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时,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周期性排放系数取值为()。

题目
大气环境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时,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周期性排放系数取值为()。

A:0~1
B:1~2
C:0~100
D:1~10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对改、扩建项目应给出现有工程排放量,扩建工程排放量,以及现有工程经改造后的污染物预测削减量,并计算最低排放量
B.现有工程在大于75%生产负荷下,按厂分成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污染物排放量
C.对于毒性较大的污染物,应估算其正常,非正常排放量
D.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物,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

答案: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6.3.1.1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a)在满负荷排放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B错误);b)对改、扩建项目应给出:现有工程排放量、扩建工程排放量,以及现有工程经改造后的污染物预测削减量,并按上述三个量计算最终排放量(A正确);c)对于毒性较大的污染物还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C正确);d)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还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D正确)。

第2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时,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周期性排放系数取值为()。

A:0~1
B:1~2
C:1~3
D:1~5

答案:A
解析:
周期性排放系数取值为0~1,一般可按季节、月份、星期、日、小时等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

第3题:

某涉及现有项目大气污染排放的扩建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为满足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需要,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有()。

A:现有项目污染源
B:扩建项目污染源
C:评价范围内排放同类污染物的现有工业污染源
D:评价范围内排放同类污染物的在建工业污染源

答案:A,B,D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规定,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分析项目的所有污染源(对于改、扩建项目应包括新、老污染源)、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等污染源。如有区域替代方案,还应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的拟替代的污染源。

第4题:

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该系数取值范围为()。


正确答案:<1

第5题:

大气环境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的内容包括()。

A:在70%以上工况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B:在满负荷排放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C:对改扩建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应给出“三本账”
D:对于毒性较大的污染物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
E: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

答案:B,C,D,E
解析:

第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下列关于直接排放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说法错误的是()。

A. 污染源排放量的核算水体为有水环境功能要求的水体
B. 当受纳水体为河流时,不受回水影响的河段,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
位于排放口下游,与排放口的距离应小于3km
C. 直接排放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根据建设项目达标排放的地表水环境影响、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及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进行核算,并从严要求
D. 当受纳水体为湖库时,核算点位应不少于3个

答案:B
解析:
直接排放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应在满足 8.2.2 的基础上,遵循以下原则要求:
a)污染源排放量的核算水体为有水环境功能要求的水体;
b)建设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现状水质不达标的,包括本项目在内的区(流)域污染源排放量应调减至满足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
c)当受纳水体为河流时,不受回水影响的河段,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位于排放口下游,与排放口的距离应小于 2 km;受回水影响河段,应在排放口的上下游设置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与排放口的距离应小于 1 km。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应根据区间水环境保护目标位置、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及控制单元断面等情况调整。当排放口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在断面混合不均匀时,应以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污染物最大浓度作为评价依据;
d)当受纳水体为湖库时,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点位应布置在以排放口为中心、半径不超过 50 m 的扇形水域内,且扇形面积占湖库面积比例不超过 5%,核算点位应不少于 3 个。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点应根据区间水环境保护目标位置、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及控制单元断面等情况调整;
e)遵循地表水环境质量底线要求,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需预留必要的安全余量。安全余量可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受纳水体环境敏感性等确定:受纳水体为 GB 3838 Ⅲ类水域,以及涉及水环境保护目标的水域,安全余量按照不低于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点位)处环境质量标准的 10%确定(安全余量≥环境质量标准×10%);受纳水体水环境质量标准为 GB 3838Ⅳ、Ⅴ类水域,安全余量按照不低于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点位)环境质量标准的 8%确定(安全余量≥环境质量标准×8%);地方如有更严格的环境管理要求,按地方要求执行;

第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改、扩建项日应给出现有工程排放量、扩建工程排放量,以及现有工程经改造后的污染物预测削 减量,并计算最终排放量

B.现有工程在大于 75%生产负荷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污染物排放量

C.对于毒性较大的污染物,应估算其正常、非正常排放量

D.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

答案: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6.3. 1. 1 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 a) 在满负荷排放下,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B 错误); b) 对政、扩建项目应给出:现有工程排放量、扩建工程排放量,以及现有工程经改造后的污染物预测削减量,并按上述三个量计算最终排量(A 正确); c) 对于毒性较大的污染物还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C 正确) ; d) 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埠,还应给出周期
性排放革数(D 正确)。

第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关于一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本项目正常排放方案和非正常排放方案有组织及无组织排放源,对于改建、扩建项目还应调查本项目现有污染源
B.调查本项目所有拟被替代的污染源(如有),包括被替代污染源名称、位置、排放污染物及排放量、拟被替代时间等
C.调查评价范围内与评价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等污染源
D.对于工业项目,分析调查受本项目物料及产品运输影响新增的交通运输移动源,包括运输方式、新增交通流量、排放污染物及排放量

答案:A,B,C
解析:

第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的规定,大气污染源按()分类为点源、面源、线源、体源四种类别。

  • A、按预测模式的模拟形式
  • B、按污染源的排放方式
  • C、按污染源的排放口高度
  • D、按污染源的排放口高度和外形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污染类别需预测所有因子的是()。

  • 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
  • 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
  • C、削减污染源
  • D、被取代污染源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