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30g) 的框架结构,采用摩擦型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基础,初步确定某中柱采用如下图所示的四桩承台基础,已知桩身直径为400mm,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桩间距有待进一步复核。考虑x 向地震作用,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底面标高处的竖向力,弯矩,水平力,承台有效高度,承台及其上土重可忽略不计。

题目
某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30g) 的框架结构,采用摩擦型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基础,初步确定某中柱采用如下图所示的四桩承台基础,已知桩身直径为400mm,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桩间距有待进一步复核。考虑x 向地震作用,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承台底面标高处的竖向力,弯矩,水平力,承台有效高度,承台及其上土重可忽略不计。
试问,当桩中心距s=2400mm,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承台A-A剖面处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500 B.3100 C.2800 D.240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框架结构柱基础,作用标准组合下,由上部结构传至该柱基竖向力F=6000kN,由风载控制的力矩Mx=My=1000kN·m。柱基础独立承台下采用400mm×400mm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的平面布置及承台尺寸如题11~13图所示。承台底面埋深3.0m,柱截面尺寸为700mm×700mm,居承台中心位置。承台采用C40混凝土,as=65mm。承台及承台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



题13:验算角桩对承台的冲切时,试问,承台的抗冲切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800
B. 1000
C. 1500
D. 1800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5.19条,或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9.8条,冲切破坏椎体的有效高度为:h0=1100-as=1035mm。
从承台底角桩内边缘引45°冲切线与承台顶面或承台变阶处相交点至角桩内边缘的水平距离(m)为:a1x=a1y=1050mm。
角桩冲跨比为:λ1x=λ1y=1050/1035=1.01>1.0,取1.0;
从角桩内边缘至角桩外边缘的距离为:c1=c2=600mm;
角桩冲切系数为:α1x=α1y=0.56/(0.2+1)=0.467;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系数为:βhp=1.0-0.1×(1100-800)/(2000-800)=0.975;
承台的抗冲切承载力设计值应满足:N1<[α1x(c2+a1y/2)+α1y(c1+a1x/2)]βhp·f1·h0,则N1<0.467×(600+1050/2)×2×0.975×1.71×1035×10^-3=1813.2kN。
承台的抗冲切承载力设计值与1800kN更为接近,故答案选D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多桩承台,在角桩的竖向力冲切作用下,承台的抗冲切承载力设计值。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首先计算角桩冲跨比;
②其次根据角桩冲跨比计算角桩冲切系数;
③最后计算在角桩的竖向力冲切作用下,承台的抗冲切承载力设计值。

第2题:

某商业楼为五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基础拟采用承台下桩基,柱A截面尺寸为800mmx800mm,预制方桩边长为350mm,桩长为27m,承台厚度为800mm,有效高度h取750mm,板厚为-600mm,承台及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 (f=1.43N/mm2),抗浮设计 水位+5.000,抗压设计水位+3.500。柱A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下图。

假定,柱A的基础采用五桩承台,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于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6000kN,水平力H=300kN,力矩M=500kN.m。不考虑底板的影响及承台的重量。试问,柱A承台截面最大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250
B 1450
C 1650
D 2750


答案:C
解析:
解答:根据《桩规》第5.1.1条:
《桩规》第5.9.2条:
Mmax=2×Nmaxχmax=2×1385×0.6=1662kN.m 故选(C)

第3题:

某框架结构柱基础,作用标准组合下,由上部结构传至该柱基竖向力F=6000kN,由风载控制的力矩Mx=My=1000kN·m。柱基础独立承台下采用400mm×400mm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的平面布置及承台尺寸如题11~13图所示。承台底面埋深3.0m,柱截面尺寸为700mm×700mm,居承台中心位置。承台采用C40混凝土,as=65mm。承台及承台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



题11:试问,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最小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700
B. 770
C. 820
D. 100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5.4条,或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1.1条,群桩中单桩桩顶竖向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在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Qk=(Fk+Gk)/n=(6000+4×4×3×20)/9=773kN。
在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Q1k=(Fk+Gk)/n+Mxky1/∑yi^2+Mykx1/∑xi^2=773+1000×1.6/(1.6^2×6)+1000×1.6/(1.6^2×6)=981kN。
又根据《地规》第8.5.5条,或根据《桩规》第5.2.1条,Ra≥Q1k/1.2=981/1.2=817kN>Qk。
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最小值为817kN,与820kN最为接近。
故答案选C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根据上部结构的荷载条件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包括以下考点:
①轴心竖向力作用下任一单桩的竖向力;
②偏心竖向力作用下任一单桩的竖向力。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首先根据给出竖向力、桩数、承台尺寸及埋深,计算轴心竖向力作用下任一单桩的竖向力,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应满足其要求;
②其次根据给出的两个方向力矩,计算偏心力作用下桩的竖向力最大值,其数值不应超过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1.2倍;
③最后综合计算结果以及题干中所要求的条件,取数值较大者为需要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第4题:

某框架结构办公楼边柱的截面尺寸为800mm×800mm,采用泥浆护钻孔壁灌注桩两桩承台独立基础。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k=5800kN,水平力Hk=200kN,力矩Mk=350kN·m,基础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承台及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钻孔灌注桩直径800mm,承台厚度1600mm,h0取1500mm。基础剖面及土层条件见图5-16。[2011年真题]
提示:①本题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②C35混凝土,ft=1.57N/mm2。



2.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试问,承台正截面最大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2550
B. 2700
C. 3450
D. 365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9.2条第1款规定,确定承台的正截面弯矩设计值时,桩反力不应计人承台及其上土的重量。作用于桩B的竖向力最大,按式(5.9.2-1)计算,除去承台及其上土自重后,可得:



以上计算得到的桩反力为标准值,计算承台正截面弯矩设计值时,应根据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这一条件,乘以1.35的分项系数,则最大弯矩设计值为:



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5题:

某框架结构办公楼边柱的截面尺寸为800mm×800mm,采用泥浆护钻孔壁灌注桩两桩承台独立基础。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k=5800kN,水平力Hk=200kN,力矩Mk=350kN·m,基础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承台及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钻孔灌注桩直径800mm,承台厚度1600mm,h0取1500mm。基础剖面及土层条件见图5-16。[2011年真题]
提示:①本题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②C35混凝土,ft=1.57N/mm2。



1.试问,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3000
B. 3500
C. 6000
D. 700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3.9条规定,当根据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按下列公式计算:



中等风化凝灰岩:



根据表5.3.9注1规定,属极软岩、软岩类;



查表可得,



根据5.3.3条规定,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为:
.


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



故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为:



根据第5.2.2条式(5.2.2)计算,故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6题:

某框架结构办公楼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独立柱基,承台高度1.2m,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C35,题图为边柱基础平面、剖面、土层分布及部分土层参数。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5000kN,Mx=300kN·m,My=0,基础及基底以上填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
提示:①承台有效高度h0取1.1m;②《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



非抗震设计时,假定,承台效应系数ηc为0.1,黏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k为150kPa,试问,考虑承台效应的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1150
B. 1200
C. 1250
D. 130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2.5条规定,不考虑地震作用时,考虑承台效应的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R=Ra+ηcfakAc
式中,对于柱下独立桩基,承台净底面积为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2.2条和5.3.5条计算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代入数据计算得:R=1193+0.1×150×3.5=1245.5kN。

第7题:

某框架结构办公楼边柱的截面尺寸为800mm×800mm,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两桩承台独立基础。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k=5800kN,水平力Hk=200kN,力矩Mk=350kN·m,基础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承台及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钻孔灌注桩直径为800mm,承台厚度为1600mm,h0取1500mm。基础剖面及土层条件见图3-14。
提示:1.本题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
2.C35混凝土,ft=1.57N/mm2。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试问,承台正截面最大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550 (B)2700 (C)3450 (D)3650


答案:C
解析:
答案:(C)

第8题:

某框架结构柱基础,作用标准组合下,由上部结构传至该柱基竖向力F=6000kN,由风载控制的力矩Mx=My=1000kN·m。柱基础独立承台下采用400mm×400mm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的平面布置及承台尺寸如题11~13图所示。承台底面埋深3.0m,柱截面尺寸为700mm×700mm,居承台中心位置。承台采用C40混凝土,as=65mm。承台及承台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



题12:假定,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试问,柱对承台的冲切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5300
B. 7200
C. 8300
D. 950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5.19条及第3.0.6条,或根据《地规》第3.0.6条及《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9.7条可得:
F1=1.35Sk=1.35×(F-∑Ni)=1.35×(6000-6000/9)=1.35×8×6000/9=7200kN
故答案选B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多桩承台,柱对承台的冲切力设计值计算。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首先求出柱对承台的冲切力设计值,指扣除承台及其上填土自重,柱作用在冲切破坏锥体上相当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的冲切力设计值,对本题而言,等于柱根部轴力设计值减去柱正下方单桩的净反力设计值;
②最后由于题目给出的竖向力对应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且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故标准组合计算结果应乘以1.35。

第9题:

某框架结构办公楼边柱的截面尺寸为800mm×800mm,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两桩承台独立基础。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k=5800kN,水平力Hk=200kN,力矩Mk=350kN·m,基础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承台及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钻孔灌注桩直径为800mm,承台厚度为1600mm,h0取1500mm。基础剖面及土层条件见图3-14。
提示:1.本题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
2.C35混凝土,ft=1.57N/mm2。



试问,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3000 (B) 3500 (C) 6000 (D) 7000


答案:B
解析:
答案:(B)

第10题:

某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0.6m,桩长10.0m。承台底面尺寸及布桩如图所示,承台顶面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的竖向力Fk=6300kN。土层条件及桩基计算参数如表10、图10所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用于软弱下卧层④层顶面的附加应力σz最接近下列何值?(  )(承台及其上覆土的重度取20kN/m3)


A、8、5kPa
B、18kPa
C、30kPa
D、40kPa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