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题目
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不能适用简易程序
B.在法庭上,必要时才对未成年被告人使用戒具
C.讯问和审判时,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D.对未成年人案件,宣告判决应当公开进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我国涉外刑事案件审理程序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国籍不明又无法查清的。以中国国籍对待,不适用涉外刑事案件审理程序

B.法院审判涉外刑事案件,不公开审理

C.对居住在国外的中国籍当事人,可以委托我国使、领馆代为送达

D.外国法院通过外交途径请求我国法院向外国驻华使、领馆商务参赞送达法律文书的,应由我国有关高级法院送达


正确答案:C
[考点]涉外刑事诉讼程序[解析]关于无国籍人是否适用涉外刑事案件审理程序。根据《刑诉解释》第314条规定:外国人的国籍以其入境时的有效证件予以确认;国籍不明的。以公安机关会同外事部门查明的为准。国籍确实无法查明的,以无国籍人对待,适用涉外刑事案件审理程序。所以国人和无国籍人均适用涉外刑事案件审理程序,选项A错误。根据《刑诉解释》第318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涉外刑事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因而,涉外刑事案件的审判以公开审理为原则,不公开审理为例外。选项B错误。根据《刑诉解释》第327条第2项规定: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居住的中国籍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可以委托我国使、领馆代为送达。选项C正确。考生还应了解向域外居住的当事人送达诉讼文书,还可以通过外交途径送达、邮寄送达、按刑事司法协助协定规定的方式送达以及诉讼代理人嵌达这几种方式。《刑诉解释》第329条规定:外国法院通过外交途径请求我国法院向我国公民以及在华的第三国当事人送达有关刑事法律文书,除有司法协助协定的外,按照下列程序处理:(1)由该国驻华使、领馆将法律文书交外交部领事司转递有关高级人民法院。该高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后。认为可以代为送达的,应当指定有关中级人民法院送达当事人。请求方附有送达回证的,当事人应当在送达回证上签字;未附送达回证的,由负责送达的中级人民法院出具送达证明。送达回证或者送达证明由高级人民法院通过外交部领事司转递请求方。(2)受送达的当事人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的,不予送达;不属于人民法院职权范围或者因地址不明及其他原因不能送达的,有关高级人民法院应当注明不能送达的原因。由外交部领事司向请求方说明,予以退回。根据上述规定,外国驻华使、领馆商务参赞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的.不予送达。选项D错误。[难度系数]**

第2题:

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9年试卷二第77题)

A.不能适用简易程序

B.在法庭上,必要时才对未成年被告人使用戒具

C.休庭时,可以允许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成年近亲属、教师会见未成年被告人

D.对未成年人案件,宣告判决应当公开进行


正确答案:CD

第3题:

《刑事诉讼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或一般不公开审理。关于该规定中未成年人“年龄”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张某被采取强制措施时十七岁,不应当公开审理

B.李某在审理时十五岁,不应当公开审理

C.钱某犯罪时十六岁,不应当公开审理

D.赵某被立案时十八岁,不应当公开审理


正确答案:B

第4题:

对于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
[答案] B。[解析]《刑事诉讼法》第15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故本题判断错误。

第5题:

下述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表述错误的是:

A.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是指适用于审判时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特别刑事诉讼程序

B.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是指适用于犯罪时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的特别刑事诉讼程序

C.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符合国际上未成年人立法的发展趋势

D.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有利于解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增多的社会问题


正确答案:A
36.【答案】A 【考点】 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解析】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是适用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程序的一种特别刑事诉讼程序。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适用的对象是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所以选项A表述错误,选项B表述正确。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具有重要意义:(1)有助于教育、挽救违法犯罪的未成年入;(2)有助于解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增多的社会问题; (3)符合国际上未成年人立法的发展趋势;(4)有利于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发展和完善,所以,选项C和D均表述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表述,所以答案是A。

第6题:

人民法院审判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对于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二十周岁的刑事案件,不公开审理。( )


参考答案:错

第7题:

第 11 题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刑事案件,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

A.可以不受刑事诉讼法关于听取被告人最后陈述规定的限制

B.可以由人民陪审员独任审判

C.检察院可以派员出庭,也可以不派员出庭

D.被告人可以不出庭


正确答案:ABD
[考点] 简易程序的特点
[答案及解析] ABD。简易程序作为第一审普通程序的简化程序,具有以下特点:
(1)可以审判员1人独任审判。依《刑事诉讼法》第174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一)对依法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人民检察院建议或者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二)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三)被害人起诉的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可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时是由审判员1人独任审判,而不能够由人民陪审员独任审判,故B项错误。
(2)人民检察院可以不派员出庭。依《刑事诉讼法》第l75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不派员出席法庭。被告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和辩护。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的,经审判人员许可,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可以同公诉人互相辩论。”故C项正确。
(3)简化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程序,被告人自愿认罪,并对起诉书所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的,法庭可以直接作出有罪判决。依《刑事诉讼法》第l77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不受本章第一节关于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鉴定人、出示证据、法庭辩论程序规定的限制。但在判决宣告前应当听取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意见。”可知被告人必须出庭,并且在宣告判决前必须听取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故AD项错误。

第8题:

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不能适用简易程序

B.在法庭上,必要时才对未成年被告人使用戒具

C.休庭时,可以允许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成年近亲属、教师会见未成年被告人

D.对未成年人案件,宣告判决应当公开进行


正确答案:CD
[考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解析]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指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本题中简称《若干规定》)第35条规定。少年法庭应当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4条及《刑诉解释》的有关规定.确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否适用简易程序。也就是说,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也可以适用简易程序。选项A错误。根据《若干规定》第25条规定,在法庭上不得对未成年被告人使用戒具。未成年被告人在法庭上可以坐着接受法庭调查、询问,在回答审判人员的提问、宣判时应当起立。选项B错误。根据《:若干规定》第30条规定,休庭时,可以允许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成年近亲属、教师等人员会见被告人。选项C正确。根据《若干规定》第31条规定,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宣告判决应当公开进行.但不得采取召开大会等形式。因此,选项D正确。[难度系数]**

第9题:

下列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指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满14周岁不满l8周岁的案件

B.14岁以上不满16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不公开审理

C.16岁以上不满l8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不公开审理

D.公安机关对羁押的未成年人应当与羁押的成年人分别看管


正确答案:ACD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解释所称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指被告人实施被控的犯罪时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案件,所以A正确。《刑事诉讼法》第152条第2款规定,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所以B错误,C正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1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审前羁押的未成年人,应当与羁押的成年人分别看管,所以D正确。

第10题:

第 90 题 下列哪些属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特有的原则?

A.教育、感化、挽救的原则

B.分案处理原则

C.法庭不公开原则

D.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原则


正确答案:ABC
[考点]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原则
[答案及解析] ABC。由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自身的特点,其诉讼程序应当贯彻如下原则:(1)教育、感化、挽救原则;(2)分案处理原则;(3)不公开审理原则;(4)保护未成年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原则;(5)及时、迅速的原则。故A、B、C项正确,D项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