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个命题是正确的?

题目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个命题是正确的?

A:被教唆人实施了被教唆的罪的,对教唆犯从重处罚
B: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教唆人单独构成独立的教唆罪,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对教唆犯可以免除处罚
D: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刑法和刑法学两者的关系,下列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A.刑法学是一门以刑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

B.刑法以犯罪、刑罚和刑事责任为研究对象

C.刑法和刑法学的研究对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

D.刑法是比刑法学更为抽象的一门学科


参考答案:D

第2题:

根据我国《刑法》第12条的规定,在刑法溯及力上采取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


正确答案:A
我国刑法规定了“从旧兼从轻”原则——新法原则上不适用于颁布以前发生的行为,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认为罪轻的。应适用新法。

第3题:

司法考试刑法今年的命题趋势


你好,刑法在司法考试中试题一般设置39道客观题,1道案例;司法考试大纲恰好39章(总则13章,分则16章)与之相对应。是巧合还是特意安排!同时,在历年的考题中,刑法试题的考点均照顾到各个“章”,最起码一章的内容会以“选项”为单位在试题中出现被考查。

在照顾“面”的前提下,重点突出,如总则中的犯罪构成一章,分则中的侵犯财产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等。具体而言,刑法中的考点可以分为三个级别的考点:一级考点,每年的试题都必然涉及考查的,如正当防卫、不作为犯的认定、因果关系认定、事实认识错误、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抢劫罪、非法拘禁罪、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等;二级考点,隔年考查的,轮换出题的,一般二年考查一次,如罪刑法定、刑法解释、单位犯罪、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等;三级考点,考查具有偶然性,不易把握,需要全面学习,如刑法的空间效力、被害人承诺等排除犯罪性事由、新理论、新规定等。在每个级别的考点之下,还可以细分为具体考点与概括考点,如上文列举的一级考点部分内容为具体考点,犯罪未完成形态、共同犯罪等也是每年必考,但是内容繁杂,相对较概括。

另外,从司法考试大纲对刑法分则的要求与实际考查情况看,重点突出的特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每年的司法考大纲都要求考生学习重点罪名105个,普通罪名135个,合计240个罪名。但是,如果实际统计每年刑法试题所涉及的罪名就会发现,即使把所有可能涉及的罪名都统计出来也不会超过60个罪名。如:笔者统计2011年涉及58个罪名;2010年涉及59个罪名;2009年涉及55个罪名。

 

第4题: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

第5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关于首要分子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D
首要分子可以是主犯,也可以不是主犯。

第6题:

下列连续概括中,正确的是()。

A、假言命题——命题——思维

B、假言命题——命题——推理

C、假言命题——命题——思维形式

D、假言命题——命题——逻辑


参考答案:C

第7题:

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ACD

第8题:

下列有关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根本标准

B.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政治属性和法律特征

C.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是对犯罪的定性描述,而没有设置定量要求

D.根据我国刑法对犯罪的定义,只有具有一定严重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的违反刑法的行为才能被认定为犯罪


正确答案:ABD
解析: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科学概括,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根本标准。一方面,它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政治属性和法律特征;另一方面,它在对犯罪进行定性描述的同时也设置了定量要求,即《刑法》第13条关于“但书”的规定。根据这一定义,只有具有一定严重程度的社会危害性的严重违反刑法的行为才能被认定为犯罪。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A、B、D。

第9题:

设A是m×n矩阵,且m>n,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