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列关于刑罚特征的阐述中,表述正确的有(  )。

题目
在下列关于刑罚特征的阐述中,表述正确的有(  )。
A.刑罚从其性质上讲,是最为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B.刑罚的种类及其适用标准必须以刑法的明文规定为依据
C.刑罚适用的对象只能是触犯刑法构成犯罪的自然人
D.刑罚的适用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的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B,D
解析:
刑罚是指由人民法院根据刑法的明确规定对犯罪人所运用的由国家强制力保障的最为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其往往是限制或者剥夺罪犯的某种权利。因此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罪犯不一定就是自然人,我国刑法中的罪犯包括自然人和单位。对犯罪的单位完全可适用刑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香港刑法关于犯罪的特征表述为()。

A.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处罚性

D.触犯刑罚性


参考答案:B, C

第2题:

下列关于刑罚的特征的表述,哪一项不正确?

A.刑罚的属性在于对犯罪人权益的限制或剥夺,因此刑法在本质上具有严厉性,这种严厉性区别于其他法律制裁的本质特征。

B.刑罚的适用具有特定性,刑罚处罚的对象不仅包括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或法人,还包括其他非人的对象。

C.刑罚根据的法定性,这也是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要求刑法总则对刑罚的种类作出明文规定。

D.适用主体的单一性,刑罚适用的主体只能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人民法院。


正确答案:B
【答案】B
【详解】选项A正确,选项C,选项D正确,选项B错误,刑罚处罚的对象不包括其他非人的对象。
【相关考点梳理】这是2012年司法考试大纲刑法唯一一个新增考点:刑罚的特征。不难,但是要引起一定的重视.这种题,采用排除法和常识法,即使没见过,静下心来,不要慌张认真审题,就能做好。

第3题:

关于唐律中的刑罚适用原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十恶”犯罪为“常赦所不原”

B.老年人和残疾人犯罪可减免刑罚

C.禁止以类推方法定罪量刑

D.外国人犯罪一律依照唐律处罚


正确答案:AB
解析:唐律明确规定了断罪无正条,可以举轻以明重,或举重以明轻的类推原则;还规定外国人犯罪分两种情况处理,因此CD均不正确。

第4题:

下列各项中,关于中国会计学会的特征表述正确的有()。

A.学术性
B.专业性
C.非营利性
D.有偿性

答案:A,B,C
解析:

第5题:

下列关于从重处罚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从重处罚是指应当在犯罪所适用刑罚幅度的中线以上判处刑罚
B.从重处罚是在法定刑以上判处刑罚
C.从重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D.从重处罚不一定判处法定最高刑

答案:C,D
解析:
从重处罚,是指在法定刑幅度内选择判处比没有该情节的类似犯罪相对较重的刑种或刑期。从重处罚,不允许在法定最高刑之上判处刑罚。刑法学界有人所主张的中间线论,不符合刑法所确定的适用规则。

第6题:

刑罚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一种法律制裁措施。下列对刑罚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刑罚必须由刑法明确规定

B.刑罚只能适用于犯罪分子

C.刑罚是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措施

D.刑罚只能由国家审判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决定

E.刑罚是对违反了治安管理行为的当事人采取的一种行政制裁措施


正确答案:ABCD

第7题:

下列关于代理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ABD

第8题:

下列关于战时缓刑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适用于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犯罪军人

B.要求犯罪军人有重大立功表现

C.视为原刑罚已经执行完毕

D.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


正确答案:D
【考点】战时缓刑
【解析】《刑法》第449条规定:“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

第9题:

关于刑罚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刑罚的报应观念主要存在于古代刑法,在现代刑法中没有任何意义
B.刑罚的特殊预防,就是通过刑罚适用,预防准备犯罪的人实施犯罪
C.刑罚的一般预防,是用刑罚的威力震慑有可能犯罪的人,促使其放弃犯罪
D.在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为了预防的目的,应当一律从重处罚

答案:C
解析:
刑罚报应观念认为,刑罚是对犯罪的公平报应,科处刑罚的唯一理由就是因为行为人犯了罪。报应观念要求只能在“同态报应”的范围内科处刑罚,因此,即使在现代刑法中其对划定刑罚的上限也有重要意义。A选项错误。刑罚的特殊预防,是指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惩罚改造犯罪分子,预防他们重新犯罪。特殊预防的对象是犯罪的人。B选项错误。所谓的一般预防,是指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威慑潜在的犯罪人,防止他们重蹈犯罪人的覆辙。一般预防的对象是没有犯罪的社会成员。C选项正确。在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既要考虑特殊预防的需要,又要考虑一般预防的需要,二者要并重。并且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为了预防犯罪而一律从重处罚违反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选项错误。

第10题:

下列关于刑罚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刑罚目的制约着刑罚的根据
  • B、刑罚目的制约刑罚承受主体的范围
  • C、刑罚目的制约着刑罚的体系与种类
  • D、刑罚目的关系到刑罚具体适用原则的制定
  • E、刑罚目的关系到刑罚的执行

正确答案:A,B,C,D,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