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诉乙侵权纠纷一案,法院通过调解结案,并制作了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题目
甲诉乙侵权纠纷一案,法院通过调解结案,并制作了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调解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与生效判决具有同等效力,故甲乙达成调解协议后可申请法院依据调解协议的内容制作判决书
B.甲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冉行起诉
C.一审的调解书发生效力后,甲不能提起上诉
D.乙未按调解书履行义务时,甲可以根据调解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与乙签订一份承揽合同。后来甲与乙因合同发生纠纷,乙向法院提起诉讼。在审理过程中,双方都同意以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达成协议,并制作了调解书,但是在送达之后,双方都已经签收后乙反悔了,此时,人民法院应当( )

A.不予理睬

B.及时判决

C.重新调解

D.告知当事人如确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协议内容违法的才可以申请法院再审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法院对当事人反悔应对的措施。
《民事诉讼法》第91条规定,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而在调解书送达之后,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原则上是不允许反悔的。除非是当事人确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协议内容违法的才可以申请法院再审。

第2题:

下列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中,在哪些情形下法院可以在制作裁判文书时对认定事实或者判决理由部分适当简化?( )

A.王某诉上司李某性骚扰,王某认为涉及其隐私,向法院申请对判决的事实部分进行简化,法院认为理由正当

B.甲公司和乙公司的采购合同纠纷最终调解结案并由法院作了调解书

C.王某和李某因遗产纠纷诉至法庭,但双方对案件事实争议不大

D.甲公司诉乙公司侵犯其商业秘密,要求其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乙公司承认了其侵权但在赔偿数额方面有异议


正确答案:ABCD
ABCD。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在制作裁判文书时对认定事实或者判决理由部分可以适当简化:(1)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需要制作民事调解书的;(2)一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明确表示承识对方当事人全部诉讼请求或者部分诉讼请求的;(3)当事人对案件事实没有争议或者争议不大的;(4)涉及个人隐私或者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一方要求简化裁判文书中的相关内容,人民法院认为理由正当的;(5)当事人双方一致同意简化裁判文书的。本题中的ABCD分别对应了上述情形中的(4)(1)(3)(2),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

第3题:

甲公司诉乙公司侵权一案,在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之后,甲公司新发现一重要证据遂向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省高级人民法院受理后,甲公司与乙公司达成了调解协议。在此情况下,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由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撤销原判决的裁定

B.由省高级人民法院制作调解书并注明撤销原判决

C.在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同时,该判决自动撤销

D.制作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双方后,该判决视为撤销


正确答案:ABC
根据《民诉意见》第201条的规定,按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或提审的案件,由再审或提审的人民法院在作出新的判决、裁定中确定是否撤销、改变或者维持原判决、裁定;达成调解协议的,调解书送达后,原判决、裁定即视为撤销。所以A、B、C项的表述都是错误的。

第4题:

甲公司诉乙公司合同纠纷一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制作调解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后,发现调解书的内容与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不一致。法院做法正确的是()。

A.应当根据调解协议,裁定补正调解书的相关内容
B.将原调解书收回,按调解协议内容作出判决
C.应当适用再审程序予以纠正
D.将原调解书收回,重新制作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

答案:A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6条规定,当事人以民事调解书与调解协议的原意不一致为由提出异议,人民法院审查后认为异议成立的,应当根据调解协议裁定补正民事调解书的相关内容。法院尽管发现调解书的内容与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不一致,但由于调解书一经送达双方当事人即发生效力,而且这种情况不适用审判监督程序的相关规定,因此法院应参照第16条的规定,根据调解协议,裁定补正调解书的相关内容,因此选A是正确的。

第5题:

甲公司诉乙公司合同纠纷一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制作调解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后,发现调解书的内容与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不一致,应当如何处理?

A.应当根据调解协议,裁定补正调解书的相关内容

B.将原调解书收回,按调解协议内容作出判决

C.应当适用再审程序予以纠正

D.将原调解书收回,重新制作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


正确答案:A

第6题:

甲乙双方因工程施工合同发生纠纷,甲公司向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审理过程中,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法院制作了调解书并送达了双方当事人。双方签收后乙公司又反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公司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B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调解书进行判决

C 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调解书无效并及时判决

D 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调解书无效并重新进行调解


正确答案:A
4.A【解析】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在双方当事人自  愿的基础上,以制作调解书的形式,从而解决纠纷  的方式,叫法院调解。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  后,即具有法律效力。法院调解具有强制约束力,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按照调解协议执行,另一方当事  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第7题:

甲乙双方因工程施工合同发生纠纷,甲公司向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审理过程中,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法院制作了调解书并送达了双方当事人。双方签收后乙公司又反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公司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B.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调解书进行判决,

C.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调解书无效并及时判决

D.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调解书无效并重新进行调解

 


【答案】A

  【解析】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书经双方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调解不成的,如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于下列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执行:①法院制作的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生效的调解书;②仲裁机构制作的依法由人民法院执行的仲裁裁决书、生效的仲裁调解书;③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等。


第8题:

下列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情形,哪些符合法定条件?( )

A.甲诉乙侵权纠纷一案,经诉讼调解成功,法院制作的民事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双方签收一年后,乙提出充分证据证明当初调解协议是在承办法官的强迫下违心达成的

B.丙诉丁离婚纠纷一案,有关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生效半年后,丙提出证据证明丁当初虚构离婚的原因事实

C.张三诉李四继承纠纷一案,判决生效五年后,遗产已经自然损害过半,张三提出证据证明原审法院审理该案时适用法律错误 .

D.杨老汉诉杨小华解除收养关系纠纷一案,有关解除收养关系的判决生效一年后,杨小华提出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


正确答案:AD
85.答案:A、D 考点:申请再审讲解:《民事诉讼法》第182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经人民法院审查属实的,应当再审。据此,选项A正确。《民事诉讼法》第183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不得申请再审。据此,选项B错误。《民事诉讼法》第 184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提出;2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据此,选项C 超过了申请再审的法定期限,而选项D则符合申请再审的法定期限。所以,本题正确选项为A、D。

第9题:

甲外出旅游向乙借了一台索尼相机,却不慎丢失。双方为此发生纠纷。乙向法院起诉,要求甲赔偿损失1万元,法院受理后对此案进行了调解。调解中,甲愿意赔偿8000元,乙坚持赔偿1万元,调解未果。随后乙多次催促法院判决,该案审判员说:“判决容易,我最多判他赔你7000元。”乙听后同意接受甲的8000元赔偿,法院据此制作了调解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对此调解书表述正确的是( )。

A.乙可以就此调解书上诉

B.此调解书只对甲有效,而对乙无效

C.乙可就此调解书申请再审

D.乙可以再行起诉,因为此调解书违反了自愿原则


参考答案:C
解析:《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经人民法院审查属实的,应当再审。

第10题:

甲公司诉乙公司侵权一案,市中级人民法 院作出二审判决后,甲公司发现重要证据,向省高级人 民法院申请再审。省髙级人民法院受理后,在再审过 程中,甲、乙公司达成了调解协议,此时对中级人民法 院判决如何处理:( )
A.由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撤销该判决的裁定
B.由省高级人民法院在调解书上注明该判决撤销
C.当事人在达成调解书时,此判决自动失效
D.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双方后,此判决自动失效


答案:D
解析:
。根据《民诉意见》第201条的规定。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