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子程序求一方阵的次对角线上的元素之和。

题目
下面的子程序求一方阵的次对角线上的元素之和。
SUBROUTINE CDJX(M,N,K)
DIMENSION M(N,50)
DO 10 J = 1,N
K=_
10 CONTINUE RETURN END
为了使程序完整,应在_处填入的是:

A.K+M(J,J)
B.K+M(J,N+1—J)
C. K+M(N+J,J)
D. K+M(N+J,N-J)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节点导纳矩阵的特点有()。

A、是n×n阶方阵

B、是稀疏矩阵

C、一般是对称矩阵

D、其对角元一般小于非对角元


正确答案:ABC

第2题:

将一个n阶三对角矩阵A的三条对角线上的元素按行压缩存放于一个一维数组B中, A[0][0]存放于B[0]中。对于任意给定数组元素A[i][j],它应是数组A中第______行的元素。


正确答案:2i+j-3
2i+j-3 解析:在三对角矩阵中,按行压缩存储,其转换公式为k=2i+j-3。

第3题:

反对称矩阵的主对角线线上的元素和为0。()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设3阶实对称矩阵A的各行元素之和都为3,向量都是齐次线性方程组AX=0的解.① 求A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② 求作正交矩阵Q和对角矩阵


答案:
解析:

第5题:

下面的子程序求一方阵的次对角线上的元素之和。
SUBROUTINE CDJX(M,N,K)
DIMENSION M(N,50)
DO 10 J = 1,N
K=_
10 CONTINUE RETURN END
为了使程序完整,应在_处填入的是:

A.K+M(J,J)
B.K+M(J,N+1—J)
C. K+M(N+J,J)
D. K+M(N+J,N-J)

答案:B
解析:
(1)方阵是行和列数目相等的矩阵,方阵次对角线指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直线。
(2)N值是由主程序调用子例行子程序时传递过来的。
(3)子例行子程序定义的两维数组下标上界最大为50。
(4)方阵的行和列由传递过来的N值决定。
(5)可以设置N=5,有下列25个数组元素:

第6题:

排队系统的状态转移速度矩阵中( )元素之和等于零。

A 、每一列

B 、每一行

C 、对角线

D 、次对角线


参考答案B

第7题:

下列程序用于输出一个主对角线上元素值为“*”,其他元素值为“”的5×5阶的方阵,试将程序补充完整。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5, 5)

For i = 1 To 5

For j = 1 To 5

If ______Then

x(i, j) = '*'

Else

______

End If

Print ______

Next j

Print

Next i

End Sub


正确答案:i=j x(ij)="#" Print x(ij);
i=j , x(i,j)="#" , Print x(i,j);

第8题:

反对称矩阵的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和为0。()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下面的子程序求一方阵的次对角线上的元素之和
SUBROUTINE CDJX(M,N,K)
DIMENSION M(N,50)
DO 10 J=1,N
K= {pz_填空}
10 CONTINUE
RETURN
END
为了使程序完整,应在{pz_填空}处填入的是:
(A)K+M(J,J)
(B)K+M(J,N+1-J)
(C)K+M(N-J,J)
(D)K+M(N+J,N-J)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已知行列式,求: (1)第4行元素的代数余子式之和; (2)第4行元素的余子式之和.


答案: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