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中,补充栈桥施工必须配置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结合地质水文情况,本栈桥施工适合采用哪两种架设方法?

题目
问答题
事件1中,补充栈桥施工必须配置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结合地质水文情况,本栈桥施工适合采用哪两种架设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座80m+160m+8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其中2号墩位于水中,河流平均水深达6m。施工期河流不通航,水面宽度240m。地质钻探资料揭示,有厚8~12m的粉质黏土覆盖层,覆盖层以下为黏土和砂性土,桩基设计采用钻孔灌注桩。
施工单位根据本桥的地质和水文情况,采用了施工栈桥、钻孔平台和钢板桩围堰等临时设施。栈桥基础施工有两个方案比选:①钻孔灌注桩基础;②钢管桩基础。
基桩施工完成后进行承台施工,承台施工工艺拟采用:①打设钢板桩围堰;②吸泥;③清底;④水下混凝土封底;⑤围堰支撑和围堰内抽水;⑥钢护筒切割;⑦立模;⑧钢筋制作安装;⑨浇筑承台混凝土。
问题:
1.简述栈桥和钢板桩围堰的作用。
2.根据本桥水文地质情况,栈桥基础比选方案采用哪一个更合理简述理由。
3.补充承台施工所缺少的三个施工工艺。
4.指出水中墩桩基础质量控制关键点。
5.本桥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总体部署应包含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答案:
解析:
1.栈桥的作用是施工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运输通道。 钢板桩围堰的作用是隔水以及辅助水中墩承台施工。
2.栈桥基础采用钢管桩基础合理。
钢管桩基础比钻孔灌注桩基础更经济、工期更短。
3.缺少:凿除桩头、铺筑垫层、测量放样、承台混凝土养护。
4.质量控制关键点有:
(1)桩位坐标与垂直度控制;
(2)护筒埋深;
(3)泥浆指标控制;
(4)护筒内水头高度;
(5)孔径的控制,防止缩径;
(6)桩顶、桩底标高的控制;
(7)清孔质量;
(8)钢筋笼接头质量;
(9)导管接头质量检查与水下混凝土的灌注质量。
5.三个方面的内容是:
(1)建立施工管理机构;
(2)划分施工任务;
(3)拟定施工顺序(施工进度)。

第2题:

【背景资料】
某特大桥主桥为连续刚构桥,桥跨布置为(75+6×120+75)m,桥址区地层从上往下依次为洪积土、第四系河流相的黏土、亚黏土及亚砂土、砂卵石土、软岩。主桥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每墩位8根桩,对称布置。其中1号、9号墩桩径均为φ1.5m,其余各墩桩径均为φ1.8m,所有桩长均为72m。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该桥位处主河槽宽度270m,4~6号桥墩位于主河槽内,主桥下部结构施工在枯水季节完成,最大水深4.5m。考虑到季节水位与工期安排,主墩搭设栈桥和钻孔平台施工,栈桥为贝雷桥,分别位于河东岸和河西岸,自岸边无水区分别架设至主河槽各墩施工平台,栈桥设计宽度6m,跨径均为12m,钢管桩基础,纵梁采用贝雷桁架、横梁采用工字钢,桥面采用8mm厚钢板,栈桥设计承载能力为60t,施工单位配备有运输汽车、装载机、切割机等设备用于栈桥施工。
事件2:主桥共计16根φ1.5m与56根φ1.8m钻孔灌注桩,均采用同一型号的回旋钻机24h不间断施工,钻机钻进速度均为1.0m/h。钢护筒测量定位与打设下沉到位另由专门施工小组负责,钻孔完成后,每根桩的清孔、下放钢筋笼、安放灌注混凝土导管、水下混凝土灌注、钻机移位及钻孔准备共需2d时间(48h),为满足施工要求,施工单位调集6台回旋钻机,为保证工期和钻孔施工安全,考虑两种钻孔方案,方案一:每个墩位安排2台钻机同时施工;方案二:每个墩位只安排1台钻机施工。
事件3:钻孔施工的钻孔及泥浆循环系统示意图如图7所示,其中D为钻头,E为钻杆,F为钻机回转装置,G为输送管,泥浆循环如图中箭头所示方向。
事件4:3号墩的1号桩基钻孔及清孔完成后,用测深锤测得孔底至钢护筒顶面距离为74m。水下混凝土灌注采用直径为280mm的钢导管,安放导管时,使导管底口距孔底30cm,此时导管总长为76m,由1.5m、2m、3m三种型号的节段连接而成。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必须保证首批混凝土导管埋置深度为1.0m,如图8所示,其中H1为桩孔底至导管底端距离,H2为首批混凝土导管埋置深度,H3为孔内水头(泥浆)顸面至孔内混凝土顶面距离,h1为导管内混凝土高出孔内混凝土顶面的高度,且孔内泥浆顶面与护筒顶面标高持平。混凝土密度为2.4g/cm3,泥浆密度为1.2g/cm3。

事件5:3号墩的1号桩持续灌注3个小时后,用测深锤测得混凝土顸面至钢护筒顸面距离为47.4m,此时已拆除3m导管4节、2m导管5节。
事件6:某桩基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采取了如下做法:
(1)钻孔过程中,采用空心钢制钻杆。
(2)水下混凝土灌注前,对导管进行压气试压试验。
(3)泵送混凝土中掺入泵送剂或减水剂、缓凝剂。
(4)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注意测量混凝土顶面高程,灌注至桩顶设计标高时即停止施工。
(5)用于桩身混凝土强度评定的混凝土试件置于桩位处现场,与工程桩同条件养护。
【问题】
1.事件1中,补充栈桥施工必须配置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结合地质水文情况,本栈桥施工适合采用哪两种架设方法?
2.针对事件2,不考虑各桩基施工工序搭接,分别计算两种方案主桥桩基础施工的总工期,应选择哪一种方案施工?
3.写出图7中设备或设施A、B、C的名称与该回旋钻机的类型。
4.事件4中,计算h1(单位:m)与首批混凝土数量(单位:m3)(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π取3.14)。
5.计算并说明事件5中导管埋置深度是否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规定?
6.事件6中,逐条判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答案:
解析:

1.栈桥施工必须配置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有:履带吊机(或吊车)、振动锤、焊接机,本栈桥施工适合采用履带吊机架设法、悬臂推出法。 2.每根桩施工时间为:72×1/24+2=5d。
按方案一,2台钻机同时工作每墩位8根桩,需要5×8/2=20d。
6台钻机分3组同时工作完成9个墩位72根桩,共需20×3=60d。
按方案二,第一循环6台钻机施工6个墩位48根桩,需要40d。
第二循环只需3台钻机施工3个墩位24根桩,需要40d。
共计施工时间为40+40=80d。
因方案一施工工期较短,所以应选择方案一。
3.A为泥浆泵;B为泥浆池;C为沉淀池(或沉渣池),该钻机为正循环回旋钻机。
4.H3=74-1-0.3=72.7m。
h1=(72.7×1.2)/2.4=36.35m。
首批混凝土数量Ⅴ=(3.14×1.82×1.3)/4+(3.14×0.282×36.35)/4=5.54m3。
5.导管埋置深度=74-47.4-22-0.3=4.3m,导管埋设深度符合规范的“导管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的规定。
6.(1)正确。
(2)错误。改正为“必须对导管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严禁用压气试压”。
(3)正确。
(4)错误,改正为“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为0.5~1.0m,以保证混凝土强度”。
(5)错误,改正为“桩身混凝土强度评定的混凝土试件应置于试验室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d”。

第3题:

隧洞开挖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断面尺寸及所采用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水平等。()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架设临时性跨越沟槽的便桥和边坡栈桥,应符合下列要求( )。

A.基础稳固、平坦畅通
B.人行便桥、栈桥宽度不得小于1.5m
C.手推车便桥、栈桥宽度不得小于2m
D.机动翻斗车便桥、栈桥,应根据荷载进行设计施工,其最小宽度不得小于2.5m
E.设有防护栏杆

答案:A,D,E
解析:
2019版教材P119页
施工安全技术的施工道路及交通
(3):①基础稳固,平坦畅通②人行便桥,栈桥宽度不得小于1.2m③手推车便桥,栈桥宽度不得小于1.5m④机动翻斗车便桥,栈桥,应根据荷载进行设计施工,其最小宽度不得小于2.5m⑤设有防护栏杆。

第5题:

关于施工准备阶段安全监理临时码头和栈桥,栈桥和栈桥码头的设计应考虑自重荷载、车辆荷载、波浪力、风力、水流力、船舶系靠力及漂浮物、腐蚀等,并应按( )可能出现的最不利荷载组合进行验算。

A.可研期
B.设计期
C.施工期
D.运营期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施工准备阶段安全监理要点。关于施工准备阶段安全监理临时码头和栈桥,栈桥和栈桥码头的设计应考虑自重荷载、车辆荷载、波浪力、风力、水流力、船舶系靠力及漂浮物、腐蚀等,并应按施工期可能出现的最不利荷载组合进行验算。

第6题: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座 80m+160m+80m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其中 2 号墩位于水
中,河流平均水深达 6m。施工期河流不通航,水面宽度 240m。地质钻探资料揭示,有厚8~12m 的粉质粘土覆盖层,覆盖层以下为粘土和砂性土,桩基设计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单位根据本桥的地质和水文情况,采用了施工栈桥、钻孔平台和钢板桩围堰等临时设施。栈桥基础施工有两个方案比选:① 钻孔灌注桩基础;② 钢管桩基础。
基桩施工完成后进行承台施工,承台施工工艺拟采用:① 打设钢板桩围堰;② 吸泥;③ 清底;④ 水下混凝土封底;⑤ 围堰支撑和围堰内抽水;⑥ 钢护筒切割;⑦ 立模;⑧ 钢筋制作安装;⑨ 浇筑承台混凝土。
问题:
1. 简述栈桥和钢板桩围堰的作用。
2. 补充承台施工所缺少的三个施工工艺。
3. 指出水中墩桩基础质量控制关键点。
4. 本桥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总体部署应包含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答案:
解析:
1.
栈桥的作用是施工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运输通道(若回答施工便桥也可酌情给分)。
钢板桩围堰的作用是隔水以及辅助水中墩承台施工。
2.
缺少:凿除桩头、铺筑垫层、测量放样、承台混凝土养护(每项 1 分,最多 3 分)。
3.
质量控制关键点有:
(1)桩位坐标控制;
(2)垂直度控制;
(3)孔径的控制,防止缩径;
(4)清孔质量;
(5)钢筋笼接头控制;
(6)水下混凝土灌注质量控制。
4.
三个方面的内容是:
(1)建立施工管理机构;
(2)划分施工任务;
(3)拟定施工顺序(施工进度)。

第7题:

施工现场架设临时性跨越沟槽的便桥和边坡栈桥,需满足的要求包括(  )。
A、基础稳固,平坦畅通
B、人行便桥、栈桥宽度不得小于1m
C、手推车便桥、栈桥宽度不得小于1.5m
D、机动翻斗车便桥、栈桥最小宽度不得小于2.5m
E、需设有防护栏杆


答案:A,C,D,E
解析:
施工现场架设临时性跨越沟槽的便桥和边坡栈桥,应符合以下要求:
(1)基础稳固,平坦畅通
(2)人行便桥、栈桥宽度不得小于1.2m
(3)手推车便桥、栈桥宽度不得小于1.5m
(4)机动翻斗车便桥、栈桥,应根据荷载进行设计施工,其最小宽度不得小于2.5m
(5)设有防护栏杆
参见教材P136~P137。

第8题:

厂房钢栈桥桥面系统施工时,下列四座栈桥人行通道的宽度符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要求的有()。

A、B栈桥人行通道宽0.8m

B、A栈桥人行通道宽0.75m

C、C栈桥人行通道宽1m

D、D栈桥人行通道宽1.2m


参考答案:CD

第9题: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架设临时性跨越沟槽的便桥和边坡栈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基础稳固、平坦畅通
B、 人行便桥、栈桥宽度不得小于1.5m
C、 手推车便桥、栈桥宽度不得小于2m
D、 机动翻斗车便桥、栈桥,应根据荷载进行设计施工,其最小宽度不得小于2.5m
E、设有防护栏杆

答案:A,D,E
解析:
2018新教材P104 该题主要考察的是:施工安全技术的施工道路及交通, P102第(3): ①基础稳固,平坦畅通 ②人行便桥,栈桥宽度不得 小于1.2m ③手推车便桥,栈桥宽度不得小于1.5m ④机动翻斗车便桥,栈桥,应根据荷载进行设计施工,其最小宽度不得小于2.5m ⑤设有防护栏杆。所以选ADE

第10题:

背景资料
某特大桥主桥为连续刚构桥,桥跨布置为(75+6×120+75)m,桥址区地层从上往下依次为洪积土、第四系河流相的黏土、亚粘土及亚砂土、砂卵石土、软岩。主桥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每墩位8根桩,对称布置。其中1#、9#墩桩径均为φ1.5m,其余各墩桩径均为φ1.8m,所有桩长均为72m。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该桥位处主河槽宽度270m,4#~6#桥墩位于主河槽内,主桥下部结构施工在枯水季节完成,最大水深4.5m。考虑到季节水位与工期安排,主墩搭设栈桥和钻孔平台施工,栈桥为贝雷桥,分别位于河东岸和河西岸,自岸边无水区分别架设至主河槽各墩施工平台,栈桥设计宽度6m,跨径均为12m,钢管桩基础,纵梁采用贝雷桁架、横梁采用工字钢,桥面采用8mm厚钢板,栈桥设计承载能力为60t,施工单位配备有运输汽车、装载机、切割机等设备用于栈桥施工。
事件二:主桥共计16根φ1.5m与56根φ1.8m钻孔灌注桩,均采用同一型号的回旋钻机24小时不间断施工,钻机钻进速度均为1.0m/小时。钢护筒测量定位与打设下沉到位另由专门施工小组负责,钻孔完成后,每根桩的清孔、下放钢筋笼、安放灌注混凝土导管、水下混凝土灌注、钻机移位及钻孔准备共需2天时间(48小时),为满足施工要求,施工单位调集6台回旋钻机,为保证工期和钻孔施工安全,考虑两种钻孔方案,
方案一:每个墩位安排2台钻机同时施工;
方案二:每个墩位只安排1台钻机施工。
事件三:钻孔施工的钻孔及泥浆循环系统示意图如图5-1所示,其中D为钻头、E为钻杆、F为钻机回转装置,G为输送管,泥浆循环如图中箭头所示方向。
事件四:3#墩的1#桩基钻孔及清孔完成后,用测深锤测得孔底至钢护筒顶面距离为74m。水下混凝土灌注采用直径为280mm的钢导管,安放导管时,使导管底口距孔底30cm,此时导管总长为76m,由1.5m、2m、3m三种型号的节段连接而成。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必须保证首批混凝土导管埋置深度为1.0m,如图5-2所示,其中H1为桩孔底至导管底端距离,H2为首批混凝土导管埋置深度,H3为孔内水头(泥浆)顶面至孔内混凝土顶面距离。
事件五:3#墩的1#桩持续灌注3个小时后,用测深锤测得混凝土顶面至钢护筒顶面距离为47.4m,此时已拆除3m导管4节、2m导管5节。

事件六:某桩基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采取了如下做法:
(1)钻孔过程中,采用空心钢制钻杆。
(2)水下混凝土灌注前,对导管进行压气试压试验。
(3)泵送混凝土中掺入泵送剂或减水剂、缓凝剂。
(4)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注意测量混凝土顶面高程,灌注至桩顶设计标高时即停止施工。
(5)用于桩身混凝土强度评定的混凝土试件置于桩位处现场,与工程桩同条件养护。
【问题】
1.事件一中,补充栈桥施工必须配置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结合地质水文情况,本栈桥施工适合采用哪两种架设方法?
2.针对事件二,不考虑各桩基施工工序搭接,分别计算两种方案主桥桩基础施工的总工期,应选择哪一种方案施工?
3.写出图5-1中设备或设施A、B、C的名称与该回旋钻机的类型。
4.事件四中,计算H3(单位:m)(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π取3.14)。
5.计算并说明事件五中导管埋置深度是否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规定?
6.事件六中,逐条判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答案:
解析:
1.必须配置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有:履带吊机(或吊车)、振动锤、焊接机,本栈桥施工适合采用履带吊机架设法、悬臂推出法。
2.每根桩施工时间为:72×1/24+2=5天
按方案一,2台钻机同时工作每墩位8根桩,需要5×8/2=20天
6台钻机分3组同时工作完成9个墩位72根桩,共需 20×3=60天
按方案二,第一循环6台钻机施工6个墩位48根桩,需要40天
第二循环只需3台钻机施工3个墩位24根桩,需要40天
共计施工时间为 40+40=80天
因方案一施工工期较短,所以应选择方案一。
3.A为泥浆泵、B为泥浆池、C为沉淀池(或沉渣池),该钻机为正循环回旋钻机。
4.H3=74-1-0.3=72.7m。
5.导管埋置深度=74-47.4-22-0.3=4.3m,导管埋设深度符合规范的“导管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的规定。
6.(1)正确;
(2)错误,改正为“必须对导管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严禁用压气试压”;
(3)正确;
(4)错误,改正为“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标高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为0.5m,以保证混凝土强度”;
(5)错误,改正为“桩身混凝土强度评定的混凝土试件应置于试验室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