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14岁,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伴乏力3个月。两颌下、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均明显肿大。胸骨有压痛,肝肋下2cm,脾肋下4cm,血红蛋白35g/L,白细胞28×109/L,外周血原始细胞57%,血小板55×109/L,骨髓增生极度括跃,原始细胞占84%,胞质未见棒状小体,涂片中有较多退化细胞。

题目
患者,女性,14岁,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伴乏力3个月。两颌下、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均明显肿大。胸骨有压痛,肝肋下2cm,脾肋下4cm,血红蛋白35g/L,白细胞28×109/L,外周血原始细胞57%,血小板55×109/L,骨髓增生极度括跃,原始细胞占84%,胞质未见棒状小体,涂片中有较多退化细胞。

治疗的方案可以为

A、VAD
B、VDLP
C、CHOP
D、BVD
E、M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性,2岁,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头晕、乏力、纳差2个月。两颌下、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均明显肿大,胸骨有压痛,肝肋下1cm,脾肋下3cm,Hb 40g/L,WBC 18×10/L,血涂片中原始细胞占87%,胞体较小,胞浆未见Auer小体,涂片中有较多退化细胞。

如经过化疗后,认为病人已达到完全缓解,下列唧项描述是错误的A.骨髓粒、红、巨核三系比例正常
B.原始细胞

答案:E
解析:

第2题:

患者,女性,2岁,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头晕、乏力、纳差2个月。两颌下、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均明显肿大,胸骨有压痛,肝肋下1cm,脾肋下3cm,Hb40g/L,WBC18×10/L,血涂片中原始细胞占87%,胞体较小,胞浆未见Auer小体,涂片中有较多退化细胞。

如经过化疗后,认为病人已达到完全缓解,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血象恢复,无白血病细胞
B.原始细胞

答案:E
解析:

第3题:

患儿女,2岁。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头晕、乏力2个月。双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均明显肿大,胸骨有压痛,肝肋下lcm,脾肋下3cm,Hb42g/L.WBCl8×10/L:血涂片中原始细胞占87%,胞体较小,胞浆未见Auer小体,涂片中有较多退化细胞,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C
儿童白血病绝大部分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表现也符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而且涂片中有较多的退化细胞及未见Auer小体,更加明确诊断。

第4题:

患儿女,2岁。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头晕、乏力2个月。双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均明显肿大,胸骨有压痛,肝肋下1cm,脾肋下3cm,Hb42g/L,WBC18*109/L,血涂片中原始细胞占87%,胞体较小,胞浆未见Auer小体,涂片中有较多退化细胞,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E、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答案:C
解析:
儿童白血病绝大部分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表现也符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而且涂片中有较多的退化细胞及未见Auer小体,更加明确诊断。

第5题:

患者,女性,14岁,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伴乏力3个月。两颌下、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均明显肿大。胸骨有压痛,肝肋下2cm,脾肋下4cm,血红蛋白35g/L,白细胞28×109/L,外周血原始细胞57%,血小板55×109/L,骨髓增生极度括跃,原始细胞占84%,胞质未见棒状小体,涂片中有较多退化细胞。

如果做细胞化学染色,下列哪种结果会不支持诊断

A、SBB阳性
B、PAS阳性
C、AS-DNCE阴性
D、NAP积分175分
E、POX阴性

答案:A
解析:
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SBB阳性,A与此题无关。

第6题:

患者,女性,2岁,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头晕、乏力、纳差2个月。两颌下、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均明显肿大,胸骨有压痛,肝肋下1cm,脾肋下3cm,Hb 40g/L,WBC 18×10/L,血涂片中原始细胞占87%,胞体较小,胞浆未见Auer小体,涂片中有较多退化细胞。

为了本病的诊断,下列哪项检查应作为首选A.肝功能检查
B.骨髓细胞学检查
C.淋巴结穿刺涂片
D.细胞化学染色
E.血常规检查

答案:B
解析:

第7题:

患者,女性,14岁,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伴乏力3个月。两颌下、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均明显肿大。胸骨有压痛,肝肋下2cm,脾肋下4cm,血红蛋白35g/L,白细胞28×109/L,外周血原始细胞57%,血小板55×109/L,骨髓增生极度括跃,原始细胞占84%,胞质未见棒状小体,涂片中有较多退化细胞。

目前对本病诊断的常见分型标准为

A、FAB法
B、骨髓形态学检查法
C、免疫分型法
D、MIC法
E、染色体核型检查

答案:A
解析:
对于急性白血病,目前临床主要使用FAB分型(法英美分型)。

第8题:

患者,女性,2岁,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头晕、乏力、纳差2个月。两颌下、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均明显肿大,胸骨有压痛,肝肋下1cm,脾肋下3cm,Hb40g/L,WBC18×10/L,血涂片中原始细胞占87%,胞体较小,胞浆未见Auer小体,涂片中有较多退化细胞。

对本病诊断后的分型,目前主张采用A.MIC分型法
B.骨髓形态学分型法
C.FAB分型法
D.染色体核型检查
E.免疫分型法

答案:A
解析:

第9题:

患者,女性,14岁,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伴乏力3个月。两颌下、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均明显肿大。胸骨有压痛,肝肋下2cm,脾肋下4cm,血红蛋白35g/L,白细胞28×109/L,外周血原始细胞57%,血小板55×109/L,骨髓增生极度括跃,原始细胞占84%,胞质未见棒状小体,涂片中有较多退化细胞。

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哪一种疾病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E、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答案:A
解析:
患者表现为多部位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白细胞增高而红细胞、血小板减少,骨髓增生活跃,提示为白血病;Auer小体见于ANLL,此题选项中A符合。

第10题:

患者,女性,2岁,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头晕、乏力、纳差2个月。两颌下、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均明显肿大,胸骨有压痛,肝肋下1cm,脾肋下3cm,Hb42g/L,WBC18×10/L,血涂片中原始细胞占87%,胞体较小,胞浆未见Auer小体,涂片中有较多退化细胞。

如经过化疗后,认为患者已达到完全缓解,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骨髓红系、巨核细胞正常
B.骨髓象原始细胞<10%
C.血象恢复,无白血病细胞
D.临床无浸润的症状和体征
E.血小板大于或等于100×10/L

答案:B
解析:
1.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崛起与发展,人类基因组的破译,使其对染色体易位形成融合基因的检出更能反映急性白血病的生物学本质,从而提出了白血病的MICM分型方案,使白血病的诊断从细胞水平上升到亚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这不仅对进一步认识白血病的本质及研究其发病机制和生物学特性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指导临床治疗和疗效及预后的判断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完全缓解标准:①骨髓象:原粒细胞I型+Ⅱ型(原单+幼单或原淋+幼淋)≤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正常。②血象:男性血红蛋白≥100g/L,女性及儿童血红蛋白≥90g/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L,血小板≥100×10/L,外周血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③临床:无白血病浸润所致的症状和体征,生活正常或接近正常。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