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证人的相关说法, 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题目
下列有关证人的相关说法, 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凡是了解案件事实的人, 都有资格担任本案的证人
B.生理上或者精神上有缺陷的人, 不能担任本案的证人
C.未成年人无法出庭作证的, 法院可以准许其不出庭
D.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 予以训诫, 情节严重的, 经院长批准, 处以 10 日以下的拘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第 4 题 有关刑事诉讼中证人的表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证人只能是自然人,而不是法人

B.被告人的近亲属不能作为证人

C.证人没有义务出庭作证,只需提供书面证言

D.证人无权要求对其因作证而受到的经济损失给予适当补偿


正确答案:A
[考点]证人制度
[答案及解析] A。证人是直接利害冲突双方以外的向司法机关提供自己感受到的案件情况的诉讼参与人。证人一般应当出庭作证,并在法庭上接受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等的询问、质证。
同时,证人如果有意作伪证还可能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因此,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只能是自然人,而不是法人。证人有权查阅询问笔录并要求依法加以修正或补充,有权要求对其因作证而受到的经济损失给予适当补偿等。证人也有义务出庭作证,以及如实陈述其知道的有关案件情况等。因此,被告人的近亲属只要了解案情并且有认知能力就有资格作证人。综上所述,故A项正确。

第2题:

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保证人必须在汇票或者粘贴单上记载的事项:()。

A.被保证人的签章

B.保证日期

C.保证人的名称跟住所

D.被保证人的名称


正确答案:A

第3题:

下列有关证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证人是自然人

B.征人可以是单位

C.在侦查期间,证人有权要求侦查机关为其保密

D.因作证减少的收入,证人可以向司法机关要求补偿


参考答案:B

第4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保证人资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企业法人的职能部门,可以在授权范围内作为保证人

B.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一律不得作为保证人

C.医院可以作为保证人

D.学校不得作为保证人

答案:D
解析:
考点:“担保方式——保证”。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为保证人。但是,以下组织不能作为保证人:①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提供保证;②国家机关。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③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第5题:

有关《行政许可法》,下列哪一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正确答案:B
《立法法》第14条规定,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A不选。第15条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C、D正确。不选。部门规章只能对上位法设定的许可作出具体的规定。答案为B项。

第6题:

下列哪一选项最恰当地指明了伪证罪的主体范围?( )

A.证人

B.证人、鉴定人

C.证人、鉴定人、记录人

D.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伪证罪的主体。《刑法》第305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玳。”这是刑法关于伪证罪的规定,根据这一规定,伪证罪的主体是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第7题:

下列有关证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因作证减少的收入,证人可以向司法机关要求补偿

B.司法机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指定证人

C.在侦查期间,证人有权要求侦查机关为其保密

D.证人只能是自然人


正确答案:B

第8题:

关于证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证人具有不可替代性

B.询问证人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进行

C.必要时可以通知证人到公安机关作证

D.对证人可以拘传


参考答案:ABC

第9题:

下列关于证人的说法,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
B.路途遥远的证人,可以不出庭作证
C.不出庭证人,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出庭作证
D.证人出庭作证的费用及误工损失,由申请该证人出庭的当事人承担


答案:C
解析:
考点:证人制度
讲解:《民事诉讼法》第72条第2款规定,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将证人的条件由“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改为“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因此A项错误。第73条第2项规定,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出庭作证。可见,仅仅是路途遥远不构成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必要条件,还必须满足交通不便。B项的说法错误,C项的说法正确。第74条规定,证人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费用以及误工损失,由败诉一方当事人负担。而非由申请该证人出庭的当事人承担,D项的说法错误。答案选C。

第10题:

(2005年真题)下列哪一选项最恰当地指明了伪证罪的主体范围?(  )
A.证人
B.证人、鉴定人
C.证人、鉴定人、记录人
D.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


答案:D
解析:
解析: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伪证罪的主体包括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