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当以何种形式提交?

题目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当以何种形式提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果李某与该公司发生了劳动争议,要申请仲裁,那么他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 )内,以书面形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A.15日

B.30日

C.45日

D.60日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的,那么他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2题:

劳动争议案件的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

A.5日

B.7日

C.10日

D.20日


参考答案:C

第3题:

职工与企业因解除劳动合同产生争议,职工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 )。

A.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调解

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C.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仲裁

D.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4题:

60 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 )之日起以书面形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A 20

B 30

C 60

D 90


正确答案:C

第5题:

小雨与公司因为竞业禁止条款发生劳动争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雨可以直接提起诉讼

B、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

C、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必须先进行劳动仲裁

D、公司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


答案:BD
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劳动法》第22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规定了保密义务或竞业禁止义务,那么,保密义务或竟业禁止就成为劳动权利义务内容的一部分,如果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履行该条款而发生的纠纷,应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用人单位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竞业禁止属于商业秘密保护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原用人单位起诉劳动者从事与原单位相同或相类似的业务或服务从而构成不正当竞争,尤其是侵害原单位商业秘密的,此时违反竞业禁止约定已经成为侵犯他人权利的手段,该争议已转化为普通的民事纠纷,不应再受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的约束。在实践中,大量发生的案例则是原用人单位以侵害商业秘密为由对劳动者和新用人单位提起诉讼。

所以,竞业禁止协议发生纠纷根据情况的不同才能确定是否属于劳动纠纷还是民事纠纷。
因此不是由小雨提起上诉,而是公司根据情况的不同是否直接上诉。劳动仲裁并不是必要程序。


第6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的二分之一提交副本。

A 正确

B 错误


参考答案:B

第7题:

下面关于甲申请仲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劳动仲裁机构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B.甲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

C.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2年

D.劳动争议仲裁一般公开进行


正确答案:C
解析: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

第8题:

职工申请工会法律援助机构代理劳动争议仲裁、 诉讼等法律服务, 应当以()形式提出。

A:电话

B:正式

C:书面


参考答案:C

第9题:

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 )内,以书面形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A.15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应当从()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1年内,以书面形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A:人民法院认定
B: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C:劳动者认为
D:用人单位承认

答案:B
解析: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