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物按抗震要求为乙类建筑,条形基础及地基土的剖面见图。基础底面以下各土层的厚度、土性指标、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临界值及液化指数示于表。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计算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500kN。

题目
某建筑物按抗震要求为乙类建筑,条形基础及地基土的剖面见图。基础底面以下各土层的厚度、土性指标、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临界值及液化指数示于表。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计算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500kN。




3.按抗震要求验算,基础的宽度不应小于(  )m。

A. 2.06
B. 2.00
C. 1.94
D. 1.81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框架结构办公楼边柱的截面尺寸为800mm×800mm,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两桩承台独立基础。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k=5800kN,水平力Hk=200kN,力矩Mk=350kN·m,基础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承台及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钻孔灌注桩直径为800mm,承台厚度为1600mm,h0取1500mm。基础剖面及土层条件见图3-14。
提示:1.本题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
2.C35混凝土,ft=1.57N/mm2。


试问,地表下5.5m深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Ncr,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作答。
(A)5 (B)7 (C)10 (D)14


答案:B
解析:
答案:(B)

第2题:

某建筑物按抗震要求为乙类建筑,条形基础及地基土的剖面见图。基础底面以下各土层的厚度、土性指标、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临界值及液化指数示于表。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计算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500kN。




1.本题的持力层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  )kPa。

A. 213.5
B. 220.0
C. 243.2
D. 275.3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规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下式修正:fa=fak+ηbγ(b-3)+ηdγm(d-0.5)。
式中,ηb、ηd为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由黏性土e和IL均小于0.85,查表5.2.4可得,ηb=0.3,ηd=1.6;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fak+ηdγm(d-0.5)=200+1.6×18×1.5=243.2kPa。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3题:

对于主要承受竖向荷载的抗震设防区低承台桩基,计算桩顶作用效应时可不考虑地震作用的必要条件包括()。

A、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和基础抗震承载力计算的建筑物

B、不位于斜坡地带和地震可能导致滑移、地裂地段的建筑物

C、桩端及桩身周围无可液化土层

D、承台周围无可液化土、淤泥、淤泥质土

E、承台与土紧密接触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影响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的因素有下列哪些选项?(  )

A、设计地震分组
B、可液化土层厚度
C、标贯试验深度
D、场地地下水位

答案:A,C,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4.3.4条规定,锤击数临界值与地震分组、地下水水位、标准贯入试验深度有关。

第5题:

某建筑物按抗震要求为乙类建筑,条形基础及地基土的剖面见图。基础底面以下各土层的厚度、土性指标、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临界值及液化指数示于表。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计算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500kN。

{图}
{图1}

4.对液化土层进行砂石桩挤密处理,砂石桩的直径取400mm,正方形布桩,要求将其孔隙比从0.90减少到0.75,则砂石桩的间距应最接近于(  )m。

A. 1.30
B. 1.50
C. 1.80
D. 2.00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2.2条第4款规定,按正方形布桩时,砂石桩的间距按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s为砂石桩间距(m);d为砂石桩直径(m);ξ为修正系数,当考虑振动下沉密实作用时,可取1.1~1.2;不考虑振动下沉密实作用时,可取1.0;e0为地基处理前砂土的孔隙比,可按原状土样试验确定,也可根据动力或静力触探等对比试验确定;e1为地基挤密后要求达到的孔隙比。故砂石桩的间距为:



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6题:

某建筑物按抗震要求为乙类建筑,条形基础及地基土的剖面见图。基础底面以下各土层的厚度、土性指标、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临界值及液化指数示于表。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计算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500kN。




3.按抗震要求验算,基础的宽度不应小于(  )m。

A. 2.06
B. 2.00
C. 1.94
D. 1.81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1及5.2.2条规定,地基承载力需满足:基底处平均压力不应超过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将上题计算得的地基抗震承载力的值代入以下公式即可求得基础宽度为:



说明满足抗震设计要求的基础宽度不应小于1.81m。

第7题:

某建筑物按抗震要求为乙类建筑,条形基础及地基土的剖面见图。基础底面以下各土层的厚度、土性指标、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临界值及液化指数示于表。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计算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500kN。




2.在进行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最接近于(  )kPa。

A. 316.2
B. 330.4
C. 345.6
D. 382.3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2.3条式(4.2.3)计算,由黏性土fak=200kPa,查表4.2.3可得,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为:ζa=1.3,则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为:faE=ζafa=1.3×243.2=316.16kPa。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8题:

某柱下矩形独立基础,基础尺寸见图4-16。垂直于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底面边长为2m,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边长为。相应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柱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为500kN,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之和Gk为100kN,作用于基底的竖向荷载偏心距e等于,基底反力的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为1.0m。

试问,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边长(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3.33
(B) 3.45
(C) 3.50
(D) 3.55


答案:A
解析:
(A)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 2002)图5.2. ,设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为,与基础宽度之间的关系为:

第9题:

当丙类建筑位于严重液化的场地时,在确定地基处理和基础方案时,下列哪些措施符合抗震害要求?( )
A.采用筏板基础、柱下十字交叉基础等刚性基础
B.采用振冲、振动砂桩等方法加固液化土层,使该土层的标准贯入实测击数大于相应的临界值
C.增加基础埋置深度,基础底面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
D.采用桩基础


答案:B,C,D
解析:
A项采用浅基础和刚性基础均对抗震不利。

第10题:

某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所采用条形基础宽度b=2.0m,埋深2.0m,地基剖面如图9-5所示,场地土层勘察资料如表9-10所示。作用在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标准值为Fk=450kN,荷载按地震效应组合计算。


(2)根据建筑物性质和对地基液化判别,应采取( )的抗液化措施。
A.部分消除液化沉陷,或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
B.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或更高要求
C.全部消除液化沉陷
D.可不采取措施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第4.3.5条,求得液化指数I1E=7+5+3=15,根据4.3.5可知地基的液化等级为中等,根据表4.3.6可知,选择丙类建筑所采取的抗液化措施。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