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产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年7月企业发生的与固定资产相关的业务如下:

题目
某生产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年7月企业发生的与固定资产相关的业务如下:
(1)销售自有厂房取得不含税收入1541.3万元。该厂房系2004年购入,购入原价1380万元,目前已提折旧600万元,企业选择简易办法计税。
(2)销售自己使用过的设备,共取得销售收入257.2万元,其中A设备含税销售收入83.2万元,B设备含税销售收入174万元。A设备系2008年购入,购入时取得的普通发票上注明价税合计金额为100万元,目前已提折旧20万元,该企业就该项业务未放弃减税;B设备系2010年购入,购入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00万元,目前已提折旧30万元。
(3)将一辆小汽车自2018年7月1日起对外出租,按月收取不含税月租金6万元。
已知:当月可抵扣的进项税额23.8万元;销售的上述固定资产,均仍有使用价值。
要求:
(1)计算该企业当月应缴纳的增值税。
(2)根据上述业务,作出相应的会计分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0月份购买一项固定资产,发生下列相关费用,其中不应计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是( )。

A.固定资产买价

B.购买机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C.为取得固定资产而缴纳的契税

D.固定资产安装调试费


正确答案:B

第2题:

材料题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81-85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2016年5月发生如下业务:
(1)企业将商品销售给一般纳税人,取得不含税价款100000元。
(2)企业将商品销售给小规模纳税人,价税混合收取23400元。
(3)企业预收货款20000元。
(4)企业自产产品用于企业在建工程,已知其成本为50000元,不含税对外售价为60000元。

企业将自产产品用于本企业在建工程业务,应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为(  )元。查看材料

A.0
B.8500
C.9350
D.10200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计算。销项税额=60000×17%=10200(元)。

第3题:

依据增值税的有关规定,不能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有( )。

A.个体经营者以外的其他个人

B.从事货物零售业务的小规模企业

C.从事货物生产业务的小规模企业

D.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


正确答案:ABD
解析:税法规定,下列纳税人不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个体经营者以外的其他个人;货物零售业务的小规模企业;销售免税货物的企业;不经常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的企业。

第4题:

共用题干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2013年5月发生如下业务:(1)企业将商品销售给一般纳税人,取得不含税价款100000元。(2)企业将商品销售给小规模纳税人,价税混合收取23400元。(3)企业收取预收货款20000元。(4)企业将自产产品用于本企业在建工程,已知其成本为50000元,不含税对外售价为60000元。

企业销售商品给小规模纳税人,其正确的会计处理为()。
A:贷记“主营业务收入”23400元
B:借记“主营业务收入”23400元
C:贷记“主营业务收入”20000元
D: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元

答案:C,D
解析:
正确的会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117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
正确的会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23400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
采取预收货款销售方式,企业收到货款时,其账务处理格式为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预收账款”。
应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60000*17%=10200(万元)。
5月的销项税额=17000+3400+10200=30600(万元)。

第5题:

共用题干
某服装外贸企业2013年度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所示:取得销售收入共计1000万元,支付合理的工资薪金共计300万元,业务宣传费16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15万元,利润总额为500万元。另外,企业购置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支出100万元,已投入使用。设该服装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征税率为25%。

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有()。
A:该企业增值税征税率为13%
B:业务宣传费和业务招待费准予在税前扣除的标准一样
C: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年限最低为10年
D: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最低为5年

答案:C,D
解析:
A项所述错误,该企业增值税税率为17%,不是13%。B项所述错误,业务宣传费和广告费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而业务招待费是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5‰。C、D两项表述的内容是正确的。


本题中,业务宣传费多列支1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多列支7.5万元。在利润总额500万的基础上调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500+10+7.5=517.5(万元),应纳所得税=517.5*25%-10=119.375(万元)。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业务宣传费支出,准予税前扣除的最高限额为当年销售收入15%。销售收入的15%=1000*15%=150(万元);业务宣传费实际支出额为160万元。因此,该企业不允许本年度税前扣除的业务宣传费=160-150=10(万元)。


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准予扣除。工资薪金的2.5%=300*2.5%=7.5(万元),职工教育经费实际支出为15万元。该企业本年度允许在税前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为7.5万元。


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税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100*10%=10(万元)。

第6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13%税率。2019年8月发生如下业务:(1)将商品销售给一般纳税人,取得不含税价款100000元。(2)将商品销售给小规模纳税人,价税混合收取22600元。(3)预收货款20000元。(4)将自产产品用于企业在建厂房,已知其成本为50000元,不含税对外售价为60000元。

企业收取预收货款业务,正确的账务处理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第7题:

共用题干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2013年5月发生如下业务:(1)企业将商品销售给一般纳税人,取得不含税价款100000元。(2)企业将商品销售给小规模纳税人,价税混合收取23400元。(3)企业收取预收货款20000元。(4)企业将自产产品用于本企业在建工程,已知其成本为50000元,不含税对外售价为60000元。

企业销售商品给一般纳税人,正确的会计处理为()。
A:借记“主营业务收入”100000元
B:贷记“主营业务收入”100000元
C:贷记“应付账款”100000元
D: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元

答案:B,D
解析:
正确的会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117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
正确的会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23400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
采取预收货款销售方式,企业收到货款时,其账务处理格式为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预收账款”。
应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60000*17%=10200(万元)。
5月的销项税额=17000+3400+10200=30600(万元)。

第8题:

依据增值税的有关规定,不能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有()。

A、个体经营者以外的其他个人

B、从事货物零售业务的小规模企业

C、从事货物生产业务的小规模企业

D、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


参考答案:AD

第9题: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17%税率。今年5月发生如下业务:
(1)将商品销售给一般纳税人,取得不含税价款100000元。
(2)将商品销售给小规模纳税人,价税混合收取23400元。
(3)预收货款20000元。
(4)将自产产品用于企业在建厂房,已知其成本为50000元,不含税对外售价为60000元。
企业将自产产品用于本企业在建厂房,应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额()元。

A.0
B.8500
C.9350
D.10200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增值税的检查。将自产产品用于在建厂房,不视同销售,不计提销项税额。

第10题:

根据增值税的有关规定,不能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有( )。

A.个体经营以外的其他收入
B.从事货物零售业务的小规模企业
C.从事货物生产业务的企业
D.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
E.长期经营免税商品的企业

答案:A,B,D,E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