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行为成立敲诈勒索罪的是:

题目
以下行为成立敲诈勒索罪的是:

A.甲去邻居乙家盗窃,没想到乙在家。甲即以报警相威胁,要求乙马上回家取一万元给自己。乙被迫同意,交给甲一万元
B.甲捡到乙的手机,强行向乙索要1000元酬谢
C.甲向乙行贿,乙在三天后给甲退款,甲不收。乙即将该款上交单位纪检部门。后来甲见事情未成,即来索要退款。乙答复已上交,不能退。甲即以报警相威胁,逼迫乙退款
D.甲手里没有乙的“艳照”,却谎称有乙的艳照,敲诈乙现金1万元(可能与诈骗罪形成竞合)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C,D
解析:
【 解析】ACD。被敲诈的事件是非法事件的,不影响对敲诈者的定性。例如雷政富被敲诈案。B按照民事纠纷处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甲得知财务部主任由他人担任后实施的行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甲的行为只构成放火罪

B.甲索要10万元“精神损害赔偿”的行为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C.甲的行为是敲诈勒索罪与放火罪的想象竞合犯

D.甲的行为是敲诈勒索罪与放火罪的吸收犯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

下列犯罪中,实行行为只能是不作为的有( )。

A.敲诈勒索罪

B.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C.遗弃罪

D.诈骗罪


正确答案:C
不作为是相对于作为而言的,指行为人负有实沲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据此只有C项符合题意。

第3题:

初三学生甲(15周岁),帮助社会人员乙盗窃学校财务室3万元,又挑拨高三学生丙(18周岁)敲诈勒索校外小吃店6000多元,还唆使同班同学丁(15凋岁)抢劫女生手机价值1600余元。后来在和初二学生戊(14周岁)绑架一小学生向其家长勒索财物的过程中,指使戊将小学生杀死。甲的上述行为,成立哪些犯罪:( )

A.盗窃罪、敲诈勒索罪、抢劫罪和绑架罪

B.敲诈勒索罪、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

C.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

D.抢劫罪和绑架罪


正确答案:C
9.答案: C 考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讲解:由于甲只有15周岁,仅对我国刑法规定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八种严重故意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所以仅成立该八种犯罪的共犯,排除A、B两项。虽然甲和戊不可能构成绑架罪的共犯,但是可以对绑架行为中的故意杀人行为进行评价,即甲指使戊将小学生杀死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所以C正确。根据全国人大法工委的解释,《刑法》第17条第2款中的八种犯罪不是指罪名,而是指八种犯罪行为。我国刑法在法条设计时规定了包容犯,如绑架罪包容了故意杀人行为,组织卖淫、强迫卖淫罪中包容了强奸行为,拐卖妇女、儿童罪中包容了强奸行为,因此虽然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不能构成绑架罪、组织卖淫、强迫卖淫罪、拐卖妇女、儿童罪,但是对于他们在实施绑架、组织卖淫、强迫卖淫、拐卖妇女、儿童等行为时有故意杀人、强奸行为的,仍然可以构成故意杀人罪或者强奸罪。

第4题:

敲诈勒索罪的定罪

敲诈勒索罪,是否以实际敲诈所得额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敲诈勒索未遂,也构成犯罪。只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5题:

初三学生甲(15 周岁),帮助社会人员乙盗窃学校财务室3 万元,又挑拨高三学生丙(18 周岁)敲诈勒索校外小吃店6000 多元,还唆使同班同学丁(15 周岁)抢劫女生手机价值1600 余元。后来在和初二学生戊(14周岁)绑架一小学生向其家长勒索财物的过程中,指使戊将小学生杀死。甲的上述行为,成立哪些犯罪?

A.盗窃罪、敲诈勒索罪、抢劫罪和绑架罪

B.敲诈勒索罪、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

C.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

D.抢劫罪和绑架罪


正确答案:C
【答案】:C
【详解】:由于甲只有15 周岁,仅对我国刑法规定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八种严重故意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所以仅成立该八种犯罪的共犯,排除A、B 两项。虽然甲和戊不可能构成绑架罪的共犯,但是可以对绑架行为中的故意杀人行为进行评价,即甲指使戊将小学生杀死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所以C 正确。根据全国人大法工委的解释,《刑法》第17 条第2 款中的八种犯罪不是指罪名,而是指八种犯罪行为。我国刑法在法条设计时规定了包容犯,如绑架罪包容了故意杀人行为,组织卖淫、强迫卖淫罪中包容了强奸行为,拐卖妇女、儿童罪中包容了强奸行为,因此虽然已满14 周岁不满16 周岁的人不能构成绑架罪、组织卖淫、强迫卖淫罪、拐卖妇女、儿童罪,但是对于他们在实施绑架、组织卖淫、强迫卖淫、拐卖妇女、儿童等行为时有故意杀人、强奸行为的,仍然可以构成故意杀人罪或者强奸罪。

第6题:

对丙的行为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

A.以敲诈勒索罪追究刑事责任

B.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

C.以敲诈勒索罪与故意杀人罪两罪实行数罪并罚

D.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ABC

第7题:

张某向闫某要钱还赌债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A、敲诈勒索罪

B、挪用资金罪

C、诈骗罪

D、内幕交易罪


参考答案:A

第8题:

第 12 题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

B.敲诈勒索罪都不是当场取财,而是事后取财

C.敲诈勒索罪的行为可能包含暴力性的胁迫

D.敲诈勒索罪最高刑为无期徒刑


正确答案:ABD
《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第274条修改为:“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据此,多次敲诈勒索的,即使达不到数额较大的标准也可构成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可能事后取财,也可能当场取财。答案为ABD。

第9题:

在本案中,关于成立罪名正确的是( )。

A.张某的行为成立抢劫罪,王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李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B.张某、王某、李某三人的行为成立抢劫罪共犯

C.张某、王某二人的行为成立抢劫罪共犯,李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D.张某、李某的行为成立抢劫罪共犯,王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刑法》的规定,张某、李某2人的行为符合抢劫共同犯罪的特征,李某的行为符合盗窃罪的特征,对张某、王某、李某均应追究刑事责任。

第10题:

关于D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D的行为仅成立非法持有枪支罪

B.D的行为成立非法持有枪支罪和抢劫罪

C.D的行为虽然不成立抢劫罪。但应对E抢劫银行的犯罪行为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

D.D的行为不成立犯罪


正确答案:BCD
《刑法》第128条第l款规定的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是指违反枪支管理法规,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按照枪支管理法规,D没有权利持有公务用枪,而D却持有,因此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则D选项自然是错误的。要成立共同犯罪,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刑法》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在本案中,D将持有的枪支借给E玩耍,但D对E抢劫的行为并不知情,所以共同的故意也无从谈起。因此D不成立抢劫罪,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C选项本身就有问题,既然D的行为不成立抢劫罪,也就不应对E抢劫银行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所以C选项也是错误的。故选BCD三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