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甲意图谋害某乙,晚上乘乙在文娱室和其他人围看电视时,向乙扔去一颗自制炸弹,结果不但炸死了乙,而且还重伤了某丙和某丁,炸坏了电视一台。在本案中,对于某甲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甲的行为构成牵连犯
B.某甲的行为构成想象竞合犯
C.对于某甲应当数罪并罚
D.某甲的行为属于结果加重犯
某甲意图杀某乙,乘乙在和他人打牌之机,向乙扔去一颗自制炸弹,不但炸死了乙,而且还炸伤了在场的某丙和某丁,炸毁某丁电视机一台,价值人民币8000元。某甲的行为构成的犯罪是:( )
A.爆炸罪
B.故意杀人罪
C.故意伤害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第 23 题 某甲作证某乙的朋友犯有强奸罪,某乙出于哥门儿义气,决心对某甲进行报复,一天,某乙纠集一大批哥们儿,找到某甲后,借机寻衅将某甲殴打一顿,并扬言如果某甲要作证,将继续报复。试问关于乙的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不是案件的当事人,不构成犯罪
B.乙虽然不是案件的当事人,但仍构成犯罪
C.乙构成打击报复证人罪
D.乙构成伪造证据罪
某甲趁夜深人静时,窜入村民某乙家中窃取现金5800元,刚要离开,被惊醒的某乙发觉,某甲为脱逃而将某乙打伤。某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伤害罪
B.抢劫罪
C.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
D.抢夺罪和故意伤害罪
某甲与某乙是朋友,某甲在银行里工作,想捞一笔非法财产,于是就串通某乙,让某乙伪造某单位的财务专用章及其他一些公文印章,再利用某甲在银行工作的便利取得该单位的银行存款30万元,然后俩人私分。则()。
A.某甲与某乙都构成贪污犯罪,是共犯
B.某甲构成贪污罪,某乙构成诈骗罪
C.某甲构成职务侵占罪,某乙构成诈骗罪
D.某甲与某乙共同构成诈骗罪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8)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8)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1分) 1构成间谍罪的间谍行为有( )。 A参加间谍组织 B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 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D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 2某甲意图杀死某乙,便在某乙值守的机床内安放了炸弹,致使某乙被炸成重伤,正在运行的机床设备等被炸毁,生产活动因而遭到严重破坏。某甲的行为构成( )。 A故意伤害罪 B爆炸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3某甲受过某乙的羞辱,一直意欲报复。一天,某甲邀集某丙等十余人与某乙等六人在一酒吧内相互斗殴,结果造成某乙死亡。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 )定罪处罚。 A寻衅滋事罪 B聚众斗殴罪 C故意杀人罪 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4王某和张某发现赵某从银行出来时手提包内装有大量现款,遂商议行抢。王乘赵不备从背后用双手将其拦腰抱住,张乘机将赵手中的提包抢走。王某和张某的行为构成( )。 A抢劫罪 B抢夺罪 C敲诈勒索罪 D绑架罪 5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应当以( )处罚。 A走私罪 B走私罪从重 C妨害公务罪 D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合并 6盗伐林木罪侵犯的对象是( )。 A国家、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B他人所有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C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D本单位、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和其他林木 7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是( )。 A国家机关 B事业单位 C国有公司、企业 D人民团体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8以罪名所包含的犯罪构成内容为依据,罪名可分为单一罪名与选择罪名。 9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放火、爆炸等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0行为人生产、销售假药,既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同时又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应当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11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以各种方法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 12. 强制狠亵、侮辱妇女罪侵犯的对象是已满14(周岁)周岁的女性。 13非法拘禁他人并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应当分别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14挪用资金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15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 16. 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贪污罪定罪处罚。 17.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8劫持航空器罪 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19.信用卡诈骗罪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0.重婚罪 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21.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是指违反国家规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 四、筒答题I每小题12分,共24分) 22简述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5分)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害的客体是公共交通运输安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使用过程中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2分)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进行破坏,足以造成上述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或者毁坏危险的行为。本罪属于危险犯。(3分)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1分) (4)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1分) 23简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答: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有能力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4分) 本罪的构成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法院判决裁定的正常执行活动。行为指向的对象是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2分)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2分)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负有执行判决、裁定义务的人。(2分) (4)主观方面是故意。(2分) 五、分析案例(15分) 24案情: 李某,男,25岁,无业。 方某,女,15岁,无业。 张某,女,17岁,无业。 李某嫖娼时结识了卖淫女方某、张某,在得知她们的“顾客”中有些人很有钱后,便与方某、张某商议,利用方某、张某的“生意”弄钱。2005年2月的一天,由张某电话联系、方某出面,将事主马某约到了张某的租住地。马某一到,等候在此的李某即持刀对马某进行威胁,逼迫马某交出了手表、手机和钱包。当李某发现马某的钱包内仅有3000余元现金,每人只分得1000元时,很是失望,于是等方某、张某拿钱走了以后,李某便将马某用胶带捆绑起来,然后给马某之妻打电话,让她拿10万元来换人,否则将“废了”马某。次日,李某按约定取回8万元后将马某放走。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 (1)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均构成犯罪。李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和绑架罪;方某、张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2分) (2)李某、方某、张某在事先通谋的情况下,持刀威胁,劫取财物,其行为符合抢劫罪的构成特征,因而三人的行为均构成抢劫罪,属于抢劫罪的共同犯罪。(4分) (3)李某在方某、张某走后,将被害人捆绑起来,然后以被害人为人质,向被害人之妻勒索钱财,其行为符合绑架罪的构成特征,因而其行为又单独构成绑架罪。(2分) (4)李某出于不同的故意,实施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别构成抢劫罪和绑架罪,应当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2分) (5)方某、张某参与共同抢劫,且均已达到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构成抢劫罪,应当分别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综观全案情况,方某、张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3分) (6)方某、张某犯罪时均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2分)
某甲与某乙有仇,意图杀害某乙。某日,某甲携带杀人凶器,前往某乙的住处,意欲杀某乙。途中,某甲忽然肚子疼痛难忍,只得返回家中,躺下休息。某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预备
D.不构成犯罪
某甲受过某乙的羞辱,一直意欲报复.一天,某甲邀集某丙等十余人与某乙等六人在一酒吧内相互斗殴,结果造成某乙死亡。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定罪处罚.
A.寻衅滋事罪
B.聚众斗殴罪
C.故意杀人罪
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某甲企图投毒杀害某乙,但因为使用的毒药没有达到致死量,所以仅导致某乙昏迷.某甲误以为某乙已经死亡,将"尸体"背到山中掩埋,致某乙窒息死亡.( )
A.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C.某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和帮助毁灭证据罪,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
D.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某甲受过某乙的羞辱,一直想报复某乙.一天,某甲邀集了某丙等十几人与某乙等四人在一酒吧内斗殴,结果造成某乙重伤.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定罪处罚.
A.寻衅滋事罪
B.聚众斗殴罪
C.故意伤害罪
D.过失致人重伤罪
某乙欲经营服装市场,需要一定的资金,于是盯上了个体户某甲。一日,某乙潜入某甲家中,将某甲杀死,然后将室内现金洗劫空,共计10万元。对某乙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
A.构成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
B.构成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
C.只构成抢劫罪一罪( ⊙o⊙ )
D.只构成故意杀人罪一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