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斗争的焦点是()和()的问题

题目

1946年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斗争的焦点是()和()的问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斗争的焦点是()。

A.民主和法制问题

B.政权和军队问题

C.团结和合作问题

D.和平和内战问题


参考答案:B

第2题: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斗争的焦点是()

A.军队和政权问题

B.政治和经济问题

C.怎样建设中国的问题

D.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参考答案:A

第3题:

重庆谈判未能达成协议的问题是()。

A.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B.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军队和解放区政权问题


正确答案:C

第4题:

1945年重庆谈判和1946年政协会议,国共两党斗争激烈,两党斗争的焦点是:战争与和平问题。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集中在是否承认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


答案:错
解析: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互相联系、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形而上学则把世界看作是彼此孤立、静止不变的,把变化看作是某种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量变。其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故本题判断错误。

第6题:

马克思说:“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仔细观察右图,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

A.国内市场问题

B.关税问题

C.奴隶制存废问题

D.生产原料问题


参考答案:C

第7题:

1945年8月,在重庆谈判中,国共双方争论的焦点是()

A.对美苏关系问题

B.召开政协会议问题

C.军队问题

D.党派地位问题

E.政权问题


参考答案:C, E

第8题: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集中在是否承认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

参考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互相联系、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形而上学则把世界看作是彼此孤立、静止不变的,把变化看作是某种外力作用而产生的量变。其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故本题判断错误。

第9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矛盾的焦点是()

A.国共两党的斗争
B.军事斗争
C.建立什么性质国家的斗争
D.战争与和平的斗争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斗争的焦点是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