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与学生交往的能力。

题目

如何提高教师与学生交往的能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口语交际形式上一般可有教师与学生集体交往、教师与学生个体交往、学生与学生个体交往、学生三人以上的集体交往、小组与小组的交往、学生与其他人的交往等等。()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联系实际谈一谈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第3题:

请教教师资格考试: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一、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 

第4题:

学生记忆有什么特点,你认为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


正确答案: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具有不同的记忆特点,以小学生为例,一般而言,凡是引起小学生强烈情绪体验,易于理解的事物记忆较快而且记忆保持时间也较长。低年级小学生主要采取机械识记的方法,中高年级小学生比较多地采用意义识记的方法。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知识经验比较贫乏,抽象逻辑思维欠缺,对学习材料不易理解,也不会进行信息加工,因而在学习功课时较多地运用机械识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多采用一些生动形象的图片、实物和实例来帮助他们记忆。到了中高年级,由于他们知识经验日益丰富,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发展,在学习活动中运用意义识记的比例逐渐增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只是需要采用实物教学了,也可以采用逻辑严谨的演绎推理过程来帮助学生记忆。

第5题:

试述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答案:
解析: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第6题:

师生交往的最终目的旨在促进学生主体能力的提高和主体人格的健全发展,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提高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答案:
解析:
(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概括。
(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第8题:

教师的能力结构除了教育预见能力、教育传导能力外,还有【 】

A.操纵学生的能力

B.教育过程的控制能力

C.与学生沟通交往的能力

D.驾驭教材的能力


正确答案:B
【B】[解析]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教育预见能力、教育传导能力、教育过程控制的能力。

第9题:

中学生交往有哪些特点?如何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正确答案: 中学生交往的特点
(1)交往需要的迫切性,即同窗、同学、朋友交往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与独生子女增多有关;
(2)交往观念的开放性,即当前中学生的交往在摆脱父母的同时,也不愿意受以往交往观念和传统习俗的束缚,呈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开放性;
(3)交往行为的自主性,即中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开始要求按照自己的交际观念和交往行为去选择朋友;
(4)交往范围的广泛性,当代中学生的交往,不像过去的中学生只和同性朋友交往,只和本班、本组的同学交往,而是使交际圈子呈现一种拓展的趋势;
(5)交往内容的丰富性,当代中学生聪明,知识面宽,很多事情都可以成为交谈的话题;
(6)交往手段的多样性,当代中学生接触的事物远远超过以前的中学生,因此,同学间的交往既有传统的方式,也有现代的手段,多种多样。
根据当今中学生交往的一系列新特点,使他们在交往中注意以下几点,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1)在朋友需要时,自觉自愿地提供帮助;
(2)尊重朋友的意愿;
(3)保守朋友的私人秘密;
(4)双方互相信任;
(5)朋友不在场时,同样维护其正当利益;
(6)公开场合不互相指责;
(7)给朋友以感情上的支持;
(8)交流时注意力集中,不能心不在焉;
(9)尽量使朋友感到相处的快乐;
(10)不季度朋友的其他社会关系;
(11)坦率地敞开自己的情感;
(12)遇事多征求对方的意见;
(13)与朋友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14)发生矛盾时互相忍让;
(15)生活上关心朋友;
(16)不唠叨;
(17)注意必要的礼节。

第10题:

教师应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交往能力?


正确答案:根据中班幼儿的发展特点,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尽可能地为幼儿创造交往的机会,鼓励幼儿与人交往。(2)给幼儿交往的技巧。(3)通过角色游戏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角色游戏是一种集体性的游戏。(4)通过一些专门设计的活动来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