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想象竞合犯的特征及与牵连犯、吸收犯罪的区别。

题目
简述想象竞合犯的特征及与牵连犯、吸收犯罪的区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犯罪行为自着手实行到由于某种原因终止之前,一直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罪形态,称为( )。

A.牵连犯

B.吸收犯

C.想象竞合犯

D.继续犯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继续犯。继续犯也称为持续犯,是指犯罪行为自着手实行到由于某种原因终止之前,一直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罪形态。

第2题:

出于一个故意或过失,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属于( )。

A.牵连犯

B.吸收犯

C.想象竞合犯

D.继续犯


正确答案:C
解析:牵连犯的特征是:基于一个犯罪目的,实施了两个以上行为,触犯数个不同的罪名;吸收犯的特征是:基于一个犯罪目的,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其中一个不具有独立性的行为被另一行为吸收;想象竞合犯的特征是: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罪过,实施了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不同的罪名;继续犯的特征是:基于一个犯罪故意,实施一个行为,触犯一罪,犯罪行为及其所引起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因此,出于一个故意或过失,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属于想象竞合犯。

第3题:

根据刑法理论,实施一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不同罪名的犯罪形态是( )。

A.结合犯

B.牵连犯

C.想象竞合犯

D.吸收犯


正确答案:C

第4题:

数次贪污构成的犯罪是( )。

A.连续犯

B.继续犯

C.想象竞合犯

D.牵连犯


正确答案:A

第5题: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下列犯罪形态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 )。

A.继续犯

B.吸收犯

C.牵连犯

D.想象竞合犯


正确答案:CD
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理论,在四个选项中,只有牵连犯、想象竞合犯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

第6题: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下列犯罪形态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的是( )。

A.继续犯

B.吸收犯

C.牵连犯

D.想象竞合犯


正确答案:C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罪数形态的处断原则。所谓“从一重处断”是指对具体罪数形态所触犯的数个罪名。按照其犯罪行为所触犯的数罪中最重的犯罪论处。所以,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的前提是犯罪行为触犯数个异种罪名。在罪数形态中,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的只有两种:想象竞合犯和牵连犯。在本题所给出的几种罪数形态中,继续犯、吸收犯只触犯一个罪名,所以不可能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

第7题:

出于一个犯罪故意或过失,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这在刑法上称为( )。

A.吸收犯

B.牵连犯

C.想象竞合犯

D.惯犯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想象竞合犯的定义。出于一个犯罪故意或过失,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不同罪名的犯罪形态在刑法上被称为想象竞合犯。

第8题:

如果犯罪行为所造成的不法状态存在,则犯罪行为仍然存在。具备这一特征的是( )。

A.连续犯

B.想象竞合犯

C.牵连犯

D.继续犯


正确答案:D
解析:继续犯的特点之一就是犯罪行为及其所引起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罪,也称为持续犯。因此,选择D。考生注意从概念上与连续犯相区别。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切勿混淆。

第9题:

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形态称为()

A.继续犯

B.牵连犯

C.想象竞合犯

D.吸收犯


参考答案:C

第10题:

数行为在处理时作为一罪的情况有(  )。
A.连续犯
B.牵连犯
C.吸收犯
D.想象竞合犯


答案:A,B,C
解析:
【精解】数行为在处理时作为一罪就是处断的一罪。连续犯、牵连犯和吸收犯是处断的一罪。而想象竞合犯、结果加重犯是实质的一罪。故选A、B、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