
B.平均重量
C.生产厂家的处方量
D.每片实际含量
E.每片中主药的百分含量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片剂的规格量,即生产厂家的处方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片剂的标示量即( )。

A 单剂含量

B 测得含量

C 规格量

D 平均含量

E 生产时的处方量


参考答案CE

第2题:

需要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

A、小剂量片剂

B、软膏剂

C、小规格注射剂

D、滴眼剂

E、糖浆剂


参考答案A

第3题:

片剂的规格系指

A.标示每片含有主药的重量

B.每片合有辅料的处方量

C.测得每片中主药的平均含量

D.每片重辅料的实际投入量

E.测得每片的平均重墨


正确答案:C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第4题:

片剂的标示量即( )。

A.百分含量

B.规格量

C.每片平均含量

D.相对百分含量

E.生产时的处方量


正确答案:BE
本题考查片剂标示量的含义。片剂含量测定是取一定量片剂,研细混匀后称取部分片粉进行分析,因此测得结果为平均每片量。片剂相当于标示量百分含量是指每片测得的实际含量与理论投料量的相符程度,即当理论量100时,实际量是多少。故答案为BE。

第5题:

对乙酰氨基酚难溶于水,今将其制成口服片剂(规格为0.3克),试验发现有裂片和溶出度不合格的问题。试分析原因,并根据片剂成型理论和Noyes一Whitney方程讨论应采取的措施。


正确答案:产生裂片和溶出度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对乙酰氨基酚的可压性差由于规格较大(0.3g)使可加入的稀释剂量很少或没有稀释剂选用的辅料的可压性不理想选用的黏合剂黏性不足或用量不够制成的颗粒太干或细粉太多都会导致裂片;对乙酰氨基酚难溶于水由于可加入的辅料量少选用的辅料亲水性不好(如常用的润滑剂硬脂酸镁为疏水性的)或崩解剂的崩解性能不理想且药物的粒径较大都会导致溶出度不合格。 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 ①药物经粉碎减小粒径增大药物的溶出面积;②在处方中加入可压性好、亲水性好的辅料如乳糖;③选用亲水性的润滑剂;④加入优良的崩解剂;⑤加入表面活性剂以改善片剂的润湿性;⑥选用黏合性能好又不影响片剂崩解性能的黏合剂如聚维酮;⑦控制颗粒含水量适中。
产生裂片和溶出度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对乙酰氨基酚的可压性差,由于规格较大(0.3g),使可加入的稀释剂量很少或没有稀释剂,选用的辅料的可压性不理想,选用的黏合剂黏性不足或用量不够,制成的颗粒太干或细粉太多,都会导致裂片;对乙酰氨基酚难溶于水,由于可加入的辅料量少,选用的辅料亲水性不好(如常用的润滑剂硬脂酸镁为疏水性的)或崩解剂的崩解性能不理想,且药物的粒径较大,都会导致溶出度不合格。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①药物经粉碎减小粒径增大药物的溶出面积;②在处方中加入可压性好、亲水性好的辅料如乳糖;③选用亲水性的润滑剂;④加入优良的崩解剂;⑤加入表面活性剂以改善片剂的润湿性;⑥选用黏合性能好又不影响片剂崩解性能的黏合剂如聚维酮;⑦控制颗粒含水量适中。

第6题:

某一规格为 0.3g的片剂,测得10片重 3.6612g,欲称取相当于该药物 0.5g的量,应取片粉多少?( )

A 0.6102g

B 0.5000g

C 0.4027g

D 0.4500~ 0.5500g

E 0.3661g


参考答案A

第7题:

片剂的规格量,即

A.每片重量

B.平均重量

C.生产厂家的处方量

D.每片实际含量

E.每片中主药的百分含量


正确答案:C
片剂的规格量,即生产厂家的处方量。

第8题:

关于药品规格的列法,正确的是

A、普通片剂应标明每片药片的重量

B、生物制品应标明每支(瓶)的装量

C、普遍片剂应标明每片药片中含有主药的重量

D、生物制品应标明每支(瓶)有效成分的效价及装量

E、生物制品冻干制剂应标明每支(瓶)有效成分的效价和复溶后体积


参考答案:CDE

第9题:

关于药品规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片剂应标明每片药品中含有主药的含量

B.片剂应标明每片药片的实际重量

C.片剂应标明每片药品中含有主药的重量

D.生物制品应标明每支(瓶)有效成分的效价及装量

E.生物制品冻干制剂应标明每支(瓶)有效成分的效价和复溶后体积


正确答案:B

第10题:

需做溶出度或释放度检查的药物制剂是( )。

A.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的片剂

B.难溶性药物的片剂

C.缓释制剂

D.控释制剂

E.透皮贴剂


正确答案:BCD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