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及学前儿童概念掌握的一般特点。

题目
简述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及学前儿童概念掌握的一般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向成人学习社会上已经形成的概念,这是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另一种也可能在生活实践中进行。类似成人的“概念的发现”。
儿童概念掌握的一般特点是:一是内涵不精确,只反映事物外部的表面特征。二是外延不适当,往往失之过宽或过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儿童掌握概念的水平和儿童的概括水平是相适应的。()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简述幼儿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及特点。


答案:
解析:
(1)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 学前儿童获得概念的方式大致有两种类型。
①通过实例获得概念
儿童通过词(概念的名称)和各种实例(概念的外延)的结合,逐渐理解和掌握概念。
②通过语言理解获得概念
在较正规的学习中,成人也常用给概念下定义,即讲解的方式帮助儿童掌握概念。
(2)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
①以掌握具体实物概念为主,向掌握抽象概念发展
儿童最初掌握的概念大多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各类事物的名称。学前晚期,儿童开始能够掌握一些生活中常遇到的抽象概念,但儿童对这类概念的掌握也离不开事物的形象和具体活动的支持。
②概念的内涵往往不精确,外延也不恰当
儿童基本是通过实例的方式获得概念的。从实例(概念的外延)入手获得的概念基本是日常概念,即前科学概念,其内涵与外延难免不准确。只有在真正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掌握的概念,才可能内涵精确,外延适当。

第3题:

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途径有(1)概念形成;(2)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概念同化

第4题:

学前儿童掌握的概念内涵往往不精确,且外延也不恰当。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简述学前特殊儿童概念的变化。
过去讨论特殊儿童的概念,往往是从简单的“不正常”或者“异常”的角度去考察:
(1)从医学的角度评价,出现某些疾病的症状便成为异常,因为这样的人有别于一般正常和健康的人。(2)从心理学的角度评价,远离常态标准的行为,则被视为一种非正常的变态。
(3)从社会学的角度诗人,当一个人出现无法顺应一定的社会角色或无法建立正当人际关系的问题时,亦将之归为异常之类。这样的观念在最近这些年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的儿童发展观的指导下,人们开始认识到,所谓的个别差异是在儿童发展的群体中彼此间存在着的某一身心特质的上的差异状况。

第6题:

学前儿童掌握的概念主要是( )。

A.科学概念

B.抽象概念

C.日常生活概念

D.辩证概念


正确答案:C
学前儿童掌握的概念主要是日常生活概念。

第7题:

简述学前儿童空间方位概念发展的一般过程。
由上下——前后——左右的发展顺序;
由以自身为中心到以客体为中心的定向过程;
由近及远的区域扩展。

第8题:

奥苏贝尔认为儿童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方式掌握概念。


正确答案:
概念同化 概念形成

第9题:

简述学前儿童几何形体概念发展的年龄特点。


正确答案: 3~4岁儿童对平面图形有较好的配对能力,能准确辨认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4~5岁儿童知道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认识的平面图形更多,对相似的平面图形能进行比较,能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5~6岁的儿童能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一些基本的立体图形。

第10题:

简述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


正确答案: 1、以掌握具体实物概念为主,向掌握抽象概念发展。
2、概念的内涵往往不精确,外延也不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