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 (HJ 2034-一2013 ),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的性能通常可以采用( )来检测。
A. 插入损失
B. 传递损失
C. 空气自由损失
D. 声压级降低量
答案:A,B,D
解析:
第2题:
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 (HJ 2034-2013) ,噪声与振动控制的基本原则中,优先顺序正确的是( )。
A. 传输途径的控制、源强控制、敏感点防护措施
B. 源强控制、传输途径的控制、敏感点防护措施
C. 敏感点防护、措施源强控制、传输途径的控制
D. 源强控制、敏感点防护措施、传输途径的控制
答案:B
解析:
第3题:
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 (HJ 203 4-一2013 ),下列哪些属传输途径控制措施。( )
A. 隔声
B. 吸声
C. 阻尼处理
D. 耳罩
答案:A,B,C
解析:
第4题:
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 (HJ 203 4-2013) ,对某些用电设备产生的电磁噪声,一般采用( )措施。
A. 设备安装远离人群
B. 安装吸声器
C. 安装消声器
D. 安装隔声罩
答案:A
解析:
第5题:
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 2034-一2013 ),对由空气柱振动引发的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治理,一般采用( )的措施。
A. 安装吸声器
B. 安装隔振器
C. 安装消声器
D. 安装隔声罩
答案:C
解析:
第6题:
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 (HJ2034-2013) ,下列 ( )属隔振装置及支承结构型式的影响因素。
A. 机器设备的安装和检修形式
B. 环境对噪声与振动的要求
C. 建筑对噪声与振动的要求
D. 操作者对噪声与振动的要求
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 (HJ 203 4-2013) ,关于隔振的一般规定,说法正确的有( )。
A. 当机器设备产生的振动可以引起固体声传导并引发结构噪声时,也应进行隔振降噪处理
B. 若布局条件允许时,应使对隔振要求较高的敏感点或精密设备尽可能远离振动较强的机器设备
C. 隔振设计仅适用于防护机器设备振动或冲击对操作者、其他设备或周围环境的有害影响
D. 应根据污染源的性质、传播形式及其与环境敏感点的位置关系,采用不同的隔声处理方案
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 (HJ 203 4-一2013) ,针对环境保护目标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技术工程措施,主要是以( )为主的屏蔽性措施,以使保护目标免受噪声影响。
A. 吸声、消声
B. 吸声、隔声
C. 隔声、消声
D. 隔声、隔振
答案:B
解析:
第9题:
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 (HJ 203 4-一2013 ),关于隔声的一般规定,说法正确的有( )。
A. 对固定声源进行隔声处理时,宣尽可能靠近噪声源设置隔声措施
B. 对敏感点采取隔声防护措施时,宣采用具有一定高度的隔声墙或隔声屏障
C. 对噪声传播途径进行隔声处理时,宣采用隔声间(室)的结构形式
D. 对临街居民建筑可安装隔声窗或通风隔声窗
答案:A,D
解析:
选项B和C的说法对调才正确。
第10题:
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 CHJ 2034-2013) ,消声器设计或选用应满足以下哪些要求? ( )
A. 应根据噪声源的特点,在所需要消声的波长范围内有足够大的消声量
B. 消声器的附加阻力损失必须控制在设备运行的允许范围内
C. 良好的消声器结构应是小型高效、造型美观、坚固耐用、维护方便
D. 对于降噪要求较高的管道系统,应通过合理控制管道和消声器截面尺寸及介质流速,使流体再生噪声得到合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