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理解美感和艺术起源的启示。

题目
简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理解美感和艺术起源的启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美就是由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是出自()

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B《大希庇阿斯篇》

C《判断力批判》

D《美感》


B

第2题:

简述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伦理思想。


正确答案: 人的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用异化劳动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和资本家的道德异化现象的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道德原则的揭示和批判,“货币是最高的善”。对未来理想社会道德原则的设想,“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对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交换信任”。

第3题:

审美理解过程不包括()

A.对艺术语言的理解

B.对艺术内容的鉴赏理解

C.对审美情境和内在意蕴的深刻哲理内涵的理解

D.审美感受


参考答案:D

第4题:

艺术社会学的代表人物及著作是()。

  • A、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B、黑格尔《美学》
  • C、弗洛伊德《梦的解释》
  • D、丹纳《艺术哲学》

正确答案:D

第5题: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如何对异化劳动进行分析的?


正确答案: (1)人同劳动产品的异化。
(2)人同劳动过程本身的异化。
(3)人同人类本质的异化。
(4)人同人的异化。
总之,马克思认为异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又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异化劳动指原本体现人的本质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在私有制条件下发生异化。

第6题:

马克思的《手稿》对我们理解文艺创作和文艺欣赏中主客观关系有何启示?
(1)不论是文艺创作还是文艺欣赏,都要正确处理主客观的关系,否则便不会有真正的创作和欣赏,二者都要求主观方面的思想感情和客观对象的性质和属性相适应、相切合、相和谐。
(2)创作是在反映对象的同时表现自己的本质力量,欣赏是在对象化的作品中‚直观自己本身。
(3)如创作中,郑板桥画竹,既表现竹的挺拔同时展示自己的高风亮节,欣赏中也是如此,人的心情心境和物的本性和属性也应当是和谐默契的,如‚移情说‛强调把我的情感移注到物里去分享物的生命,‚艺术对人的目的在让他在外界寻回自我。

第7题:

简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写作的历史背景。


正确答案: (1)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内部固有的矛盾已经暴露,工人运动迅速开展。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是这个时期最不复存在的革命运动。
(2)1844全巴黎工人举行了频繁的起义,巴黎成为欧洲革命运动的中心,此时住在巴黎的马克思同很多工人组织建立了联系。
(3)马克思根据斗争实践的需要,批判地吸收了人类先进思想的优秀成果,并加以改造和发展。
(4)1843年夏,马克思感到需要研究政治经济学,之后他阅读了国民经济学家的著作,着手物质生活关系的研究,并在1844年8月完成了这部手稿的写作。

第8题:

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归纳为三种观点,即艺术哲学、美感及美和艺术的科学。()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写作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正确答案:马克思

第10题: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哲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 B、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 C、揭示了哲学的本义
  • D、真正的哲学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