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属于宋太祖时“务限法”规定的大理寺断案内容的是(  )。

题目
以下属于宋太祖时“务限法”规定的大理寺断案内容的是(  )。
A.大事限三十日
B.中事限十五日
C.中事限二十日
D.小事限十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属于宋太祖时“务限法”规定的大理寺断案内容的是( )。

A.大事限三十日

B.中事限十五日

C.中事限二十日

D.小事限十日


正确答案:ACD
解析:“务限法”是农务繁忙季节中停止民事审判的制度。“务”指农务。规定每年二月初一日“入务”,即开始进入农忙季节,直到九月三十日止,属于“务限”期,在“务限”期内州县官府停止受理有关田宅、婚姻、债负、地租等民事案件。限满之日即十月一日,称“务开”,方可受理审判上述民事诉讼,直至次年人务日为止。刑事审判方面,宋太祖时规定大理寺断案,大事限三十日,中事限二十日,小事限十日;刑部大事限十五日,中事限十日,小事限五日。太宗时把大理寺的大事期限缩短为二十五日。地方审判机关,大事限四十日,中事限二十日,小事限十日,过限者罚。

第2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宋朝法律制度的有(  )。
A.务限法
B.翻异别推制
C.鞫谳分司制
D.铨选法


答案:A,B,C,D
解析:
【精解】备选项都属于宋朝的法律制度,其中,铨选法属于官员选任与考课制度的范畴。

第3题:

属于加油卡限制信息的内容是().

A.限油品

B.限油站

C.限每日加油量

D.限每次加油金额


参考答案:A,B,D

第4题:

宋代法律规定犯人推翻口供时应该重审,并改换审判官重审的诉讼制度是(  )
A.理雪制度
B.鞠谳分司制
C.翻异别勘制
D.务限法


答案:C
解析:
宋代有“翻异别勘”制度。所谓“翻异别勘”是被告推翻原口供而另行安排勘闻、推鞠的重审截度。因犯人翻供,所关情节重大,一般换法官审理,称“别推”,若换司法机关审理,则叫“别移”。

第5题:

下列关于唐宋司法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唐承隋制、宋沿唐制,设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分掌中央司法审判职权
B、大理寺审理中央百官与京师发生的案件
C、宋太祖时,刑部被审刑院代替
D、御史台分设台院、殿院、史院,统辖下属的诸御史

答案:A
解析:
A项正确,大理寺审理中央百官与京师徒刑以上案件,宋太祖是为加强对中央司法机关的控制而设立的,但刑部依然存在,但地位在审刑院之下,神宗时裁撤审刑院,恢复了大理寺和刑部的原有职能。刑部主要负责死刑复核、在押犯的申诉,以及官员的昭雪等事。御史台中分设台院、殿院和察院,台院执掌纠弹中央百官,参与大理寺的审判和审理皇帝交付的重大案件。殿院执掌纠察百官在宫殿中违反朝仪的行为和巡视京城及其他朝会、郊祀中的失礼行为。察院纠察州县地方官吏的违法行为。唐代时以“道”为监察区,每道设一名监察御史,称为巡按使,品级虽低,但权力极大,是皇帝监督地方的耳目。

第6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宋朝法律制度的有(  )。
A.务限法
B.鞫谳分司制
C.翻异别推制
D.重法地法


答案:A,B,C,D
解析:
【精解】务限法是宋朝的民事审判时限制度。鞫谳分司制是宋朝审理和判决分立的制度。翻异别推制是宋朝犯人翻供后改换法官或者司法机构重新审理的制度。重法地法是宋朝为了惩治盗贼而颁布的刑事特别法。备选项应全选。

第7题:

下列有关宋代编敕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宋刑统》是编敕活动的产物
B、敕的效力高于律,成为断案的依据
C、从宋太祖的编敕活动开始,大凡新皇帝登基或改元,均要进行编敕
D、敕主要是关于犯罪与刑罚方面的规定

答案:B,C,D
解析:
《宋刑统》是法典,是律,编敕是在律之外的立法活动。故A项错误。其余三项都是正确的。编敕,是将一个个单行的敕令整理成册,上升为一般法律形式的立法过程,是宋代一项重要而频繁的立法活动。宋神宗时,敕地位提高,已到了足以破律、代律的地步。

第8题:

关于《务限法》说法正确的是( )。

A.《务限法》是宋朝的一种诉讼制度

B.《务限法》是关于民事诉讼的时效制度

C.《务限法》也适用于刑事案件

D.《务限法》对防止积案,发挥司法职能有积极作用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务限法》是宋朝的关于民事诉讼的时效制度。对于刑事案件,也依案件性质情节的不同及轻重,定有不同的审结期限,对防止积案,发挥司法职能有积极作用。

第9题:

务限法是(  )的法律制度。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答案:C
解析:
解析:宋朝为了保证民事诉讼不误农时,特创立《务限法》,凡是属于务限期内的民事纠纷,官府不予受理。

第10题:

汉朝专门制定的官员任职回避制度的法律称为(  )。
A.三互法
B.务限法
C.均输平准法
D.重法地法


答案:A
解析:
解析:“务限法”是宋朝的民事审判时限制度;“均输平准法”是汉朝平抑物价的法令,以限制商人牟利;“重法地法”是宋朝打击盗贼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